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李因笃的诗 > 潼关·云薄关河紫气长原文及翻译赏析

潼关·云薄关河紫气长

朝代:清代诗人:李因笃时间:2018-12-31
云薄关河紫气长,帝枢曾此撼岩疆。
河经百二开天地,华枕西南锁雍凉。
戍火忽移函谷月,征车多带灞亭霜。
旧京萧索垂千载,飞挽何由接巨航。

诗人李因笃资料

潼关·云薄关河紫气长作者李因笃

李因笃,字子德,一字孔德,号天生,陕西富平东乡人。生于明崇祯五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自幼聪敏,博学强记,遍读经史诸子,尤谙经学要旨,精于音韵,长于诗词,诗逼杜甫,兼通音律,崇尚实学,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教育..... 查看详情>>

李因笃古诗词作品: 《高歌行寄程穆倩》 《答友见锡鬯垂示山左见怀之篇》 《起居奉诗·五十知非似醉醒》 《呈希制军·使相分符十二州》 《秋兴·地下高田晚》 《席上呈傅徵君》 《秋兴·镇逆城为驿》 《过军都·鲁卫无公族》 《韩侯岭·古屋荒林落照催》 《雨·积潦乘秋见

潼关·云薄关河紫气长原文及翻译赏析

潼关·云薄关河紫气长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二犯傍妆台·自从夫婿往长安》 - - 沈采 - - 自从夫婿往长安。教我红泪重叠几曾乾。钗横鬓乱无心整。形容瘦损镜鸳。看花负约谁为侣。玩月登楼愁倚栏。合:晓窗寂静。夜衾枕单。终朝肠断望云山。
  • 古诗《安贵荣铁钟行》 - - 郑珍 - - 郭张郭东大士居,有巨铁钟悬屋隅。旋虫齧朽篆带缺,空腹黯黪巢蜘蛛。舞修鼓广各意创,尺度不中冬官凫。入门粗睹遽舍去,黄木古荫眠团蒲。故人呼起视款识,落尘著手先咄吁。正德庚午贵荣造,布政参政华酋渠。卢鹿雄部越千载,汉官可假地可除。同时播斌亦按察,二豪蜾蠃宁非愚。此家王会自...
  • 古诗《三学士·惜别中途遭偃蹇》 - - 汪廷讷 - - 惜别中途遭偃蹇。天赐这段姻缘。一朝误限卢龙塞。今日相逢返故园。不意两儿俱贵显我两人。重欢会续断弦。
  • 古诗《登骊山·清游感慨总无凭》 - - 魏新河 - - 清游感慨总无凭,待上骊山第几层。一桁垂阳落黄叶,山根木末见秦陵。
  • 古诗《药店自用·仁术仙心》 - - 陈梦池 - - 仁术仙心,则吾岂敢;济人利物,在我何如?
  • 古诗《舟中口号·此岁亦云暮》 - - 江源 - - 此岁亦云暮,长涂未泣穷。雨淹孤客棹,天助一帆风。皂阁暮云外,金川醉眼中。百年皆逆旅,随处任飘逢。
  • 古诗《颂·一心圆持种种心》 - - 释印肃 - - 一心圆持种种心,信心诸境绝追寻。此中无分应难到,便好回光免陆沉。
  • 古诗《锦衣高户侯石兰》 - - 陈繗 - - 荣华已沐天边雨,潇洒还生石上云。一段好音归孔操,只今曾有几人闻。
  • 古诗《寿钱太史母顾太孺人六十》 - - 娄坚 - - 旭日深闺侍宴温,如云上客颂玙璠。十年不负丸熊意,三岁长怀化鹤魂。广被早容寒士接,䦱门时共族人言。他年相业归田稷,古道由来寿母敦。
  • 古诗《西湖嬉春词·富丽临安迹已陈》 - - 乾隆 - - 富丽临安迹已陈,六桥烟柳又从新。只今惟有平湖月,阅尽千秋游赏人。
  • 古诗《柘枝舞·白雪慢回抛旧态》 - - 张承福 - - 白雪慢回抛旧态,黄莺娇啭唱新词。
  • 古诗《至日·今年至日还为客》 - - 赵蕃 - - 今年至日还为客,堕我侵寻老境中。照影不堪诗鬓秃,向人无复酒颜红。石田茅屋乡关异,官柳野梅时序同。试问一廛何所直,苦令飘泊困西东。
  • 古诗《浣溪沙·一树猩红艳艳姿》 - - 叶嘉莹 - - 一树猩红艳艳姿,凤凰花发最高枝,惊心节序逝如斯。中岁心情忧患后,南台风物夏初时,昨宵明月动乡思。
  • 古诗《花朝谭翰林重宴初堂赋以纪兴》 - - 陈三立 - - 尽坼名园满意花,重寻石径日初斜。温馨融吹争翻蝶,光气笼霄欲避鸦。别院繁灯悬粉黛,一宵沈醉乱琵琶。江南留得伤春地,莫放边愁落臂纱。
  • 古诗《寄严州陆使君》 - - 释居简 - - 新棠阴接旧棠阴,独向千峰榭上吟。厚俗工夫聊变雅,无弦音响付知心。云开老兔才飞上,尘避灵犀不敢侵。老钓矶前清可镜,星星应未点华簪。
  • 古诗《塞下曲·城下骖驔铁骑飞》 - - 于慎行 - - 城下骖驔铁骑飞,名王尽著汉臣衣。少年笑解茱萸带,换得胡姬善马归。
  • 古诗《新晴·宿雨居然阁》 - - 许及之 - - 宿雨居然阁,顽云扫似开。岚光湖上出,霁色柳边来。铃鸽抟风转,筝鸢掣线回。脩廊閒勃窣,花影上苍苔。
  • 古诗《初渡淮北岸》 - - 杨凝 - - 别梦虽难觉,悲魂最易销。 殷勤淮北岸,乡近去家遥。
  • 古诗《朱方南郭留别皇甫冉》 - - 郎士元 - - 萦回枫叶岸,留滞木兰桡。吴岫新经雨,江天正落潮。 故人劳见爱,行客自无憀。若问前程事,孤云入剡遥。
  • 古诗《送章彝下第》 - - 綦毋潜 - - 长安渭桥路,行客别时心。献赋温泉毕,无媒魏阙深。 黄莺啼就马,白日暗归林。三十名未立,君还惜寸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