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王翃的诗 > 踏莎行·登山原文及翻译赏析

踏莎行·登山

朝代:明代诗人:王翃时间:2020-07-07
舰接黄龙,旗悬白鹊。
兵前草木风前鹤。
何人江上夜量沙,关弓仰射长星落。
身在泥中,眼穿山角。
伤心屡见囱门凿。
当时华发怪愁生,今年并与愁删却。

诗人王翃资料

踏莎行·登山作者王翃

王翃(1603-1653),字介人,浙江嘉兴人。约明毅宗崇祯末前后在世。世居王店镇,出身于手工业家庭。富有民族气节,操行高洁。明亡后为遗民,拒绝与官府来往。有任职清朝官府的故人前来造访,他拒不会见。..... 查看详情>>

王翃古诗词作品: 《哨遍·九日登云龙山》 《薄幸·次贺铸春情韵》 《疏影·秋泛莫愁湖》 《念奴娇·汛月石湖》 《连理枝·花烛词》 《寄沈十二·横山生白云》 《尉迟杯·渡钱塘江》 《南歌子·衰草横千里》 《离别难·双桐庵访徐虞清》 《自感·穷老心还拙

踏莎行·登山原文及翻译赏析

踏莎行·登山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藕香桥·跨涧涧流急》 - - 钱载 - - 跨涧涧流急,穿竹竹翠深。香微我闻已,无莲亦无心。
  • 古诗《送谷语东行·秋清山月白》 - - 阮大铖 - - 秋清山月白,岩桂复丛生。正可开贤社,君胡事远行。岳云迎锡响,海月待经声。试洗劳山钵,重参古德情。
  • 古诗《赠杜日章总戎》 - - 李孙宸 - - 千秋曾识杜当阳,望重征南奕叶光。何似承家新虎略,居然束发早膺扬。谈兵甲第开三辅,说剑星文动七襄。幕府词人多载笔,功成铙吹有新章。
  • 古诗《同诸公马上望庐阁得城字》 - - 梁孜 - - 青山含霁色,联骑入都城。梵阁云中出,林钟雨后鸣。风烟分胜地,岁月老尘缨。共抱登临癖,重来不负盟。
  • 古诗《答连生见寄兼简同邑胡希元》 - - 宋祁 - - 京华倦游客,顾我损文鳞。道觉穷方胜,交缘淡更亲。句成池草夕,讯到陇梅春。欲答双盘恨,清才彼有人。
  • 古诗《似海云使君·佳云满蓬莱》 - - 黄玠 - - 佳云满蓬莱,常具五彩色。溟涬一气浮,空濛万川积。合散自有时,变化忽无迹。念彼霖雨功,宜使蛟龙得。
  • 古诗《夜作古木怪石因题》 - - 倪瓒 - - 夜游西园渚,初日光炯炯。徙倚岩石下,爱此林中影。
  • 古诗《题梅逸林隐君祠》 - - 陈著 - - 洁蠲老笔记祠庭,更把辞情韵入声。誓守松楸为得死,肯戕桑梓买偷生。衣冠图画君心事,香火焚修子血诚。孝义本来无世变,有谁下马拂阴茔。
  • 古诗《日升歌·鉴幽荒》 - - 傅玄 - - 鉴幽荒。
  • 古诗《舟中喜晴·夜向篷窗听雨眠》 - - 郭谏臣 - - 夜向篷窗听雨眠,朝来时喜乍晴天。风生野店青帘飏,露浥沙堤锦缆牵。花气氤氲蒸晓日,柳丝婹袅弄轻烟。乡关自恨归来晚,狼藉春光在客边。
  • 古诗《双调望江南·西湖忆》 - - 俞平伯 - - 西湖忆,第一忆湖堧。孤屿晴开楼阁艳,南屏翠合磬钟寒。红上玉阑船。清镜里,何地著从前。春水不知秋鬓薄,家山且傍故人看。如梦也原难。
  • 古诗《浪淘沙令·师指炼金丹》 - - 宋先生 - - 师指炼金丹。牢锁金关。工夫进火莫交闲。向己澄心观内景,闪电眉间。妙用在泥丸。神思难看。愚迷不悟隔千山。悟即如同观返掌,出世何难。
  • 古诗《青田同七五兄作》 - - 薛季宣 - - 浩歌欸乃客销魂,一抹烟林暝远村。花为忘忧人一笑,不知风雨作黄昏。
  • 古诗《我思四章章八句》 - - 郭之奇 - - 秋非我秋,我思秋流。驾言出游,以涤我愁。采芳洲兮,秋风浮兮。彼姝者子,逝肯留兮。
  • 古诗《减字浣溪沙·彩笔能扶大雅轮》 - - 况周颐 - - 彩笔能扶大雅轮。周情柳思更无伦。偶于疏处见苏辛。结习尽同成二我,多情不薄到今人。软红门外亦珠尘。
  • 古诗《游霜崖洞天并序》 - - 罗伦 - - 野人疏散便成仙,自在吾心自在天。红叶为谁流水去,白云留我碧山前。烟传桑海三生石,月抱袈裟九月船。风物不殊诸老异,露华无语对潺湲。
  • 古诗《雪霁登谢公墩》 - - 申佳允 - - 苍茫俯眺冶城横,洒酒凌虚醉晓晴。梁寺烟斜林影澹,钟山瑞霭雪花明。风流点缀围棋事,凭吊霏微蜡屐情。缥缈谪仙诗句老,荒台古树自峥嵘。
  • 古诗《再读楚东集用前韵寄景卢嘉叟》 - - 王十朋 - - 二子聪明旷与离,一尊容我与论诗。待将后集从前刻,直到鄱阳送别时。
  • 古诗《秋的味》 - - 李广田 - - 谁曾嗅到了秋的味,坐在破幔子的窗下,从远方的池沼里,水滨腐了的落叶的——从深深的森林里,枯枝上熟了的木莓的——被凉风送来了秋的气息?这气息把我的旧梦醺醒了,梦是这样迷离的,象此刻的秋云似——从窗上望出,被西风吹来,又被风吹去。...
  • 古诗《有感·玩透羲爻未画前》 - - 方回 - - 玩透羲爻未画前,今时天即古时天。 回空其庶亦其庶,轲死不传焉不传。 积愤淫伤诗未削,暗筹微婉史谁编。 继周百世民彝在,岂为兴亡有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