首页 > 现代诗人 > 张文藻的诗 > 寿邵君兰轩六旬双庆原文及翻译赏析

寿邵君兰轩六旬双庆

朝代:现代诗人:张文藻时间:2023-04-05
金石研求费鉴裁,雕镌铁笔众交推。
宗祠修葺西神麓,访古曾过点易台。

诗人张文藻资料

寿邵君兰轩六旬双庆作者张文藻

张文藻(1868-1937),字子惠,斋名庸隐庐,江苏无锡人。以优廪生中光绪丁酉年(1897)副榜举人,设塾授徒多年。遗著有《庸隐庐文存·诗存》、《庸隐庐文存·诗存续抄》、《庸..... 查看详情>>

张文藻古诗词作品: 《寿许彝定同年五旬晋六暨德配秦夫人六旬》 《题乡先辈陶歧峰先生玉堂春富贵画轴》 《庚午十月十二日纪事》 《辛未春暮·蒿年我亦厕黉宫》 《题廉君建中联欢唱和集》 《许彝定同年持示先德蓉湖秋泛画卷为题两绝》 《题程母方太君捧经图遗照》 《题程母方太君捧经图遗照》 《和希逸老人杨筱荔先生重燕鹿鸣即用原均》 《题廉君建中联欢唱和集

寿邵君兰轩六旬双庆原文及翻译赏析

寿邵君兰轩六旬双庆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曲阜使院闷作戏呈同人》 - - 蒋士铨 - - 驱驰真笑旅中忙,一月移居一束装。篮笋随肩排雁阵,官斋由客占蜂房。灯寒各据东西席,梦远平分上下床。那得全无穷达感,与君料理鬓毛苍。
  • 古诗《咏柴窑碗·冶自柴周遂号柴》 - - 弘历 - - 冶自柴周遂号柴,冠乎窑器独称佳。镜明纸薄见诚罕,足土口铜藏尚皆。内府数枚分甲乙,夷门广牍类边涯。都为黑色无青色,纪载谁真实事谐。
  • 古诗《复道口占·深深复道远》 - - 玄烨 - - 深深复道远,停辇问宫官。内苑薰风起,榴花满御阑。
  • 古诗《张掖·河西亭障接》 - - 郭柏荫 - - 河西亭障接,雄郡巩屏藩。地扼匈奴臂,城横弱水源。羌山寒雪积,汉垒白云屯。春柳何萧瑟,应知近玉门。
  • 古诗《闺人赠远·日夕上高楼》 - - 邵锦潮 - - 日夕上高楼,云山一望秋。悠悠渡头水,空送往来舟。
  • 古诗《和陆俨山扈从山行》 - - 孙承恩 - - 落日重山涌翠波,叨从仙跸寄行窝。云连斗极瞻天近,树隐寒声入夜多。典礼幸逢窥盛事,宗禋合有继登歌。平原内史今词伯,健笔真能障九河。
  • 古诗《明日安厚卿强几圣复召饮醉次前韵》 - - 苏辙 - - 芳樽酌水清无淤,梨园著雪迷根株。邺官士女喜行乐,坐上醉客谁亲疏。倦游不知岁月过,痛饮渐觉筋骸苏。风吹落片乱鹅毳,雨结细实骈明珠。云屯冰积动论顷,谁信城郭涵村墟。坐观明媚低照席,行看繁闹横遮驹。我贫不办供酒炙,侧耳日听交朋呼。无端人事巧拘束,曾不见置闲须臾。长鲸渴水求...
  • 古诗《鱼池即席赠玉华南华少华三公子》 - - 杨慎 - - 翩翩清世佳公子,秩秩初筵集上才。宿昔八龙何护落,于今三凤喜毰毸。通家会面嗟何晚,良会知音讶许猜。有约高峣同过我,不论晴雨有花开。
  • 古诗《第一山·极目平淮渺莽间》 - - 阎苍舒 - - 极目平淮渺莽间,翠峦特地起烟鬟。要渠天下无双手,题作东南第一山。
  • 古诗《与吴客食佳李》 - - 赵执信 - - 团香融蜡玉盘堆,乞与吴儿一百枚。饱啖知卿减乡思,那馀风味到杨梅。
  • 古诗《长相思·柳青青》 - - 洪适 - - 柳青青。酒清清。雨脚涔涔忆渭城。一尊和泪倾。山青青。水清清。水阔山重不计程。愁堆长短亭。
  • 古诗《宋故宫诗次杨廉夫韵》 - - 瞿士衡 - - 歌舞楼台拟汴州,可怜蛮触战蜗牛。临书玉枕雕檐静,行酒青衣罽帐愁。卷土自应从亶父,滔天谁复放驩兜。台空树老寒鸦集,落日白波江上秋。
  • 古诗《送贵州镇守牛总兵》 - - 杨廉 - - 十四章飞众所推,贵州南去拥旌麾。蛮夷向后依山少,军卫从前改郡宜。上策恐无逾镇静,先声早已肃偏禆。轻裘缓带委蛇地,端为羊公远大期。
  • 古诗《奉次杨主簿军中感怀寄康山长宗武》 - - 刘崧 - - 东望瑶峰紫翠交,群公坐镇足吟嘲。按行轻骑如飞鸟,日过云山第几坳。
  • 古诗《同苏饶文宿吉祥寺》 - - 释净端 - - 孤峰峻岭翠光寒,山势奔湖去又蟠。今夜虎头岩下宿,更无归梦出林峦。
  • 古诗《醉太平·忆梅》 - - 吕碧城 - - 绮窗醉凭,南枝梦寻。云荒翠冷严扃,写凄迷古春。铅华半匀,沉檀半熏。美人影隔江浔,化烟痕水痕。
  • 古诗《清平乐·愔愔院宇》 - - 赵我佩 - - 愔愔院宇。愁听红鹦语。解事东风吹梦去。飞入谢庭深处。玉人娇睡银屏。侍儿密下帘旌。忘却香添翠被,醒来半臂凉生。
  • 古诗《延平阁·翠微虚白两圆融》 - - 黄裳 - - 翠微虚白两圆融,爽气令人欲御风。晓傍雕栏初见日,水天都入混茫中。
  • 古诗《端午日·悠悠南北各天涯》 - - 杨时 - - 悠悠南北各天涯,欲望乡关眼已花。忆得亲庭谁共语,应怜游子未还家。
  • 古诗《采莲曲·素月开歌扇》 - - 常伦 - - 素月开歌扇,红渠艳舞衣。 隔江闻笑语,隐隐棹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