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李孙宸的诗 > 同卢韩李诸子泛舟作原文及翻译赏析

同卢韩李诸子泛舟作

朝代:明代诗人:李孙宸时间:2023-04-05
春风荡微和,积阴亦云熙。
徵徒既缤郁,驾言采江蓠。
遥空望无际,四面来清辉。
荡桨遵枉渚,弭棹薄修湄。
沿洄虽不远,爱此清涟漪。
何以佐盘餐,江鳞春正肥。
命酌长松下,清音宛竹丝。
菰芦得生计,鸥鸟更何机。
泛泛忘归路,冥烟失鱼矶。
愿子惜欢会,念此流光移。

诗人李孙宸资料

同卢韩李诸子泛舟作作者李孙宸

介绍: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明广东香山人,字伯..... 查看详情>>

李孙宸古诗词作品: 《滕署喜雨赠张使君》 《雨中张舒日招游北固山》 《寄陆贞吾座师》 《花朝怀故园花事》 《初泛西湖·夙昔游情作画图》 《伍长卿·长卿秉逸尚》 《九日与诸年友游栖霞》 《十七夜月·秋色连宵隔凤城》 《秋日园居漫兴》 《送李筼谷以南大廷尉晋少司空

同卢韩李诸子泛舟作原文及翻译赏析

同卢韩李诸子泛舟作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李园高咏楼销夏》 - - 蒋士铨 - - 日较城中一倍长,几人消遣好年光。明朝写入生绡里,还带莲花隔夜香。
  • 古诗《顾云屋效米元晖画》 - - 宋禧 - - 能画佳山水,顾侯天下稀。寻常董北苑,忽作米元晖。
  • 古诗《菩萨蛮·梨花满地东风恶》 - - 沈岸登 - - 梨花满地东风恶。平芜一片烟如幕。着意柳条低。香芹污燕泥。春潮两岸拍。最误归时客。望断小楼人。挑灯听夜分。
  • 古诗《续演雅十诗·八珍殽龙凤》 - - 白珽 - - 八珍殽龙凤,此出龙凤外。荔枝配江䖴,徒誇有风味。
  • 古诗《新笋·挑笋春雷后》 - - 梅尧臣 - - 挑笋春雷后,晴坡过雨时。何言江外早,已比洛阳迟。园客自偷卖,主人那得知。徒令养新竹,待与作藩篱。
  • 古诗《赠戴竹林·耕隐谁人隐》 - - 李文渊 - - 耕隐谁人隐,门深竹十寻。桑麻因雨翠,橘柚著秋金。松月斜连榻,风泉响出林。西城秋酿熟,招手聚知音。
  • 古诗《黄鹤楼联·恨我到迟鹤已去》 - - 待考 - - 恨我到迟鹤已去;怪人来早诗先传。
  • 古诗《和答钱文高·毣毣精思愧鲍宣》 - - 张守 - - 毣毣精思愧鲍宣,如如不动契金仙。回观争夺纷华地,已老吴蚕不复眠。
  • 古诗《漫题·花下提壶劝酒》 - - 蒲道源 - - 花下提壶劝酒,桑间布谷催耕。甚欲晴天行乐,却因春雨关情。
  • 古诗《春晚书怀·经春淹泊锦官城》 - - 陆游 - - 经春淹泊锦官城,作个归期苦未成。老向轩裳增力量,病于风月减心情。官闲有味缘高卧,酒贵无忧为细倾。忆探梅花如昨日,西斋榆荚与阶平。
  • 古诗《贻上党程户侯》 - - 宋登春 - - 击筑醉燕市,跃马佩吴钩。白玉酬歌笑,黄金散故□。留滞防人面,凄其损客心。春来每起早,兰泽一长吟。
  • 古诗《暮雨谣三㬪》 - - 龚自珍 - - 暮雨怜幽草,曾亲撷翠人。林塘三百步,车去竟无尘。
  • 古诗《送赵知丞·或谓公当去》 - - 释居简 - - 或谓公当去,人谁不喟然。独清非衒俗,众丑自憎妍。华月终能满,苍蝇弗足扇。滔滔五弦水,千里共芳鲜。
  • 古诗《同周次公步寻起云旧基次韵》 - - 韩淲 - - 起云亭不见,立尽水边人。满眼高情少,惊心得句频。龟毛真兔角,凤翼漫龙鳞。山泽行吟久,渊明漉酒巾。
  • 古诗《夜静秋凉伏枕不寐忧从中来口占》 - - 张洵佳 - - 京师竟作虎狼窝,窝外鲸鲵又奈何。魁柄神奸操只手,孽缘香火召群魔。闰逢八月黄花落,乱合五胡白骨多。我有心香祷苍昊,休教同室再操戈。
  • 古诗《游庐山诗·路经湓浦叹匆匆》 - - 王十朋 - - 路经湓浦叹匆匆,不及从君访远公。忽见庐山真面目,在君二十一时中。
  • 古诗《送暐侍者之湖南》 - - 刘子翚 - - 茗碗深浇破别愁,掺裾犹得小迟留。 不将流落遇知已,故向艰难作远游。 春动闽山迎两屐,夜凉楚月趁孤舟。 相逢应说庞翁笑,黑頞黄髯万念休。
  • 古诗《和子厚弟春日见寄》 - - 王之道 - - 一鞭春色去迢迢,溪上红妆笑语娇。 酒醉不知行客避,竞眠芳草斗裙腰。
  • 古诗《解连环·庆云开霁》 - - 曹勋 - - 庆云开霁,清华明昼,殿阁风度薰弦。电虹敷瑞,应炎运当千。端景命符圣德,三阶正万国归化,远胜文思睿藻,问鲭寝格中天。 深严。邃启芳筵。正花拥绛扆,瑶殿神仙。缓闻钧韶奏下,歌舞云边。宫闱罄和气,浃南山。罩翠霭上寿烟。祝无疆御历万万年。 ...
  • 古诗《秋 夜 思》 - - 戴望舒 - - 谁家动刀尺? 心也需要秋衣。 听鲛人的召唤, 听木叶的呼息! 风从每一条脉络进来, 窃听心的枯裂之音。 诗人云:心即是琴。 谁听过那古旧的阳春白雪? 为真知的死者的慰藉, 有人已将它悬在树梢, 为天籁之凭托—— 但曾一度谛听的飘逝之音。 而断裂的吴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