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梅尧臣的诗 > 送葛都官南归·不羡新为赤县尹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葛都官南归·不羡新为赤县尹

朝代:宋代诗人:梅尧臣时间:2017-11-06
不羡新为赤县尹,惟羡暂向江南归。
江南幂膜梅雨时,风帆差差并鸟飞。
罾竿夹岸长若桅,水笼畜鱼鲜且肥。
家在千山古溪上,先应喜鹊噪门扉。

诗人梅尧臣资料

送葛都官南归作者梅尧臣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 查看详情>>

梅尧臣古诗词作品: 《送临江军监军李太博》 《咏怀·自余居田野》 《昆阳城·试看昆阳下》 《送邓生·哀哀彼邓子》 《答中道小疾见寄》 《十三日雪後晚过天汉桥堤上行》 《水荭·灼约有芳艳》 《自感·我不嫌髭白》 《韩子华约游园上马后雨作遂归》 《送阆州驻泊荆供奉

送葛都官南归·不羡新为赤县尹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葛都官南归·不羡新为赤县尹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景德八咏·竹炉烟》 - - 朱愚 - - 活火煎活水,日夕沸空闻。客来且吃茶,坐煖潇湘云。
  • 古诗《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袭人》 - - 曹雪芹 - -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富,谁知公子无缘。
  • 古诗《发邕州往镇南关》 - - 张岳 - - 隔年梅雨记重游,风景依稀潦瘴收。老去筋骸惭枥马,谁将华发博蜗牛。孤光冉冉泷头月,双橹迢迢天际舟。夜数星辰翻百念,非关乡国起离忧。
  • 古诗《偈颂·山云冉冉》 - - 释正觉 - - 山云冉冉,江水茫茫。正不居位,偏不涉傍。显而不露,隐而弥彰。猿啼古木音声急,鹤宿枯松梦寐长。
  • 古诗《张卣臣编修新娶诗以调之》 - - 彭孙遹 - - 秋林袅袅泛清光,枕簟含漪捲碧湘。最是一年风物好,新凉天气夜初长。
  • 古诗《漂布架·娟娟素质寄孤标》 - - 唐顺之 - - 娟娟素质寄孤标,出浴仙娥湿未销。弄影自知迎日早,凭虚特觉去尘遥。将乘灏气晞冰骨,一任轻飔扬舞腰。移向海傍堪望处,错疑鲛室挂寒绡。
  • 古诗《四月二日往檀林登车遇雨度鹅湖岭渐觉开霁一路晴快野花满山赋二绝》 - - 陈文蔚 - - 块坐萧斋废短筇,一春长在雨声中。野花留得春光在,无数青山玉雪丛。
  • 古诗《菩萨蛮·归途》 - - 陈洪绶 - - 冷落关河常悒怏。雪珠撒得篷儿响。归去酒肠宽。看人行路难。苍头意不恶。分与鸬鹚杓。问我喜欢生。明朝见友朋。
  • 古诗《上元·月华连昼色》 - - 玄烨 - - 月华连昼色,灯火杂星辰。彩仗移双阙,琼筵会大臣。
  • 古诗《包港风涛·百丈几牵掣断》 - - 洪咨夔 - - 䉲百丈几牵掣断,铁三脚已撼摇浮。阳侯戏剧何须尔,身世从来等一沤。
  • 古诗《寄国范·旧欢新梦两悠悠》 - - 耶律铸 - - 旧欢新梦两悠悠,只引相思上驿楼。尺素不应无寄处,玉滦江抱凤城秋。
  • 古诗《郊居把钓步周贵谔初度韵》 - - 邓云霄 - - 临流还挈小蒲团,泛艇何如坐石安。笠屐不扶灵寿杖,林泉先挂进贤冠。潮来鱼拜双溪浪,雨过虹垂百尺竿。酒熟鲈肥莼菜美,醉眠惟许浦鸥看。
  • 古诗《忆亡弟·此世那能住此人》 - - 黄毓祺 - - 此世那能住此人,未年三十即无身。阿兄欲泣翻成笑,白藕花中又一春。
  • 古诗《句·朝来蟹眼方新试》 - - 曾季狸 - - 朝来蟹眼方新试,昨夜灯花早得知。
  • 古诗《泛舟·暄风吹天墟》 - - 李彭 - - 暄风吹天墟,淑景来日涉。繁花已舒颜,晴哢复缓颊。平生万斛愁,赖此短兵接。俯携诸少年,清江玩舟楫。波平罢牵挽,论高辟嚅嗫。缅怀荀慈明,冰霜胸中挟。食贫傍人门,官学居建业。向来疥遂痁,性命危脱叶。胜游夙昔共,大句常岌嶪。回头见小雁,颇恨暮山叠。何当奋飞去,碧云端可蹑。...
  • 古诗《武索滩·问言洵有神》 - - 查慎行 - - 问言洵有神,受命若酬酢。借取方便风,泥行免郭索。
  • 古诗《玉楼春·洞房红烛花枝暖》 - - 陈方恪 - - 洞房红烛花枝暖。宿酒不辞金爵满。别来几度对良宵,风月祗供肠寸断。石城柳老莺声啭。去住青春人意短。明朝两袖拂蘋烟,又向溪山迷泪眼。
  • 古诗《除夜思亲兼答胡云飞兄》 - - 李梦唐 - - 美酒烟花贺四邻,举杯应道未归人。谁知此夜他乡客,犹自沉疴瞒老亲。
  • 古诗《声声慢·朱门深掩》 - - 晁补之 - - 朱门深掩,摆荡春风,无情镇欲轻飞。断肠如雪,撩乱去点人衣。朝来半和细雨,向谁家东馆西池。算未肯似桃含红蕊,留待郎归。 还记章台往事,别後纵青青,依旧时垂。灞岸行人多少,竟折柔枝。而今恨啼露叶,镇香街抛掷因谁。又争可妒郎夸春草,步步相随。 ...
  • 古诗《代张发答·天作凶荒可奈何》 - - 吴芾 - - 天作凶荒可奈何,饱人渐少饿人多。 小人已免饥寒迫,纵得钱多待怎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