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金九容的诗 > 送兰上人·狂僧泣别玉郎君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兰上人·狂僧泣别玉郎君

朝代:明代诗人:金九容时间:2023-04-08
狂僧泣别玉郎君,振锡飘然欲卧云。
想得山寒明月夜,定中心绪更纷纭。

送兰上人·狂僧泣别玉郎君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兰上人·狂僧泣别玉郎君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游仙诗·东海尘扬阿母家》 - - 袁枚 - - 东海尘扬阿母家,年来勾漏少丹砂。有人手执青鸾尾,独立蓬山扫落花。
  • 古诗《再次上京杂咏韵》 - - 袁桷 - - 晨起仪台立,烟青望眼迷。草低鹰侧目,车逼马回蹄。风劲弓弦直,泥融柱础低。蚊蝇深敛迹,麈尾不须携。
  • 古诗《翠微·高蹈烟霞远世尘》 - - 姜特立 - - 高蹈烟霞远世尘,翠微深处一纶巾。若非严濑垂竿客,即是桃源避世人。
  • 古诗《夜兴·官舍浑如僧舍幽》 - - 邓深 - - 官舍浑如僧舍幽,炉香静坐兴悠悠。一窗灯火鸣蛩夜,千里湖山落雁秋。只恐有诗成笔下,自馀无事到心头。何妨信手翻书卷,不限更深困即休。
  • 古诗《恋绣衾·银鸳金凤画暗销》 - - 陈允平 - - 银鸳金凤画暗销。晓帘栊新翠渐交。算多少相思恨,被东风,吹上柳梢。罗窗夜夜梨花瘦,奈月明香梦易消。便拟倩题红叶,趁落花流过谢桥。
  • 古诗《商人怨·江上商人归》 - - 张正蒙 - - 江上商人归,试问商人事。商人不敢言,相对但垂泪。
  • 古诗《示知量道人·大道绝无男女相》 - - 释函是 - - 大道绝无男女相,亦无初学与先知。虽然七十未为老,岁岁当如初学时。
  • 古诗《两甥·荆璞自足珍》 - - 杨雪窗 - - 荆璞自足珍,连璧信奇绝。聒耳闻啁啾,雏凤出丹穴。小者过初度,十五月圆缺。怯生脱舅抱,置地兴难遏。张臂驰欲翱,蹒跚失一蹶。憨然坐向隅,至乐不可夺。大者近四龄,座客识瓜葛。绕屋驾小车,骋若山川阔。阿爷在南粤,神游万里达。安知肉食鄙,盘飧任饕餮。吾归相与俦,旅抱暂堪悦。转眄去飘...
  • 古诗《中和殿中槅扇春联》 - - 待考 - - 仁寿握乾符,万国车书会极;中和绵鼎箓,九天日月齐光。
  • 古诗《仆射相公思缛春荣词含古雅忽成绝唱以导高情仍率短才俾次前韵安敢藏拙聊奉谕言》 - - 李至 - - 行穿花竹户庭幽,只下堂阶便且游。红蕊向人含艳态,黄鸾代客说春愁。绕床文史堪怡悦,满席笙歌好献酬。未必此时閒适趣,不如前日凤池头。
  • 古诗《念奴娇·示姜芑贻留别》 - - 毛奇龄 - - 谢庭玉树,乍临风,摇曳,乌衣巷里。何处羊车还洛市,皎皎双瞳如水。洗马清神,黄门隽格,少小能文史。玄亭问字,慨然逢故人子。相对芳树高轩,青灯残夜浅,流萤娓娓。转盼河桥解缆去,搴尽江皋兰芷。燕翼堪怜,凤毛有待,西水浮新芑。春阳努力,眼中吾且老矣。...
  • 古诗《游仙辞·神楼缈缈接瑶京》 - - 孙原湘 - - 神楼缈缈接瑶京,八面红窗对八瀛。花顶佛光留髻影,画中仙指落琴声。天空不许云留迹,潭净偏容月印明。此是消魂真境界,最高情又最深情。
  • 古诗《赠阴阳家谢子美》 - - 曾丰 - - 心变掌中卦,地翻天上星。肩担一盘古,背负几玄冥。鹤失含禾瑞,龟亡食墨灵。拟修方士传,乞换左仙经。
  • 古诗《郯城道中·龟蒙回望数峰尖》 - - 乾隆 - - 龟蒙回望数峰尖,大野风光取次拈。人意贪程催马策,晴曦送暖入车幨。江声迎客行行近,诗趣和春旋旋添。老幼初逢清跸至,羽林诃禁莫教严。
  • 古诗《竹素山房小饮南徐唐正方善歌吴伶以长箫和之客以凤凰台上忆吹箫分韵予得台字》 - - 仇远 - - 少时闻箫白玉台,一曲未终丹凤来。金濑空明秋水浅,妙音久不闻蓬莱。吴下老伶燕中回,能以北腔歌落梅。红尘筝笛耳一洗,便觉箜篌愤抑琵琶哀。朱方臞仙古音律,宫长羽短随剪裁。小春梅柳参差开,肯待羯鼓花奴催。我辈钟情忘尔汝,浊醪妙理惟酦醅。晚风吹寒夕阳下,有酒不饮令人咍。今人青...
  • 古诗《送袁杜少假归省觐》 - - 施闰章 - - 客中不分送归频,却羡高堂戏彩身。子舍尚分官酿酒,板舆犹及故园春。别时弱柳牵愁早,中路繁花照眼新。垂老挍书应念我,独将苍鬓受淄尘。
  • 古诗《临江仙·记得髫年携手处》 - - 杨芸 - - 记得髫年携手处,红桥画舫蓉湖。别来兰讯未曾疏。新词笺百幅,错落赠明珠。竹北花南香伴少,近时标格谁如。清心一片映冰壶。顾家新妇好,得似小姑午。
  • 古诗《舟行江上·平林漠漠暝烟齐》 - - 方汝疆 - - 平林漠漠暝烟齐,竹树萧疏望眼迷。相唤几声何处雁,断霞明处一行低。
  • 古诗《蝶·叶叶复翻翻》 - - 李商隐 - - 叶叶复翻翻,斜桥对侧门。芦花惟有白,柳絮可能温。 西子寻遗殿,昭君觅故村。年年芳物尽,来别败兰荪。
  • 古诗《客谢井·改邑不改井》 - - 卢同 - - 改邑不改井,此是井卦辞。井公莫怪惊,说我成憨痴。 我纵有神力,争敢将公归。扬州恶百姓,疑我卷地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