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张乔的诗 > 题山僧院·溪路曾来日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山僧院·溪路曾来日

朝代:唐代诗人:张乔时间:2017-05-15
溪路曾来日,年多与旧同。地寒松影里,僧老磬声中。
远水清风落,闲云别院通。心源若无碍,何必更论空。

诗人张乔资料

题山僧院作者张乔

张乔(生卒年不详),池州(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称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张乔隐居九华山,池州人也。有高致,十年不窥园以苦学。诗句清雅..... 查看详情>>

张乔古诗词作品: 《寄南中友人》 《东湖赠僧子兰》 《青鸟泉·祗此沉仙翼》 《华山·青苍河一隅》 《题宣州开元寺》 《送人归江南·贫归无定程》 《河湟旧卒》 《落花诗·半是痴情半是狂》 《冬日招彭孟阳寻梅分赋》 《商山道中·春去计秋期

题山僧院·溪路曾来日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山僧院·溪路曾来日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赠谢乐天女弹词》 - - 张鸿 - - 紫泥壶茗上春台,浅笑轻颦扇半开。白发毵毵温旧梦,也曾消受眼波来。
  • 古诗《梅雨将至曝衣庭下睹旧赐纱葛袍感赋》 - - 查慎行 - - 一桁高悬犊鼻裈,箧中剩有赐衣存。为防梅黦重开看,閒与儿曹说主恩。
  • 古诗《游沃洲山·我本名山人》 - - 陈东之 - - 我本名山人,屡作名山兴。天台一住三十年,尽日扪萝陟云磴。上揽四万八千丈之高秋,参差明河两肩并。下瞰三百六十度之朝暾,灭没飞烟八荒净。或随仙气得丹床,双阙夜深看斗柄。今年积雨天地晴,一策快作西南征。沃洲最佳天姥胜,连山直下秋峥嵘。竹萌修纤会稽箭,芝茎菌蠢商山英。秋阳不...
  • 古诗《挽革命画家梁鼎铭》 - - 成惕轩 - - 图画传革命精神,看怒吼雄狮,扬威战马;昆季号艺林翘楚,叹昔为三凤,今剩双龙。
  • 古诗《五祖赞·万本松杉》 - - 释普济 - - 万本松杉,山山栽遍。飏下钁头,再呈旧面。双峰峨峨翠插天,天下人见渠不见。
  • 古诗《简江国韩尉谢珍惠二绝》 - - 苏籀 - - 獠羞峦错儒庖溽,熊掌大嗤牛尾狸。饫脔羊膀与驼蹠,芳辛咀噍半酣宜。
  • 古诗《杂花·杂花匝琳阶》 - - 乾隆 - - 杂花匝琳阶,雨后争嬽姣。丁星复绰约,态较春园好。譬如苧萝野,端胜金屋窕。滟露炫珠簪,迎风拖翠褾。秋意夫几许,爱此占秋早。惜时复此心,晰理殊难晓。
  • 古诗《送郭筦勾之西台》 - - 丁复 - - 南州待著骑骢马,西土今须听凤凰。风妥浪花清度月,秋先关树早惊霜。汾阳宅畔槐应老,泰华峰头藕正香。愿得尽分冰雪片,沈疴天下总令尝。
  • 古诗《偶书·穰侯老擅关中事》 - - 王安石 - - 穰侯老擅关中事,长恐诸侯客子来。我亦暮年专一壑,每逢车马便惊猜。
  • 古诗《十二时·遂昌道中》 - - 俞士彪 - - 怅迢迢千山万壑,竹杖芒鞋轻度。满面上蛮烟瘴雨。不觉沉沉天暮。村店茅檐,朦胧淡月,照梦儿归去。又却被无赖村鸡,未晓唤回,依旧草床孤旅。天渐明朝炊才罢,又走羊肠歧路。行李半肩,萧条书剑,尽染枝头露。过岭来倦矣,危亭且自少住。怪竹筐携来焦饭,簌簌万千沙土。手掬寒泉,坐餐林下,不辨...
  • 古诗《为阜山主人草书》 - - 陈㷆 - - 山中一草屋,常与云相亲。野水碧千顷,渔舟来问津。
  • 古诗《句·临池翕忽云雾集》 - - 施宜生 - - 临池翕忽云雾集,舞剑浩荡波涛翻。
  • 古诗《悼内·尘寰冥路两茫茫》 - - 于谦 - - 尘寰冥路两茫茫,何处青山认故乡。破镜已分鸾凤影,遗衣空带麝兰香。梦回孤馆肠千结,愁对残灯泪万行。抱痛苦嫌胸次窄,也应无处著凄凉。
  • 古诗《杂诗·春鸠啄晴屋》 - - 李复 - - 春鸠啄晴屋,露蝉吟高枝。 群物感气动,飞鸣不自知。 冥心观物化,浩劫密推移。 欲从扶桑翁,云间玩阳曦。
  • 古诗《凤州柳·蜀主函封遣使时》 - - 曾极 - - 蜀主函封遣使时,芳根元自凤州移。 柔荑醽醁今安在,唯有青丝拂地垂。
  • 古诗《缘识·上元时节皆相慕》 - - 赵光义 - - 上元时节皆相慕,皇都城里万家灯。 笙歌有处共夸称,架肩叠足几许层。 轻尘雾敛月明中,车骑云軿五夜风。 意气尽随年少得,九衢填咽乐声同。
  • 古诗《数日相识多以荔子分惠雨久而酸予主绝粮日买》 - - 郑刚中 - - 穷居无米糁蒿藜,筠笼相先送荔枝。 安得仙人炼丹灶,试将红玉甑中炊。
  • 古诗《自况·名利场中难着脚》 - - 邵雍 - - 名利场中难着脚,林泉路上早回头。 不然半百残躯体,正被风波汩未休。
  • 古诗《讽谏歌》 - - 耶律倍 - - 勿嗟塞上兮暗红尘,勿伤多难兮畏夷人;不如塞奸邪之路今,选取贤臣。直须卧薪尝胆兮,激壮士之捐身,可以朝清漠北兮,夕枕燕云。
  • 古诗《和令狐郎中》 - - 杨巨源 - - 题诗一代占清机,秉笔三年直紫微。 自禀道情龆龀异,不同蘧玉学知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