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代诗人 > 李谷的诗 > 送苏伯脩参政湖省。分韵得东华尘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苏伯脩参政湖省。分韵得东华尘

朝代:元代诗人:李谷时间:2023-04-08
东华尘天衢,咫尺要路津。
金门晓开相君至,千车万马如云屯。
茫茫四顾烟霞集,但见观阙双嶙峋。
争名于朝自古昔,挥汗拂面谁敢嗔。
男儿有为在昭代,北窗高卧知何人。
致君尧舜须读书,儒冠未必皆误身。
我公台阁名籍籍,平生物议归经纶。
南维分省岂得久,鸣镳又入东华尘。

送苏伯脩参政湖省。分韵得东华尘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苏伯脩参政湖省。分韵得东华尘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冬日田家·风起柳枝鸣》 - - 吴嘉纪 - - 风起柳枝鸣,今日冬满村。野老无閒时,荷锄于衰原。侣伴亦已寡,力倦忧愈繁。子妇共作苦,襟衽带儿孙。常感落日意,息我以黄昏。
  • 古诗《戊寅中秋·盈掌寒光半翳无》 - - 何吾驺 - - 盈掌寒光半翳无,四郊尘静月明孤。至今兔捣缘何事,萧瑟秋声满玉壶。
  • 古诗《浣溪纱·松庄席上赏牡丹作》 - - 刘鹏年 - - 沉醉东风又一年。胭脂红晕晚晴天。含情不语自嫣然。种向瑶台宜伴月,梦游洛水乍逢仙。尊前吟赏总堪怜。
  • 古诗《贺圣朝·草堂初寐》 - - 无名氏 - - 草堂初寐,青衣扃户,丹项归巢。抱瑶琴高枕,梦游仙岛,待闲访三茅。中宵睡觉,声如鸣佩,竹被风敲。隔疏林斜望,隔疏林斜望断云飞,正月上松梢。
  • 古诗《雪后次韵答棣笙》 - - 许传霈 - - 融雪朝朝讶雨晴,看山著屐快閒行。登高偶效邯郸步,掷句重逢金石声。愧我散材深谷老,多君雅望顺鸿轻。袖中诗本新携去,琼玉盈庭月又横。
  • 古诗《寒食感怀示子焘》 - - 郭祥正 - - 柳暗青春暮,莺啼静院阴。乡关隔寒食,父子共沾襟。未举鹏天翼,聊为鵩舍吟。惊魂招不得,时节感人深。
  • 古诗《别韶之夜·风掠寒江酒一觞》 - - 何永沂 - - 风掠寒江酒一觞,星疏月暗夜茫茫。五年马角依山梦,廿载萤窗傍草荒。水竹无声齐叩首,火车三笛几回肠。伤心鞭影生来是,打破禅关匣剑狂。
  • 古诗《赠休粮张鍊师》 - - 元好问 - - 金砂雾散风雨疾,一点黄金铸秋橘。中林宴坐人不知,野鹿衔花蜂课蜜。富儿盘馔罗膻荤,扰扰飞蝇复聚蚊。见说西山好薇蕨,一枝青竹愿随君。
  • 古诗《龙瑞宫侧访仙姑不值》 - - 施枢 - - 轻红片片落桃花,刘阮空迎紫凤车。石洞有天元不闭,何须流水觅胡麻。
  • 古诗《送郭大参笃周赴楚》 - - 欧大任 - - 中令衔恩久饬戎,新劳屏翰过湘东。三巴人识诸儒长,十载文称大国工。楼更庾公延落月,台曾宋玉赋雄风。骖鸾此去朝方岳,紫盖高临赤帝宫。
  • 古诗《偈颂·面壁堆危引客过》 - - 释了惠 - - 面壁堆危引客过,问谁那更问如何。道寻常已成多事,检点侬家事更多。
  • 古诗《龙门西峰晓望刘十八不至》 - - 李颀 - - 春台临永路,跂足望行子。片片云触峰,离离鸟渡水。丛林远山上,霁景杂花里。不见携手人,下山采绿芷。
  • 古诗《少年游·姑溪八月十八日寄怀里中同学诸子》 - - 陈世祥 - - 去年此日,桂花影里,好句坐秋阴。今年此日,桂花何在,欹枕一秋心。卷帘还起,何来明月,窥梦到孤衾。半秋匀染,已深深潮长镇难禁。
  • 古诗《夜闻邻妓诗》 - - 卢思道 - - 倡楼对三道,吹台临九重。笙随山上鹤,笛奏水中龙。怨歌声易断,妙舞态难逢。谁能暂留客,解佩一相从。
  • 古诗《愈崇二子求偈归江南》 - - 释德洪 - - 人笑南台小,难安十八僧。日贫因日富,宜减不宜增。忽去两禅衲,如分一室灯。床宽齐顶礼,睡快免相憎。
  • 古诗《贺乐丈先生南郭新居》 - - 范成大 - - 新堂燕雀喜,竹篱挂藤萝。 崩奔风涛里,得此巢龟荷。 西山效爽气,南浦供清波。 会心不在远,容膝何须多。 先生淮海俊,踏地尝兵戈。 飘飘万里道,芒齿厌关河。 风吹落下邑,楚语成吴哥。 岂不有故国,荒桓鞠秋沙。 无庸说当归,到处皆南柯。 卜卷不我遐,一水明清罗。 闭户长独佳,赖客剥啄何...
  • 古诗《蕙花·药辨君臣医或误》 - - 方回 - - 药辨君臣医或误,花旌王后俗徒奢。 早兰晚蕙真兄弟,我与二难分等差。
  • 古诗《古时叹·箕子奴而比干死》 - - 王冕 - - 箕子奴而比干死,屈原以葬湘江水, 痛哭书生不见归,朱董何人呼得起? 深衣大老为腐儒,纨胯小儿称丈夫。 学士时为父风舞,将军日醉千金壶。 人间赤子苦钳钛,抱麟反袂空流涕。 呜呼!噫嘻!不有祝蛇之佞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世矣!...
  • 古诗《题李山人》 - - 白居易 - - 厨无烟火室无妻,篱落萧条屋舍低。 每日将何疗饥渴,井华云粉一刀圭。
  • 古诗《赠韩退之》 - - 窦参 - - 九疑峰畔二江前,恋阙思乡日抵年。白简趋朝曾并命,苍梧左宦一联翩。鲛人远泛渔舟水,鵩鸟闲飞露里天。涣汗几时流率土,扁舟西下共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