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林大春的诗 > 题王节士卷·碧海烽烟起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王节士卷·碧海烽烟起

朝代:明代诗人:林大春时间:2023-04-06
碧海烽烟起,青山转战长。
千夫齐瞰敌,一死为勤王。
铁骑悲秋草,金戈泣晓霜。
犹馀英爽在,时护水西乡。

诗人林大春资料

题王节士卷·碧海烽烟起作者林大春

生卒:1523-1588。介绍: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 查看详情>>

林大春古诗词作品: 《戴使君自广州归壶山取道见访因作此赠之》 《闻程生得官回乡作此赠之》 《山中寄别杨少参之七闽兼怀颜侍御》 《题东篱晚节便面》 《夏日过延平曾徐二郡伯邀游凌虚阁陪杨少府时杨谪居将乐》 《登灵州城楼别丘懋实》 《久辞典修郡乘乃辱友人以诗趣行因次韵答之》 《送杨剑州·昔为衡岳卧》 《向以避俗居郡下者一年辱城中搢绅诸老时时见过招邀不勌盖经岁如一日也至是辞归因作此为别》 《徂暑山行过临江宿熊氏池馆留题

题王节士卷·碧海烽烟起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王节士卷·碧海烽烟起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拜杨子载墓·鸡酒成空设》 - - 蒋士铨 - - 鸡酒成空设,神仙不可援。碧知新木拱,寒及乱雅喧。戏念桥公语,愁深卫玠言。生平两行泪,第一哭重原。
  • 古诗《过无锡哭尤时纯》 - - 谭元春 - - 梁溪再到即酸然,忆尔能将友道全。有力忽来趋夜半,无能似可倍生前。柳枝寂寂存门巷,春月茫茫送客船。万事请君尸视在,灵光一片肯空悬。
  • 古诗《月夜诸子小集蘋园》 - - 宋琬 - - 犹是沧州一钓徒,天寒樽酒坐焚枯。登台月与飞鸿起,对雪人如白鹤孤。邺下诸贤还老健,平原高馆日荒芜。朱弦况有能琴客,如此愁心何可无。
  • 古诗《双调新水令·这洛阳城刘员外他是个有钱贼》 - - 佚名 - - 这洛阳城刘员外他是个有钱贼。只要你还了时方才死心塌地。他促眉生巧计。开口讨便宜。总饶你泼骨顽皮。也少不得要还他本和利。
  • 古诗《挽方德润宝学》 - - 刘克庄 - - 晚赐延和对,言公去国深。遂良垂白发,臣甫抱丹心。驰驿无银信,移麾有玉音。遥知遗奏上,未免动宸襟。
  • 古诗《古宫词·妒亦常情尔》 - - 刘克庄 - - 妒亦常情尔,长门谴太深。犹将金买赋,万一帝回心。
  • 古诗《馀园·垂荫百年木》 - - 李振钧 - - 垂荫百年木,开荒一角山。初疑居不易,渐觉地无閒。花缺添亭补,墙圆逐树弯。半弓犹有隙,留待筑云关。
  • 古诗《课儿联·雨馀蜗上壁》 - - 梁鼎芬 - - 雨馀蜗上壁;水浅鸭移家。
  • 古诗《觉溪八景·东源诗社》 - - 徐经孙 - - 诗家在东皋,鸡林价争售。作者复几人,风月三千首。
  • 古诗《漫吟·千句竟成閒》 - - 邹元标 - - 千句竟成閒,片言如泰山。欲知语与默,意在合离间。
  • 古诗《上东门行·上东门》 - - 唐文凤 - - 上东门,在何所,河阳城南瀍水浒。旧时豪华今已空,惟有当年一抔土。闻说汉家全盛秋,门前列第皆王侯。朱轮翠毂日来往,凝笳叠鼓长喧啾。画栋雕檐接宫观,十里香尘飞不断。天上频颁丹诏下,民间屡免田租半。白发老人不识兵,闾阎小儿歌太平。斗鸡走马寻常事,岂有纷纷愁叹声。乞归二傅章初...
  • 古诗《塞上歌·塞外群山落日登》 - - 宗臣 - - 塞外群山落日登,黄沙缥缈白云层。天连聛聣盘三辅,地坼龙蛇奠七陵。
  • 古诗《读杨廉夫竹枝词拟作》 - - 汪琬 - - 春雨春风太作颠,桃花结子柳飞棉。小娃十五犹愁思,那得吴娘不化烟。
  • 古诗《夏首送李三还兴化时京口有警·古驿平潮外》 - - 毛奇龄 - - 古驿平潮外,长帆细雨中。愁心浦草绿,遮眼石榴红。烽火吴王堑,烟花炀帝宫。前途如未达,归去莫匆匆。
  • 古诗《酒品前后·邮使远将亦可怜》 - - 王世贞 - - 邮使远将亦可怜,怪来瑟缩空流涎。麻姑纵有丹砂术,不作人间第一泉。
  • 古诗《宗公香莹轩》 - - 郭祥正 - - 酴醾洞口作新轩,香莹佳名自此传。要是酿为光禄酒,醉来骑鹤上青天。
  • 古诗《秋日·健步呼登白塔颠》 - - 夏纬明 - - 健步呼登白塔颠,梨甘茗苦各陶然。莫嫌诗律推敲细,更解先生挂杖钱。
  • 古诗《穿珠节·往日房陵怜逐客》 - - 刘光祖 - - 往日房陵怜逐客,物情不觉在天涯。 十年来作六州长,四海共知双鬓华。 封内半为故敌践,路傍时问野人家。 京山初入京西道,晚景轻风旆脚斜。
  • 古诗《王园官舍睡起》 - - 范成大 - - 公退闭合卧,官居如净坊。 屋角断虹饮,日西杨柳黄。 客来束我带,客去书满床。 睡觉有忙事,煮茶翻续香。
  • 古诗《游仙词·熊盈娘子董双成》 - - 张泰 - - 熊盈娘子董双成,王母前头一对行。 天陌偶逢秦弄玉,相将凤管和鸾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