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杨士奇的诗 > 晚过扬州·朝辞仪真坝原文及翻译赏析

晚过扬州·朝辞仪真坝

朝代:明代诗人:杨士奇时间:2023-04-06
朝辞仪真坝,暮过广陵城。
前汀交瞑色,远渡闻钟声。
微微初月辉,湛湛天宇澄。
仰首望北辰,众星粲然明。
商飙从西来,忽忽凉思生。
掩篷坐终夕,嘅然念脩程。

诗人杨士奇资料

晚过扬州·朝辞仪真坝作者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澄江镇)人。明代大臣、学者,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 查看详情>>

杨士奇古诗词作品: 《挽刘仲海·竹窗幽户久栖迟》 《习礼见和用韵奉酬并简宗琏》 《残寺·残寺连农舍》 《过安山驿有怀蹇尚书》 《清平乐·玉京仙境》 《奉和澹庵少保题梅花韵》 《林佥宪斗山风木卷》 《早过宿州·月转西林晓雾收》 《送梁本之纳溪教谕》 《题竹送周侍郎

晚过扬州·朝辞仪真坝原文及翻译赏析

晚过扬州·朝辞仪真坝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挽周麟章联·儿时记孔李通家》 - - 陈幼莲 - - 儿时记孔李通家,每捧谕言,旧雨关心询洛社;江上得龚黄流寓,若论世祀,福星回首恋齐州。
  • 古诗《赠休斋沈老丈》 - - 葛绍体 - - 酒边风月是诗情,平淡精神最老成。每爱晋人标韵别,发挥天趣更渊明。
  • 古诗《述祖德诗·父母不逮事》 - - 林旭 - - 父母不逮事,百事不足为。不讳王父母,此语深可悲。恭维吾祖德,敢云吾知之。外舅沈涛园,激扬多厚期。本于先公意,诏我家乘遗。谓言乘积累,宜作为歌诗。小子实兢兢,靡日而不思。命名不得咳,抱孙未亲怀。永念临殁叹,况积孤生哀。慎重良有以,闻见求无歧。托始三四岁,所记可依稀。闻人说公...
  • 古诗《得曹能始见怀诗次韵却寄》 - - 钱谦益 - - 年来沦放事,只合与君论。伏腊先人冢,樵渔圣主恩。诗来期晚岁,吟罢倚柴门。叹息庭梅树,天涯共一尊。
  • 古诗《虬盖亭·千嶂通单径》 - - 乾隆 - - 千嶂通单径,一亭具四临。纳凉成小坐,延趣省幽寻。寒益清秋景,响含滦水音。不须张翠盖,虬干有佳阴。
  • 古诗《萧驸马宅花烛》 - - 王昌龄 - - 青鸾飞入合欢宫,紫凤衔花出禁中。可怜今夜千门里,银汉星回一道通。
  • 古诗《石门秀师·山僧独在山中老》 - - 朱朴 - - 山僧独在山中老,来往风尘共白头。关塞极天惟鸟道,石门斜日到林丘。花枝满院空啼鸟,夜思千重恋旧游。棋局动随幽涧竹,微躯此外复何求。
  • 古诗《夜泊东昌府·夜到东昌府》 - - 曹义 - - 夜到东昌府,维舟古岸西。天高霜月白,水闲闸声低。惊梦城楼析,催行茅屋鸡。客怀甘寂寞,到处有新题。
  • 古诗《啖色头·黑头红项背身跎》 - - 贾似道 - - 黑头红项背身跎,更兼大腿及捶拖。牙齿赤红如钳样,连赢数阵不为多。
  • 古诗《浣溪沙·万卷天游阁里书》 - - 奕绘 - - 万卷天游阁里书,搜罗禹穴拾秦余。时贤乡愿笑吾徒。泰岳残碑新句读,玉皇心印碎珍珠。浮云舒卷任空虚。
  • 古诗《同严邦直蔡子行渐甫弟饮子礼侄甬东草堂》 - - 李生寅 - - 小庄去郭惟三里,古塔临江仅一层。乱水绝怜人并过,高楼还与客初凭。秋云近海时时变,昼雨如塺日日烝。素业先生留十载,亭台花木喜新增。
  • 古诗《荆山刘成道语别》 - - 释居简 - - 帆归自浙西,又是海棠时。多垒为谁耻,六奇何处施。酒壶东向月,心事北征诗。长啸万松影,傍观万户棋。
  • 古诗《七用前韵·扰扰横开愧儡场》 - - 黄遵宪 - - 扰扰横开愧儡场,四方传笑国昏荒。梦鹦终悔临朝武,氏
  • 古诗《德老栽花成竹》 - - 李俊民 - - 物性随所移,岁晚气自变。失却本来身,还于身外见。寻参玉版禅,如对菩萨面。丛林一花祖,派入香严传。
  • 古诗《閒居自遣·雨积桑枢长昔邪》 - - 乐雷发 - - 雨积桑枢长昔邪,谁能载酒访扬家。汉庭用少臣今老,鲁俗皆冠我独髽。忧国苦无蠲忿草,看书喜对决明花。衰颓懒作江湖梦,拟劚三桠养鬓华。
  • 古诗《阻风·野鸡尘掠起》 - - 周南 - - 野鸡尘掠起,大舶势方张。客子双篙弱,回几得岸当。
  • 古诗《二月廿一日游藏胜有感》 - - 陈文蔚 - - 柴门终日掩荒苔,记得年时把酒杯。幸有克风到桃李,一年一度看花来。
  • 古诗《史天休中散挽词》 - - 黄庭坚 - - 光禄九男君独秀,赋名几与景仁班。 淹留州县看恬默,出入风波笑险艰。 遗爱蜀中三郡有,退身林下十年闲。 山川英气消磨尽,昨日华堂作土山。
  • 古诗《魏公挽词·读昜堂边路》 - - 杨万里 - - 读昜堂边路,曾闻赤舄声。 心从画前到,身在昜中行。 忧国何缘寿,思亲岂欲生。 不应永州月,犹傍雨窗明。
  • 古诗《凿渠谣》 - - 高启 - - 凿渠深,一十寻。 凿渠广,八十丈。 凿渠未苦莫嗟吁,黄河曾开千丈余。 君不见贾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