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毛奇龄的诗 > 送顾记室赴济南幕·同作长安客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顾记室赴济南幕·同作长安客

朝代:清代诗人:毛奇龄时间:2021-02-06
同作长安客,君为历下游。
赠鞭盈帝里,操瑟向齐州。
雁度平原岭,秋高望岳楼。
白云无定所,何处是沧洲。

诗人毛奇龄资料

送顾记室赴济南幕·同作长安客作者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弟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 查看详情>>

毛奇龄古诗词作品: 《踏莎行·宝扇横时,玉堂深处》 《妓坟·葛洪井畔丽人家》 《南柯子·题胡明府小像。》 《饮就亭观愚山集》 《毛甡将行张公子礽祎赠甡踏冰行率笔酬之》 《送赵郎中㩁使扬州》 《南歌子·蜡晕眉间粉》 《霜天晓角·晓起》 《王进士新婚诗》 《投吴寺宿怀吴江徐釚顾有孝

送顾记室赴济南幕·同作长安客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顾记室赴济南幕·同作长安客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题云溪种杏图》 - - 蒋士铨 - - 红杏尚书本少年,曲江骑马故垂鞭。他时椽烛修书夜,添写红妆列玳筵。
  • 古诗《乌衣巷·燕子宁知王谢家》 - - 弘历 - - 燕子宁知王谢家,彭城七字特清华。元规来既角巾去,那更临风举扇遮。
  • 古诗《香林院瞻礼·清河入海河》 - - 弘历 - - 清河入海河,拍岸俯洪波。琳宇开香院,萧台矗郁罗。都缘吁安晏,岂是豫卷阿。路便申瞻礼,祈民福佑多。
  • 古诗《红芍药·那厮每贩的是紫草红花》 - - 马致远 - - 那厮每贩的是紫草红花。蜜蜡香茶。宜舞东风斗虾蟆。巾帻是青纱。听不得蛮声气。死势煞。无过在客船中随波上下。那厮分不的两部鸣蛙。所事村沙。
  • 古诗《乌龙潭小泛·偶载一船山》 - - 魏源 - - 偶载一船山,来游半湖月。但闻水气香,不见荷花发。
  • 古诗《西斋睡起·小睡西斋听雨凉》 - - 杨万里 - - 小睡西斋听雨凉,竹鸡声里梦难长。开门山色都争入,只放青苍一册方。
  • 古诗《送舒州宿松县傅少府》 - - 罗隐 - - 江蓠漠漠树重重,东过清淮到宿松。县好也知临浣水,官闲应得看灊峰。春风绿野吴歌怨,雪霁平郊楚酒浓。留取馀杯待张翰,明年归棹一从容。
  • 古诗《早春忆苏州寄梦得》 - - 白居易 - - 吴苑四时风景好,就中偏好是春天。霞光曙后殷于火,水色晴来嫩似烟。士女笙歌宜月下,使君金紫称花前。诚知欢乐堪留恋,其奈离乡已四年。
  • 古诗《移花·樱柳初无素与蛮》 - - 陈傅良 - - 樱柳初无素与蛮,可将何物伴身閒。欲栽花木千馀本,但候春风还未还。
  • 古诗《十四日从诸同官登西山郊坛冈次孟监务韵》 - - 薛季宣 - - 催人暖律厌飞灰,高会莲灯懒重陪。閒到苏仙旧游处,熙熙不祇登春台。
  • 古诗《从安节宓草昆仲乞写鹤舟图》 - - 元祚 - - 我家住近黄鹤楼,门对青青鹦鹉洲。一朝巢破防倾卵,独鹤扁舟任远游。飘零奄忽三十载,几见桑田变沧海。细柳新蒲失旧观,惟有青山常不改。去年览古凤凰台,台上白云难扫开。凤皇黄鹤遥相望,彼此茫茫招不来。浮生一梦真草草,秋月春花人易老。早知飘瓦本无情,何事从前愁不了。水田茅屋莫...
  • 古诗《微雨·浓阴暗天宇》 - - 乾隆 - - 浓阴暗天宇,微雨洒郊原。度柳烟丝重,催花雪蕊繁。优沾思遍野,凝望独凭轩。忧喜兼萦处,衷肠向若言。
  • 古诗《次韵安止春词》 - - 郭祥正 - - 花开游女斗明妆,马上谁怜白首郎。社叟从今歌击壤,诗人不用叹繁霜。
  • 古诗《送郭无锡擢南曹主事》 - - 唐顺之 - - 郭侯齐鲁推名士,暂屈清才绾县符。折狱一言惊老吏,洗心终岁比冰壶。南曹巳应郎官宿,东国常怀仙令凫。野老殷勤何以赠,益崇明德永嘉誉。
  • 古诗《点绛唇·斗草归来》 - - 洪亮吉 - - 斗草归来,一窗好梦非无据。笔床茶具。且复安排预。强自支持,鬼病终难愈。谁来觑。药炉烟畔。只有风飘絮。
  • 古诗《郑文之许惠乌髭方戏简》 - - 许及之 - - 堕甑功名久任缘,形骸老丑孰蚩妍。了知白发关吾事,敢学乌髭趁少年。人谓黄金容可作,君藏鸿宝乃能铅。一皤正博妻孥笑,许惠良方试与传。
  • 古诗《游惠山·恍入山阴道》 - - 程素绚 - - 恍入山阴道,松花落翠微。溪凉清漱石,云影淡生衣。此地堪招隐,何人肯息机。诸姑相结伴,游乐竟忘归。
  • 古诗《踏莎行·罗幕风轻》 - - 欧阳澈 - - 罗幕风轻,水沈烟细。杯行笑拥东山妓。酬歌何惜锦缠头,清音暗绕梁尘起。  银甲弹筝,碧桃荐味。举觞飞白拚沈醉。花窗弄月晚归来,门迎蜡炬笙箫沸。
  • 古诗《早春题友人湖上新居》 - - 贾岛 - - 近得云中路,门长侵早开。到时犹有雪,行处已无苔。 劝酒客初醉,留茶僧未来。每逢晴暖日,惟见乞花栽。
  • 古诗《杨子津送人》 - - 朱放 - - 今朝杨子津,忽见五溪人。 老病无余事,丹砂乞五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