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陈廷敬的诗 > 双溪桥寄廖衡素虞箴原文及翻译赏析

双溪桥寄廖衡素虞箴

朝代:清代诗人:陈廷敬时间:2023-04-05
江路人已远,临流独浩歌。
思君若春水,日夜向秋波。

诗人陈廷敬资料

双溪桥寄廖衡素虞箴作者陈廷敬

生卒:1641—1712。介绍:清山西泽州人,初名敬,字子端,一字说岩,号午亭。顺治十五年进士。康熙间累官吏部侍郎,兼管户部钱法,疏请钱币改重为轻,以杜私铸之风。历充三朝《圣训》、..... 查看详情>>

陈廷敬古诗词作品: 《汤西厓视学中州使还简怀》 《戊辰元日左阙下呈南溟容斋两少宰》 《题西亭榆树寄豫朋》 《秋月·秋月当轩蚤》 《东山亭子放歌》 《太安驿夜·击柝夜沉沉》 《西湖重宿玛瑙寺》 《春日点翰堂即事促吴元朗为题午亭山村图》 《午梦·自掩柴关懒是真》 《七月六日立秋怀王北山给事

双溪桥寄廖衡素虞箴原文及翻译赏析

双溪桥寄廖衡素虞箴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作峡行马上口占。次放翁韵》 - - 赵观彬 - - 得计深山逃是非,青门朝日照征衣。留如巨壑潜龙卧,去似长天远雁飞。白衲高僧应有待,黄花佳节定无违。店人为向吾行问,何事五年今始归。
  • 古诗《龙头敦公临行。过门告别》 - - 李穑 - - 残暑犹侵我,新凉乍可人。心应在山水,身已离风尘。云散明江练,天高耿月轮。泊舟登佛殿,祝上奉千春。
  • 古诗《云郎口号·不从水缋园中住》 - - 龚鼎孳 - - 不从水缋园中住,席帽轻衫到国门。自是主人能爱客,三千里外一寒温。
  • 古诗《和药房泷中词》 - - 黎简 - - 上水泷船分寸迟,早呼晚饭挈毡椎。荒山□后风尘黑,何处楼船七字碑。
  • 古诗《久雨次雪斋·床褥动弥月》 - - 林俊 - - 床褥动弥月,檐声不断流。何时见山色,于我若云游。瓶粟尽穷日,窠雏委漩沤。不因炎德会,风雨暗行秋。
  • 古诗《丹丘道中·夜宿溪头十里村》 - - 吕声之 - - 夜宿溪头十里村,数星渔火照篱门。雁山峭绝经行处,犹带烟霞入梦魂。
  • 古诗《愁·来何容易去何迟》 - - 卢琦 - - 来何容易去何迟,半在心头半在眉。门掩落花春去后,梦回残月酒醒时。浓如万斛连天雾,乱似千寻惹地丝。除却五侯歌舞地,寻常何处不相随。
  • 古诗《邵节妇朱氏·半壁寒灯照苦辛》 - - 程敏政 - - 半壁寒灯照苦辛,白头甘作未亡人。几家文献存孤子,一脉纲常系此身。雪后松筠真耐晚,风前桃李漫争春。登堂细阅丹青卷,击节还思板荡臣。
  • 古诗《解语花·寒夜自制通草花感怀而作》 - - 左锡嘉 - - 光阴草草,世界花花,何处幽怀写。数椽鸳瓦,霜华重课子一灯初灺。机声轧轧。只赢得珠泪盈把。谁为怜生计难抛,剪彩消长夜。休说寒闺韵雅。甚天然工巧,奚辨真假。叶攒花亚。檀心苦宛转细薰兰麝。并刀试乍。并不向东风轻借。待卖来深巷明朝,增洛阳声价。...
  • 古诗《望江南·城上角》 - - - - 城上角,吹动薜萝烟。别意难忘灯下约,归期空向梦中传。消息杳如年。孤馆客,今夕不成眠。万井寒砧敲夜月,数声黄叶坠秋天。人在碧云边。
  • 古诗《敬步李门太守仁山小墅自题瑶韵》 - - 蔡国琳 - - 层峦环缥缈,卜筑白云楼。献客猿投果,谈经石点头。世情凭扰扰,天籁自悠悠。即此容高啸,烟霞物外幽。
  • 古诗《杂咏·明镜如满月》 - - 张学象 - - 明镜如满月,朝朝弄妆靓。一自弃尘埃,不照孤莺影。
  • 古诗《月娥留照·长圆宜有缺》 - - 许及之 - - 长圆宜有缺,久晕讶无风。留此一轮满,须知万古同。
  • 古诗《朱绵之解吟轩当蕺山之左念台先生主讲地也今为比邱所居》 - - 全祖望 - - 百年带草化茅溪,长夜孤灯对老尼。到底寒芒犹未泯,奎文时照佛幢西。
  • 古诗《和悯乱诗·嫚书今日浑无忌》 - - 彭孙贻 - - 嫚书今日浑无忌,起舞中宵此一时。己放昆邪俱北遁,何烦丞相更南驰。白头野老愁双鬓,紫马胡姬酒百卮。左仗未闻流涕语,漫劳虮士为攒眉。
  • 古诗《读隋书·荣定诚嘉器》 - - 夏竦 - - 荣定诚嘉器,攀鳞属盛时。赏劳恩特异,知足志惟熙。壮节承昭感,崇基保燕诒。但能思卫霍,自可比著龟。
  • 古诗《秋日金陵制幕书事》 - - 王同祖 - - 幕府秋来事更多,夜深犹自拟诸窠。平安号火新来急,虏骑连宵已渡河。
  • 古诗《胡义修推官再招彦桓与予同游龙泉寺》 - - 李复 - - 江曲花开恼醉翁,经旬出饮独床空。 芳羹间筋溪毛碧,异果堆盘海药红。 尽晚莫辞千日酒,余春已怨几番风。 主人清韵家声在,伯始源流到眼中。
  • 古诗《夜雪·雪眼羞明夜转飞》 - - 宋自逊 - - 雪眼羞明夜转飞,梅花未觉竹先知。 一炉柴火三杯酒,谁记山阴有戴逵。
  • 古诗《嘉兴许明府》 - - 方干 - - 檇李转闻风教好,重门夜不上重关。腰悬墨绶三年外,身去青云一步间。勤苦字人酬帝力,从容对客问家山。升沉路别情犹在,不忘乡中旧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