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朱彝尊的诗 > 送张令永新·春草乌斯道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张令永新·春草乌斯道

朝代:清代诗人:朱彝尊时间:2020-10-17
春草乌斯道,长洲陆子馀。
由来循吏传,频见永新书。
送尔之官去,牵丝制锦初。
秋山日苍翠,诗卷共清疏。

诗人朱彝尊资料

送张令永新作者朱彝尊

朱彝尊(1629年10月7日-1709年11月14日),清代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醧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 查看详情>>

朱彝尊古诗词作品: 《鸳鸯湖棹歌·蟹舍渔村两岸平》 《春浮阁·春浮本佛树》 《春江花月夜·今夜江中月》 《菩萨蛮·单情无计通兰约》 《木兰花慢·上元》 《曝书亭得孙学士都下札》 《泰安道中晓雾》 《忆王孙·题沈式功双溪草堂》 《蝶恋花·送惠砚溪归吴》 《云溪草堂图为徐进士题

送张令永新·春草乌斯道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张令永新·春草乌斯道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宜亭新柳·如梦难寻巷与坊》 - - 钱载 - - 如梦难寻巷与坊,旧游半系故人肠。驱车欲去惊寒食,走马归来已夕阳。镜照未尝眉皱敛,泥沾曾不絮颠狂。净瓶只合皈无尽,洒作春空露水香。
  • 古诗《清明纪事·铅华零落冷妆台》 - - 金朝觐 - - 铅华零落冷妆台,明月他乡任去来。曾忆春闺惊梦觉,杜鹃啼处最堪哀。
  • 古诗《偶宿山中忆畅当》 - - 卢纶 - - 深山夜雪晴,坐忆晓山明。读易罢三卷,弹琴当五更。薜萝枯有影,嵓壑冻无声。此夕一相望,君应知我诚。
  • 古诗《对琴酒·西窗明且暖》 - - 白居易 - - 西窗明且暖,晚坐卷书帷。琴匣拂开后,酒瓶添满时。角尊白螺盏,玉轸黄金徽。未及弹与酌,相对已依依。泠泠秋泉韵,贮在龙凤池。油油春云心,一杯可致之。自古有琴酒,得此味者稀。祗因康与籍,及我三心知。...
  • 古诗《荣寿堂·碧池月影》 - - 许炯 - - 天地山河一镜中,嫦娥飞入水晶宫。影摇玉宇三千界,光射琼楼十二重。丹桂扶疏侵薄露,冰轮凌乱受微风。临池恨觅长生药,先驻高堂不老容。
  • 古诗《闲兴·万事我已足》 - - 卢青山 - - 万事我已足,只悔已止酒。使我欣然时,无物能共有。
  • 古诗《宿西廨彭氏·宿雨天清路不赊》 - - 吴与弼 - - 宿雨天清路不赊,高堂绿酒映灯花。金鸡声里微吟觉,归梦分明先到家。
  • 古诗《咏梅次高青邱韵》 - - 曹家达 - - 占尽人间冰雪交,淡烟林麓见含苞。绮情未忏芳时近,香梦难温好夜抛。数点晴云迷瘦影,一痕霜月系危梢。隔溪寒水劳相望,疑是湘娥踏冻蛟。
  • 古诗《蝶恋花·未及伤春春已尽》 - - 张文胜 - - 未及伤春春已尽。四月天心,寒暖无凭准。莺语迟徊深树隐。蔷薇闲扫行人鬓。梦里风花谁借问。谁谱霓裳,谁寄长安信。点检琴箫摩旧恨。疏窗又是斜阳近。
  • 古诗《退斋·争进千岐捷》 - - 杨万里 - - 争进千岐捷,辞荣一著难。生龟教脱壳,试作个般看。
  • 古诗《有怀·山庵风雨夜》 - - 韩淲 - - 山庵风雨夜,莫惜细论文。友直惟家学,僧清岂世氛。随宜粥饭好,奚止搢绅云。磬歇香灯上,词场自策勋。
  • 古诗《袁卓湄送至任城同饮太白酒楼》 - - 施闰章 - - 云门送我到河干,匹马千山暮雨寒。眼底春光浑欲尽,楼头樽酒一相看。官贫旧爱悬鱼好,客久重嗟弹铗难。别去何人更携手,故乡猿鸟劝加餐。
  • 古诗《立月·花定篁脩夜不喧》 - - 姚燮 - - 花定篁脩夜不喧,何来蝙蝠触神幡?浮光到地阴霾散,止水当心道气存。想可骖鸾翱八极,梦当骑雁出中原。未知华氅琼山客,此夜招谁共玉樽?
  • 古诗《层台远眺·层台高构对江潮》 - - 王猷 - - 层台高构对江潮,海色岚光入望遥。谩倚危栏长极目,冥鸿千里快云霄。
  • 古诗《送王龙图硕赴荆南》 - - 胡宿 - - 南部行台驻万兵,绣衣归路有光荣。鸣铙虎豹林中避,吹角蛟龙水底惊。湘树远从湖外出,峡云时向马前生。主人落笔多风调,应唱新辞遍郢城。
  • 古诗《见梅三绝·春到梅梢雪作堆》 - - 周紫芝 - - 春到梅梢雪作堆,庾郎愁眼为谁开。白龟城里未曾见,徽岭句中浑寄来。
  • 古诗《五绝·伊洛横渠造道深》 - - 王十朋 - - 伊洛横渠造道深,谁传衣钵见贞心。儒宗赖有金华子,后学宁忧不嗣音。
  • 古诗《如梦令·嫩柳眉梢轻蹙》 - - 赵彦端 - - 嫩柳眉梢轻蹙。细草烟凝堪掬。争似小桃秾,酒入香肌红玉。清馥。清馥。不觉花阑漏促。
  • 古诗《田家春日·纬竹梁溪面》 - - 黄彦平 - - 纬竹梁溪面,诛茅舍道旁。 腊收冰下纸,春课社前姜。 露草牛羊长,风花杖屡香。 人生但如此,官独为谁忙。
  • 古诗《祖殿诗·毛侯始来》 - - 苏辙 - - 毛侯始来,其则有意。 匪民之愚,礼教实坠。 章闻於朝,帝曰偷哉。 弗改弗营,何以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