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王遂的诗 > 送三八弟归九江·北风马犹感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三八弟归九江·北风马犹感

朝代:宋代诗人:王遂时间:2023-04-05
北风马犹感,首丘狐所思。
双林去杳霭,荆溪对涟漪。
春秋同社人,半是新相知。
勋贤拊遗址,终当遂营兹。

诗人王遂资料

送三八弟归九江作者王遂

王遂,字去非,一字颖叔,枢密副使王韶之玄孙,后为镇江府金坛人。嘉泰二年进士,调富阳主簿,历官差干办诸司审计司。绍定三年,福建寇扰甫定,朝廷选贤能吏,劳来安集,以遂知邵武军兼福建招捕司参议官。遂过江山、..... 查看详情>>

王遂古诗词作品: 《赠肖岩·曾因肖象下箕星》 《瑞香·晓见花开意味长》 《题顺宁壁·宿草初生木未阴》 《登凤台·无觅台城处》 《赠青阳士友·离红百颗橘千头》 《口伐·口伐归来战马闲》 《登凤台·无觅台城处》 《读天宝诸公事》 《寄聪自闻·参天定林木》 《夜宿镇城寺·风挟潮头上

送三八弟归九江·北风马犹感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三八弟归九江·北风马犹感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欲出未能·独向残年开好怀》 - - 李穑 - - 独向残年开好怀,小窗清坐有何乖。扶舆又欲看花去,云锦楼空水浸阶。
  • 古诗《赐伊犁将军舒赫德》 - - 弘历 - - 伊犁万里抚军民,不比堂廉取旨频。此岂仅为保障寄,因之特用老成人。固思旧侣欢常聚,其柰严疆倚独谆。食少事烦正何碍,如斯我亦倍精神。
  • 古诗《鹊踏枝·只见你喜孜孜》 - - 佚名 - - 只见你喜孜孜。把计谋施。也不和我通个商量。匹配雄雌。只就着这送亲的将士。稳情取赚城门不待移时。
  • 古诗《霜天晓角·净扮郭暧小生杂扮从随上》 - - 杨珽 - - 净扮郭暧小生杂扮从随上:丈人皇帝。到也随吾意。叵耐丑驴公主。更兼忤逆爹爹。
  • 古诗《闻宗孝御史复冠带》 - - 顾清 - - 旋拂葱袍整惠文,圣朝元不负忠臣。赤墀鹓鹭频回首,次第春风接后尘。
  • 古诗《喜与长文上人宿李秀才小山池亭》 - - 孟郊 - - 灯尽语不尽,主人庭砌幽。柳枝星影曙,兰叶露华浮。块岭笑群岫,片池轻众流。更闻清净子,逸唱颇难俦。
  • 古诗《秋怀·我有一尊酒》 - - 陈基 - - 我有一尊酒,独饮不成欢。岂无骨肉亲,悠悠隔河山。亦有平生友,合并良独难。古人千载上,世远不能攀。何如与明月,徘徊松桂间。月既知爱我,流辉照衰颜。我亦知爱月,托心同岁寒。长愿玉宇净,河汉生微澜。四海仰馀照,亲友各平安。夜夜见明月,人人无苦艰。此月不可负,此尊不可乾。天地等逆...
  • 古诗《宫词·乘舆前殿退朝初》 - - 王仲修 - - 乘舆前殿退朝初,玉案焚香午漏馀。三省奏来祥瑞事,编排付与内尚书。
  • 古诗《梅花喜神谱·就实六枝》 - - 宋伯仁 - - 脱白弄青玉,风味犹辛酸。指日梦惟肖,羹调天下安。
  • 古诗《烟霞寺·涩磴上招提》 - - 朱彝尊 - - 涩磴上招提,不知几十级。入厨笕泉枯,过雨佛身湿。石乳滴空嵌,髣髴龙象泣。
  • 古诗《三峰石·登眺穷殊胜》 - - 邓云霄 - - 登眺穷殊胜,兹峰迥不群。烟霄离五尺,楚粤划三分。雨过冲雷仗,星飞避剑文。南天多物怪,倩汝扫魔军。
  • 古诗《简徐宰·自织春蓑学治田》 - - 方岳 - - 自织春蓑学治田,山寒辛苦不逢年。摩挲此腹何时饱,黄犊夕阳相对眠。
  • 古诗《赠李大将军·谁夺天山盖世勋》 - - 胡应麟 - - 谁夺天山盖世勋,登坛长铗动星文。陇西猿臂传飞将,蓟北麟台属冠军。十万雕戈营似雪,三千珠履座如云。犹怜射猎平原后,彩笔拈诗过夜分。
  • 古诗《黄淡思歌·绿丝何葳蕤》 - - 无名氏 - - 绿丝何葳蕤。逐郎归去来。
  • 古诗《迎春·腊尽凝寒午未开》 - - 卢龙云 - - 腊尽凝寒午未开,喜闻青帝隔年回。争喧社鼓迎仙仗,共对春盘引客杯。海上阳和应独早,人间岁月递相催。亦知燮理非吾分,却拟年丰入颂来。
  • 古诗《北山·朝见北山青》 - - 丘葵 - - 朝见北山青,暮见北山紫。顽然土与石,此色何处起。无情草木含清辉,朝露夕阳助明媚。四时烟雨姿态异,天机滚滚何曾已。人见山上有青天,谁知天在青山里。欲问巨灵知不知,孤鸢飞处白云起。...
  • 古诗《南昌饶生善医余友王茂才有隐疾能起之索二绝句一韵以赠》 - - 王世贞 - - 探囊得秘药,投杖已沈痾。试语天帝栎,论功应孰多。
  • 古诗《溪柳·金碧崖前麦垄斜》 - - 赵熙 - - 金碧崖前麦垄斜,县南春色酒人家。东风不管前朝梦,西直门边看柳花。
  • 古诗《秋感·秋月年年好》 - - 宋辅仁 - - 秋月年年好,閒愁夜夜工。低昂看北斗,容易又西风。怅望人千里,浮沉信几封。蹉跎随所遇,心事不言中。
  • 古诗《送颜评事入京》 - - 岑参 - - 颜子人叹屈,宦游今未迟。伫闻明主用,岂负青云姿。 江柳秋吐叶,山花寒满枝。知君客愁处,月满巴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