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刘攽的诗 > 送刁节推归江南此君辟孙并州幕府府罢遂弃官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刁节推归江南此君辟孙并州幕府府罢遂弃官

朝代:宋代诗人:刘攽时间:2023-04-07
长平幕府可张罗,谁见当时宾客多。
还有任安如砥柱,故山归卧恣颓波。

诗人刘攽资料

送刁节推归江南此君辟孙并州幕府府罢遂弃官作者刘攽

刘攽(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江西省樟树市黄土岗镇荻斜墨庄刘家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 查看详情>>

刘攽古诗词作品: 《树阴·清阴方丈得》 《送曹辅奉议福建转运判官》 《颍州和永叔·羁鸟能择木》 《和贾舍人春祠太一坛》 《绿野亭偶题·记得春晚句》 《和永叔春雪·陬筒吹灰变冥朔》 《又·供张连三辅》 《西戎·旄头占虏候》 《野竹亭·劲节四时好》 《寄韩玉汝待制

送刁节推归江南此君辟孙并州幕府府罢遂弃官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刁节推归江南此君辟孙并州幕府府罢遂弃官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番卜算·三锡剖金符》 - - 梅鼎祚 - - 三锡剖金符。后命加茅土。盈盈又向府中趋。紫凤衔天语。
  • 古诗《癸巳三日寄茅洞》 - - 申光汉 - - 三三九九年年会,旧约犹存事独非。芳草踏青今日是,清樽浮白故人违。风前燕语闻初嫩,雨后花枝看亦稀。茅洞丈人多不俗,可能无意典春衣。
  • 古诗《柳塘为吴江题》 - - 张宁 - - 东风吹林杨柳长,依依袅袅迷横塘。密叶藏春莺语早,飞花扑地燕衔忙。塘中水添时雨足,飏绿浮青近华屋。屋底閒人醉出游,桂棹兰桡泛深曲。坐听林外桔槔声,行近渔舟和濯缨。青藜杖缓檐阴合,白苧衣凉潭气清。荒闻境物堪长保,鸿雪鸦烟情未了。不及西湖十里香,犹胜芜城两堤草。...
  • 古诗《秋思·存神止虑自长年》 - - 陆游 - - 存神止虑自长年,黄老遗书汉尚传。妙语虽传人不省,却从丹灶觅神仙。
  • 古诗《七峰草亭·青峭落窗中》 - - 厉鹗 - - 青峭落窗中,翛翛竹风举。悠然欲揖之,恍见林下侣。
  • 古诗《南海祠下短述》 - - 陈献章 - - 虎门千顷雪翻腾,中有长鲸鼓鬣行。看弄渔舟移白日,欲抛尘土住沧溟。江西不得誇彭蠡,李白何须醉洞庭。天际有山皆古色,水边无树不秋声。一春桃李风吹尽,万里乾坤雨洗清。画舫乘空书卷白,晴霞映水布衣明。不辞海上儿童识,亦有祠前老树精。岁岁放歌来此地,晚年偏喜不簪缨。...
  • 古诗《钱武肃王祠联》 - - 孔继鑅 - - 吴越之间,至今乐土;汉唐以后,无此贤王。
  • 古诗《卢沟张华旧居》 - - 田雯 - - 水志山经入洛馀,黄埃一路扑巾车。桥边先到张华宅,借读嫏嬛数卷书。
  • 古诗《对瀑·声是喧中寂》 - - 乾隆 - - 声是喧中寂,形从峙处流。岂知千古逝,堪使万缘收。谓动全含静,当春解作秋。松涛和石濑,意气总相投。
  • 古诗《泸南玉帐曹国博再知类省举》 - - 释居简 - - 除却倚门憔悴兄,关心国子老先生。近看西蜀群仙籍,远赴南丰一瓣盟。久矣倚公如敌国,怀哉得士胜长城。蜀江万派朝宗水,峭绝泸川砥柱横。
  • 古诗《六月与冰如同舟自上海至香港冰如上陆自九龙遵广九铁道赴广州归宁余仍以原舟南行舟中为诗寄之》 - - 汪精卫 - - 怅望孤烟袅驿楼,零丁我亦泛扁舟。天涯不用遥相问,一样轮声一样愁。
  • 古诗《寄题溪口广慈院》 - - 范仲淹 - - 越中山水绝纤尘,溪口风光步步新。若得会稽藏拙去,白云深处亦行春。
  • 古诗《赵子昂人马图》 - - 郭天锡 - - 平生我亦有马癖,曾向画图求象龙。曹韩已化伯时远,昂翁笔底写追风。
  • 古诗《醉乡·醉乡天地谁开辟》 - - 陈克 - - 醉乡天地谁开辟,光景冲融古到今。明月清风一长啸,杯中时见昔人心。
  • 古诗《送左与言赴杭司录》 - - 周行己 - - 艰难惟义重,去住各愁深。乔木迷归梦,孤帆伴客吟。相看忧国泪,独立望乡心。到日如无事,来书速寄音。
  • 古诗《六月初二日作》 - - 丘葵 - - 万古青天万古山,颓然形气太虚间。氤氲开门无穷妙,只见飞云日往还。
  • 古诗《清平乐·烟云千里》 - - 王安中 - - 烟云千里。一抹西山翠。碧瓦红楼山对起。楼下飞花流水。  锦堂风月依然。后池莲叶田田。缥缈贯珠歌里,从容倒玉尊前。
  • 古诗《读书·一饱无馀事》 - - 喻良能 - - 一饱无馀事,平生万卷书。 短檠头雪白,端为惜居诸。
  • 古诗《感怀·梦寄梅村竹坞间》 - - 陆游 - - 梦寄梅村竹坞间,不堪客里见春还。 潮生水欲通南涧,雪霁云犹冒北山。 病思过年应小减,官身得假未全闲。 变名吴市男儿事,末路低回自笑孱。
  • 古诗《效闺中语》 - - 徐祯卿 - - 小小亭台曲曲栏,支颐独倚悄无言。 杨花飞处春衫薄,风信今朝第几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