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许嗣隆的诗 > 望江南·秋日杂咏原文及翻译赏析

望江南·秋日杂咏

朝代:清代诗人:许嗣隆时间:2023-04-04
秋光好,逐队度秋风。
秤过鹌鹑装锦袋,斗回蟋蟀贮花笼。
三市六街中。

诗人许嗣隆资料

望江南·秋日杂咏作者许嗣隆

许嗣隆,字山涛,江苏如皋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清圣祖康熙三十六年前后在世。康熙二十一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三十二年,典试云南。嗣隆著有奉使滇南集,《四库总目》即典试云南时往来纪行之作,多述山川名..... 查看详情>>

许嗣隆古诗词作品: 《念奴娇·绮寮绀宇》 《忆王孙·春闺》 《望江南·秋日杂咏》 《惜馀春慢·立夏日同徐方虎先生、王公佩同年、薛脩远、冒青若饮匿峰庐有怀冒辟疆兄时辟疆客吴门》 《望江南·秋光好,一叶堕斜阳》 《貂裘换酒·次韵赠戴介眉》 《八节长欢·癸酉元日早朝》 《踏莎行·寒钟》 《捣练子·喜秋》 《两同心·咏琉璃灯

望江南·秋日杂咏原文及翻译赏析

望江南·秋日杂咏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题路傍松·欲庇炎程暍死民》 - - 金净 - - 欲庇炎程暍死民,远辞岩壑屈长身。斤斧日寻商火煮,知公如政亦无人。
  • 古诗《小源集事·灵源佳气胜》 - - 虞集 - - 灵源佳气胜,古树接新烟。流水连书阁,彤云映玉泉。人閒修竹里,客放小窗前。地迥多豪侠,中原别有天。
  • 古诗《题推篷图·扁舟曾记酌西湖》 - - 谢矩 - - 扁舟曾记酌西湖,笑倚东风醉莫扶。酒醒不知天已暮,梅花枝上月轮孤。
  • 古诗《和严给事闻唐昌观玉蕊花下有游仙》 - - 元稹 - - 弄玉潜过玉树时,不教青鸟出花枝。的应未有诸人觉,只是严郎不得知。
  • 古诗《忆懿卿佩瑱两姑关中》 - - 项兰贞 - - 秋半梧桐叶渐残,函关西去路漫漫。同悬明月三千里,独倚西风十二阑。庭际有花零玉露,天涯极目候青鸾。遥思此夕深闺侣,空忆江南梦到难。
  • 古诗《生查子·秋深郎未归》 - - 杨无咎 - - 秋深郎未归,月上人初静。无语意迟迟,步转梧桐影。罗衣宽莫裁,云鬓松还整。谁与问相思,立尽清宵永。
  • 古诗《湖洲赠别刘叔骥昆仲》 - - 赵蕃 - - 吴楚相望信不通,谩凭双眼送归鸿。岂知留落江湖外,又得从容笑语同。剩把诗篇摅别恨,莫辜杯酒对秋风。明朝径问吴松路,恨不与君俱短篷。
  • 古诗《煦山道中·二年三到水云乡》 - - 党怀英 - - 二年三到水云乡,瘦马凌兢怯路长。野雪未乾春未雨,落鸢飞起暗尘黄。
  • 古诗《黄犊行·蹙金飞凤西川来》 - - 沈明臣 - - 蹙金飞凤西川来,五色织成罗背子。君王新赐美人衣,满眼春风云气紫。流苏宝幄七香车,黄犊逍遥过都市。不因卫霍汉家亲,车下行人似流水。
  • 古诗《雨宿坛院·杖藜成薄暮》 - - 施闰章 - - 杖藜成薄暮,亭馆坐忘归。微雨洗山月,白云生客衣。松槐千树合,笙鹤九霄飞。自笑尘中老,来游此地稀。
  • 古诗《横塘图·妾家生小住横塘》 - - 张心渊 - - 妾家生小住横塘,柳映茅檐竹靠墙。郎若船来轻荡桨,水边时宿雨鸳鸯。
  • 古诗《大科峰是西樵绝顶》 - - 区大相 - - 登高四望开,绝顶出瑶台。远岫一方缺,长江数道来。云间下鸾鹤,天上扫莓苔。高揖烟霞外,三山何处哉。
  • 古诗《别鲍溪甫程公亮二子》 - - 李流芳 - - 新安山水是吾乡,头白归来宅半荒。乍见清溪如故旧,每谭黄海欲飞扬。未能共蜡登山屐,忽漫思随下水航。临别愧君情太厚,冲寒徒步远相将。
  • 古诗《述怀·折冲樽俎兴逾狂》 - - 祝廷华 - - 折冲樽俎兴逾狂,渔隐逍遥岁月长。室有缥缃诗万首,手书文字纸千张。曹仓汲古搜罗富,杜库藏珍翰墨香。扶翼纲常卫名教,巍然当代鲁灵光。
  • 古诗《归金华·问途快阁得宽恩》 - - 吕祖俭 - - 问途快阁得宽恩,舟转风移日未昏。 山月相忘期度岁,别怀祗觉暗销魂。
  • 古诗《忆龙门·楚客有归心》 - - 欧阳修 - - 楚客有归心,因声道故岑。 依依动春色,蔼蔼望香林。 山日岩边下,溪云水上◇。 遥知怀洛社,应复动乡吟。
  • 古诗《赠刘静翁颂·一瓶一钵非难办》 - - 黄庭坚 - - 一瓶一钵非难办,住得山时更莫来。 千年粪扫堆头物,优钵罗花特地开。
  • 古诗《春雨·细雨吞平野》 - - 陆游 - - 细雨吞平野,余寒勒早春。 未增豪饮兴,先著苦吟身。 幽径萱芽短,方桥柳色新。 闭门非为老,半世是闲人。
  • 古诗《秋日野望》 - - 宋登春 - - 听鸟中林性,看云故国心。 地卑湘汉阔,天远洞庭深。 老马空知道,穷猿岂择林。 十年书剑客,寂寞到如今。
  • 古诗《丘丈云灞桥东村墅陈用彬吾故人且爱客好事可》 - - 王履 - - 坚忍黄肠虚,灞桥访仁轨。 斜阳欲堕地,门闭睡不起。 囊空去家远,鱼待西江水。 常闻字难煮,岂意今在己。 无边华岳秀,总聚襟怀里。 如此又同人,宜乎涧林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