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韩淲的诗 > 题江南·邂逅江南景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江南·邂逅江南景

朝代:宋代诗人:韩淲时间:2023-04-06
邂逅江南景,萧萧小桂丛。
不知春已过,常得晚能同。
冉冉尘寰偪,劳劳色界空。
飞潜与幽显,同是一樊笼。

诗人韩淲资料

题江南·邂逅江南景作者韩淲

韩㴲(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宁宗庆元六年药局官满,嘉泰元年曾入吴应试。未几被斥。家居二十年。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 查看详情>>

韩淲古诗词作品: 《菩萨蛮·丝丝柳色清愁织》 《浣溪沙·梅叶阴阴占晚春》 《昌甫以诗送香任尚书任和答且辱见及次韵昌甫不必寄尚书也》 《观钱氏庙·麒麟石笋尚纵横》 《龟峰·系船散策到龟峰》 《呈朱卿·弭节高溪又一年》 《题扇·老木埋云水浸沙》 《忆秦娥·香滴滴》 《哭潘恭叔宣干》 《玉山村民斲石为砚仲至以诗来索次韵

题江南·邂逅江南景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江南·邂逅江南景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下皋杂咏·未甘奔走混风尘》 - - 黄仲昭 - - 未甘奔走混风尘,买断青山学隐沦。牟麦登场蚕作茧,林泉终老未须贫。
  • 古诗《南浦寄黄惟雅》 - - 佘翔 - - 江夏怜新别,论交十载情。停舟依柘浦,下榻恋芝城。风雨花间啸,琴樽竹下迎。即今馀梦寐,隔水听啼莺。
  • 古诗《侍御叶公资送楼船抵杭赋谢五百字》 - - 胡应麟 - - 伏柱辞燕阙,褰帷向虎林。花骢千里道,竹马万家心。白笔含霜动,朱旗曳雾临。埋轮神鬼避,折槛帝王钦。捧日声华著,回天意气任。斜封先罢敕,直指载题箴。鼓吹钱塘岸,楼船震泽浔。浮江消疠疫,煮海荡氛祲。豸绣威祛蜮,鱼盐弊剔蟫。三吴豪右慑,两浙吏氓愔。县柳标前植,溪兰拂旧纴。河阳霞粲...
  • 古诗《挽陈副总统辞修》 - - 成惕轩 - - 自黄埔建军伊始,密赞机衡,盘石屹无移,宜其为苍生安危所寄;举青田诚意相方,交辉名业,大星惊忽陨,何以纾元首宵旰之忧。
  • 古诗《北史·崔浩》 - - 郑学醇 - - 许身曾比汉留侯,盖世才名也拙谋。国史未镌身已戮,功成不共赤松游。
  • 古诗《课儿联·觇国知强弱》 - - 梁鼎芬 - - 觇国知强弱;观书识盛衰。
  • 古诗《和晏相公触事成咏》 - - 韩维 - - 诛茅结园屋,日夕所游造。雀来啄其茨,蚓出穴其穾。中虚尚可托,外此非吾保。
  • 古诗《送孙俊先生致仕归鄢陵》 - - 薛瑄 - - 彭祖冈南古颍川,先生茅屋尚依然。甘贫已道为官好,勇退争誇引老贤。归路载添新白发,到家唯有旧青毡。耆英洛社如堪结,留取风流久远传。
  • 古诗《学圃斋杂咏·朽壤虫遍蚀》 - - 李昱 - - 朽壤虫遍蚀,枯藜蚁倒行。姜生黄菌蠢,茄熟紫膨脝。
  • 古诗《再依皇祖过阙里诗元韵》 - - 乾隆 - - 奠茅遵尧轨,摄齐升孔堂。家乡自鄹鲁,庙貌俨门墙。一贯心传接,千秋德泽长。所希文教焕,佐我治垂裳。
  • 古诗《宿云轩·千峰云未还》 - - 释斯植 - - 千峰云未还,数树芭蕉绿。风雨暗黄昏,何人共幽独。
  • 古诗《玉鉴堂·微风不动波》 - - 周孚 - - 微风不动波,莹可照毛发。谁解与渠磨,寒空秋夜月。
  • 古诗《午日谒屈贾二先生祠有感而赋岁嘉靖甲寅也》 - - 陈一松 - - 去国已多恨,况乃宗将颓。大夫成自放,渔父谩相猜。白雨沉沙没,清风激浪回。独怜馀诛草,空作楚骚裁。
  • 古诗《悼姚广·菼屋高吟兴浩然》 - - 都穆 - - 菼屋高吟兴浩然,六书精究到旁偏。横门溪水流呜咽,不见当年问字船。
  • 古诗《破被·败絮朝朝雪满毡》 - - 范承谟 - - 败絮朝朝雪满毡,大如手掌软如绵。凌霄片片天鹅羽,笑尔虾蟆眼自穿。
  • 古诗《和黄咏雩榄溪杂诗即用原韵》 - - 李洸 - - 翁陔松竹半棕山,满百歌姬碧玉环。蜀帝未亡竟先死,杜鹃啼血泪痕斑。
  • 古诗《绝句·恍惚之中寻有象》 - - 张伯端 - - 恍惚之中寻有象,杳冥之内觅真精。有无从此自相入,未见如何想得成。
  • 古诗《巢湖神母庙诗》 - - 陈炳 - - 舟之来兮风高,荡汩潏兮帆招。 燎薰在堂兮洁涓牲牢,望神俨然兮敛袵, 愿速济我兮不崇朝。舟之去兮风微, 波渺瀰兮迅于,飞帆拂兮茫无涯。 眼眩胆栗兮将安之,我有愿兮惟神焉依。 秋深兮木落,葭苇萧骚兮清日薄。 神兮今焉在,吞吐月星兮独处廓。 神甚仁兮宁以为祸,愚有弗虔兮幸贲过。 天...
  • 古诗《常州旅宿》 - - 郭濬 - - 堤边流水高于城,摇摇孤艇如空行。 欲晴未晴小雨外,断虹落日争鲜明。 峨峨塔势远凌汉,隐隐雁行斜堕汀。 游人夜向酒楼宿,月明风冷吴歌清。
  • 古诗《与诸公酌酒》 - - 郑文康 - - 燕赵多豪杰,悲歌不暇裁。 素知黄祖性,敢恃祢衡才。 酒尽月将落,烛残风又来。 下阶成独步,惆怅一兴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