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李昴英的诗 > 书龙头义约簿·鵰鹗联翻二十名原文及翻译赏析

书龙头义约簿·鵰鹗联翻二十名

朝代:宋代诗人:李昴英时间:2018-05-28
鵰鹗联翻二十名,看看金榜是同盟。
河南人面分明见,心说龙头谶已成。

诗人李昴英资料

书龙头义约簿作者李昴英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上京会试,原已被取定为状元,唯因其治学的《春秋》观点未为皇帝欣赏,故尔改取为第三名,因此而成..... 查看详情>>

李昴英古诗词作品: 《和心字韵送林尉公琰校文》 《南华寺·诵经听得入从门》 《灵洲·眼前无限往来舟》 《赠始兴顺首座》 《苦秋暑引·商金久得柄》 《登峡山疾风甚雨》 《即席和人韵送荃翁》 《水龙吟·观竞渡》 《题石室木·似屈才伸蛇解蛰》 《送连推黄端简赴班

书龙头义约簿·鵰鹗联翻二十名原文及翻译赏析

书龙头义约簿·鵰鹗联翻二十名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天津盐政穆腾额报雨诗以志事》 - - 弘历 - - 天津昨岁潦,涸处麦发英。兹得三寸雨,新苗滋葱菁。不惟卜饼饵,大田胥可耕。新年第一喜,闻之感惕并。近畿连朝阴,弗久遂放晴。昨虽见积水,稍解渴望情。讵如此沾膏,春泽利农氓。所隔三百里,何乃殊枯荣。一慰一愧间,慰鲜多愧生。 ...
  • 古诗《水乐洞·烟霞岭下水乐洞》 - - 弘历 - - 烟霞岭下水乐洞,嘉泰以来屡废兴。宇宙浩劫原自有,水石之势聊相乘。其兴其废偶所值,曰水曰石初无意。五音六律宁所期,不得其平则亦未。或云似道得深求,因之振响胜地留。是诚涂污水乐矣,水乐有识应含羞。 ...
  • 古诗《泉云·泉容雅似云容逸》 - - 弘历 - - 泉容雅似云容逸,云起原从泉气蒸。肤寸设如膏雨霈,东郊农事恰方兴。
  • 古诗《雁·往来南北方》 - - 乾隆 - - 往来南北方,知候号随阳。汀畔芦花影,天边人字行。沙洲迹印月,龙塞信传霜。若问安身处,潇湘云水乡。
  • 古诗《架头颇多故人枉书未报作此寄意》 - - 黄景仁 - - 强半书来有泪痕,不将一语到寒温。久迟作答非忘报,祇恐开缄亦断魂。寄意愧无青玉案,封函懒置绿珠盆。故人若问秋消息,落叶萧萧自掩门。
  • 古诗《国清寺·十里松关路》 - - 史蕴 - - 十里松关路,门开对洞天。山神曾献地,海众此安禅。钟磬开岩谷,楼台跨石泉。高峰智者塔,长与赤城连。
  • 古诗《赠别欧阳全真》 - - 赵蕃 - - 我尚长沙客,君归自五溪。放舟知有日,枉驾忽冲泥。少慰三年阔,重嗟千里睽。交情故如酎,薄饭不嫌齑。
  • 古诗《题红梨花·玉容寂寞倚东阑》 - - 胡奎 - - 玉容寂寞倚东阑,偷得瑶池换骨丹。昨夜酒酣银烛短,绛绡和月护春寒。
  • 古诗《千尺雪·筠炉瓷碗伴幽嘉》 - - 乾隆 - - 筠炉瓷碗伴幽嘉,绿水浮香便试茶。虽是习劳毖武地,奚妨清供学山家。
  • 古诗《送觉兄归洞庭》 - - 释如净 - - 觉尽还源见本心,洞庭无盖碧沈沈。衲僧不作这伎俩,浪急风高意转深。
  • 古诗《减字木兰花·渊明酒止》 - - 沈瀛 - - 渊明酒止。莫信渠言心妄喜。达士高风。只说三杯大道通。不如饮酒。人世岂能金石寿。无奈渠何。赢得尊前笑语多。
  • 古诗《过楼桑村谒汉昭烈庙》 - - 宋荦 - - 弓遗白帝志难偿,正统千秋自蜀疆。古庙岿然当独鹿,新枝沃若发楼桑。云旂羽箭关张侍,乳燕鸣鸠禁籞荒。读罢迎神碑上曲,梓花开落又斜阳。
  • 古诗《陈用之学士挽词》 - - 秦观 - - 岧峣芸阁上参天,直舍相依欲二年。愿写此情歌挽者,泪沾毫素不成篇。
  • 古诗《壶园留别胡雪村,即送其计偕北上》 - - 刘绎 - - 三载栖迟翰墨场,眼中云水洗湖光。坐虽有席何曾暖,嫁是谁衣为底忙。阅历自然增学问,遭逢原不尽文章。要知汗简千秋业,著作应须到玉堂。
  • 古诗《觅柳栽·不惜柔条折赠君》 - - 刘宰 - - 不惜柔条折赠君,与君分占万象春。 祗愁五柳门前景,不称三槐堂里人。
  • 古诗《休倚楼·碧天如水片云收》 - - 潘玙 - - 碧天如水片云收,雁雁西风字字秋。 江上有楼休独倚,夕阳衰草几多愁。
  • 古诗《访西涧王深道》 - - 戴复古 - - 诸王居处僻,古屋满山坡。 传到宋淳佑,来从晋永和。 诗书历年久,名胜结交多。 一涧流芳涧,滔滔秋水波。
  • 古诗《菩萨蛮·玉童西迓浮丘伯》 - - 苏轼 - - 玉童西迓浮丘伯。洞天冷落秋萧瑟。不用许飞琼。瑶台空月明。 清香凝夜宴。借与韦郎看。莫便向姑苏。扁舟下五湖。
  • 古诗《三二年来夜梦每过吾庐之西一士支家观书饮酒》 - - 陆游 - - 清言亹亹岸纶巾,久矣吾游无若人! 自怪梦中来往熟,抱琴携酒过西邻。
  • 古诗《四景山水》 - - 张以宁 - - 山雨瀑如雪,林寒松未花。 遥看飞阁起,知有梵王家。 一僧归得晚,云湿满袈裟。 崖断石林合,风高云叶飘。 人归雨脚外,高阁望中遥。 应是天台路,幽期在石桥。 秋褵白云晚,霜林红树多。 野桥山郭外,行子暮来过。 为问小摇落,江南今若何? 寒月白千峰,林深路绝踪。 遥知僧定起,疏响在高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