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诗人 > 胡士莹的诗 > 踏莎行·夜步湖滨公园原文及翻译赏析

踏莎行·夜步湖滨公园

朝代:现代诗人:胡士莹时间:2019-03-08
灯电通明,街尘飞射,众中看杀闲车马。盈盈士女斗时妆,人间此夕真无价。
树影花扶,波声桨惹,楼台倒影清如画。笙歌飘梦酒船迟,一湖凉月秋无罅。

诗人胡士莹资料

踏莎行·夜步湖滨公园作者胡士莹

胡士莹,字宛春,室名霜红簃。平湖人。杭州大学中文系教授。研究范围主要为说唱文学、戏曲、小说三个方面,而以话本小说的研究成就最大。中华书局出版的《话本小说概论》,是他的代表作。善书法,亦能画,又..... 查看详情>>

胡士莹古诗词作品: 《夜飞鹊·红栏印江水》 《徐村即景·积肥修筑庆丰穰》 《挽诗·从此人天隔》 《无题·画楼西畔桂堂东》 《曲玉管·雁尾书新》 《木兰花令·故园花事垂垂浅》 《无题·雨打湘灵五十弦》 《敬渊以悼亡诗五十篇见示爰题其后》 《玉京秋·秋梦阔》 《采桑子·烛花惯傍愁鸾泣

踏莎行·夜步湖滨公园原文及翻译赏析

踏莎行·夜步湖滨公园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石芝园呈李少司空》 - - 蒋士铨 - - 前辈通门久,登堂礼乍修。缞衣公后脱,襆被我初留。石古芝三秀,堂深桂九秋。趋庭集才子,诗礼作箕裘。
  • 古诗《调笑令·他他他做事儿太过》 - - 佚名 - - 他他他做事儿太过。谁免的没风波。呀。常言道点点还来入旧窝。俺想着大梁王破楚功劳大。更和那九江王十分的骁果。也全亏杀俺韩元帅智量多。端的是那一个替你扫荡干戈。
  • 古诗《泛昆明湖观荷》 - - 弘历 - - 太华峰头十分一,非从想像实观斯。西南岸近睇佳榭,便涉山轩俯览奇。
  • 古诗《月台·西则趣亭东月台》 - - 弘历 - - 西则趣亭东月台,奇情各占俯崔嵬。上元灯火辉不夜,助景宁须藉此来。
  • 古诗《题陶·五斗怜腰漫自夸》 - - 田雯 - - 五斗怜腰漫自夸,田园心事太纷拿。读公归去来辞草,转觉头风一倍加。
  • 古诗《宋四厢乐歌·皇猷缉》 - - 王韶之 - - 皇猷缉。咸熙泰。礼仪焕帝庭。要荒服遐外。被发袭缨冕。左衽回衿带。天覆地载。流泽汪濊。声教布护。德光大。
  • 古诗《咏史五绝句·八百诸侯自会同》 - - 李锴 - - 八百诸侯自会同,戎车载主白旄东。海滨二老嗟安在,薇蕨青青暮雨中。
  • 古诗《过摘星岭·路无斥堠惟看日》 - - 苏颂 - - 路无斥堠惟看日,岭近云霄可摘星。握节偶来观国俗,汉家恩厚一方宁。
  • 古诗《洞仙歌·闰重午》 - - 陈家庆 - - 画船箫鼓,记年时佳节。漫衍鱼龙正奇绝。但而今却向梦里家山,凭记取一水潇湘呜咽。当门悬艾虎,彩线香菰,谁更投诗吊忠烈。千古最伤心,脉脉高情,祗付与金瓯残缺。恨闰月经年恰迟来,算带得骄阳,恼人情热。...
  • 古诗《荷叶杯·锦帐嫩寒如水》 - - 顾宪融 - - 锦帐嫩寒如水。休起。枕畔亸香肩。梦中犹是倚郎眠。怜摩怜。怜摩怜。
  • 古诗《耕乐为张处士赋》 - - 乃贤 - - 江东有一士,耕穫在南山。天明荷锄出,日暮唱歌还。酌酒麦陇上,挂巾桑树间。卒岁有馀乐,岂知行路难。
  • 古诗《南歌子·只觉青衫薄》 - - 添雪斋 - - 只觉青衫薄,方知十月寒。何堪病骨损朱颜,纵有疏帘淡月也阑珊。无梦临轩坐,对伊问几番。梅花一去化云烟,昨夜随他添雪到君前。
  • 古诗《弟彦昭入觐·乌帽昂昂紫绮裘》 - - 黎贞 - - 乌帽昂昂紫绮裘,宦情羁况一天秋。马从庾岭梅边过,人向金陵辇下游。毛遂才高终脱颖,仲宣赋好莫登楼。倘应前席苍生问,百粤尘清瘴厉收。
  • 古诗《二月二十八日周提宫叶致政楼司理过访锦园》 - - 喻良能 - - 锦园不减商山乐,四皓中间著此翁。今日可无千字作,何人似此一樽同。
  • 古诗《送刘逸人还山中》 - - 王恭 - - 落日鹧鸪鸣,遥村送独行。峰回看不见,望望有馀情。
  • 古诗《澄心堂·澄心堂上閒来客》 - - 黄裳 - - 澄心堂上閒来客,水与心同谁见得。微风不过波澜休,无碍空中秋月白。
  • 古诗《浙江姚楼观水月》 - - 吴龙翰 - - 翠滚玻璃万顷秋,长江又挂水晶球。水光月色梅边客,今夜会盟江上楼。
  • 古诗《及第留吴门访史君黄松冈》 - - 柴元彪 - - 西江草木转精神,山谷松冈一样清。 东海拾遗来汲暗,道州谏议得阳城。 棠开春雨花千里,角动姑苏月五更。 笑指齐云天已近,金銮又听玉珂声。
  • 古诗《当回忆寂寞来袭》 - - 李宫俊 - - 当回忆寂寞来袭,我要怎么去平息。——李宫俊(原创) 我就坐在你对面,你却想着其他人。——李宫俊(原创) 念念兮兮念念忘,念念不忘念念伤。——李宫俊(原创) 数着日子过日子,用尽思念去思念。——李宫俊(原创) 我主动点没关系,只要你...
  • 古诗《信州水亭》 - - 张祜 - - 南檐架短廊,沙路白茫茫。 尽日不归处,一庭栀子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