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李群玉的诗 > 送客往涔阳·春与春愁逐日长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客往涔阳·春与春愁逐日长

朝代:唐代诗人:李群玉时间:2017-05-09
春与春愁逐日长,远人天畔远思乡。
苹生水绿不归去,孤负东溪七里庄。

诗人李群玉资料

送客往涔阳作者李群玉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 查看详情>>

李群玉古诗词作品: 《喜浑吉见访》 《钓鱼·七尺青竿一丈丝》 《九子坡闻鹧鸪》 《桃源·我到瞿真上升处》 《送郑子宽弃官东游便归女几》 《春寒·拨火垂帘夕》 《宿巫山庙二首》 《嘲卖药翁·斸尽春山土》 《宵民·大雅无忧怨》 《长沙春望寄涔阳故人

送客往涔阳·春与春愁逐日长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客往涔阳·春与春愁逐日长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皇华歌·楚调且莫奏》 - - 吴光运 - - 楚调且莫奏,吴讴且莫誇。四座须倾耳,听我歌皇华。皇华自何来,来自天王家。天王眷偏邦,诏使光东瀛。观风历山川,陪臣有送迎。不倚天使重,不道陪臣轻。灵蛇一在握,四海即弟兄。一见新知乐,再见肝胆倾。浮碧敞华筵,觚墨纷纵横。傧卿让天使,天使让傧卿。却略持毫揖,然后有先鸣。傧言天使...
  • 古诗《寻东皋旧址·玉带桥东畔》 - - 屈大均 - - 玉带桥东畔,蘼芜战血斑。凄凉一曲水,知是锦袍湾。
  • 古诗《送刘小小为尼》 - - 吴兆 - - 罗衣脱却一披缁,却悟红颜有歇时。学拜纤纤方礼佛,随班袅袅乍从师。忽惊形影灯前异,犹剩繁华梦里知。寄语旧家诸姊妹,年年空为落花悲。
  • 古诗《清昼鼓琴·绿树垂帷石作台》 - - 蓝仁 - - 绿树垂帷石作台,龙唇拂拭自徘徊。黄埃赤石人间世,正想南风解愠来。
  • 古诗《临淄咏古·弃繻生墓》 - - 赵执信 - - 却被关门识此生,尺繻谈笑换长缨。祇怜贾谊空流涕,赢得长沙鵩赋成。
  • 古诗《中元前夜逢秋有云遮月偶得两句因与吾社诸君相约赋得二绝》 - - 陈忠平 - - 『月挂中天云半遮』,团圆有梦不胜嗟。问君可是无情物,惜取清光到海涯。
  • 古诗《次韵择之金步喜见大江有作》 - - 朱熹 - - 江头四望远峰稠,江水中间自在流。并岸东行三百里,水源穷处即吾州。
  • 古诗《忆江南·芳洲好》 - - 郭则沄 - - 芳洲好,新拓草堂幽。罢酒阑干溪月午,飘镫帘幕水风柔。三十六陂秋。
  • 古诗《咏慵·有官慵不选》 - - 白居易 - - 有官慵不选,有田慵不农。屋穿慵不葺,衣裂慵不缝。有酒慵不酌,无异尊常空。有琴慵不弹,亦与无弦同。家人告饭尽,欲炊慵不舂。亲朋寄书至,欲读慵开封。尝闻嵇叔夜,一生在慵中。弹琴复锻铁,比我未为慵。...
  • 古诗《夏朝阁望·清晨登小阁》 - - 邓云霄 - - 清晨登小阁,爽气似新秋。风静炉烟直,园深鸟语幽。楚山和雾睡,湘水夹霞流。望望芳洲外,遥怜不系舟。
  • 古诗《田舍·片云头上黑》 - - 丘葵 - - 片云头上黑,冻雨自西来。促妇收馀谷,呼童拾爨柴。堆禾披草盖,移菜傍畦栽。却忆翁年老,前村醉未回。
  • 古诗《杂诗·命驾遵长途》 - - 陆冲 - - 命驾遵长途,绵邈途难寻。我行一何艰,山川阻且深。洿泽无夷轨,重峦有层阴。零雨淹中路,玄云蔽高岑。俯悼孤行兽,仰欢偏翔禽。空谷回悲响,流风漂哀音。羁旅淹留人,怅望愁我心。...
  • 古诗《题竹·雨涤铅粉节》 - - 王汝玉 - - 香露淋漓湿未乾,迎风翠袖不胜寒。劝君莫取青青节,留待丹山五色鸾。
  • 古诗《晨起南窗晴日可爱戏作一绝》 - - 陆游 - - 萧散山林一幅巾,天公乞与自由身。茅檐不似宫塼暖,日满南窗也可人。
  • 古诗《西江月·凉月乍飞一点》 - - 龚翔麟 - - 凉月乍飞一点,小于帘底珊钩。恼人花外盼红楼。已是兰灯吹后。刬袜谁知先在,秋千笋柱东头。归时恰遇玉香兜。不分莎阶携手。
  • 古诗《题雪棹图·万顷顽云拨不开》 - - 王绅 - - 万顷顽云拨不开,山河大地总皑皑。怀人夜出山阴远,兴尽何妨半路回。
  • 古诗《夜渡鄞江·睡起开篷月在沙》 - - 高鹏飞 - - 睡起开篷月在沙,晚江山影动龙蛇。诗成索笔无人应,酒尽空囊何处赊。船去船来数声橹,江南江北几人家。星娥定怪归来晚,从此西风欲泛槎。
  • 古诗《荡舟·白云遥望远山斜》 - - 罗锦堂 - - 白云遥望远山斜,夹道绿阴隔岸花。划个小舟桥下过,桨声惊起树头鸦。
  • 古诗《蝶恋花·海角栖椽身似燕》 - - 黄浚 - - 海角栖椽身似燕。衔雨穿梭,心逐春云乱。镜里朱颜今不见。落花长忆深深院。南国芳醪斟酌遍。前度擎杯,微忆赪人面。扶醉莫嫌归去晚。星眸不隔吴天远。
  • 古诗《戛铜碗为龙吟歌》 - - 皎然 - - 逸僧戛碗为龙吟,世上未曾闻此音。一从太尉房公赏, 遂使秦人传至今。初戛徐徐声渐显,乐音不管何人辨。 似出龙泉万丈底,乍怪声来近而远。未必全由戛者功, 真生虚无非碗中。寥亮掩清笛,萦回凌细风。 遥闻不断在烟杪,万籁无声天境空。乍向天台宿华顶, 秋宵一吟更清迥。能令听者易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