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王恭的诗 > 挽林隐逸·家住双旌久不回原文及翻译赏析

挽林隐逸·家住双旌久不回

朝代:明代诗人:王恭时间:2020-09-07
家住双旌久不回,一瓢江上独倾怀。
篝灯坐听风林雨,繐帐閒荒药径苔。
西州别后羊昙泣,楚泽春深宋玉哀。
我欲持觞酹芳草,夕阳何处是泉台。

诗人王恭资料

挽林隐逸·家住双旌久不回作者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 查看详情>>

王恭古诗词作品: 《夜泛台江·无诸古城外》 《雨中秋思·西风微雨对空堂》 《瘦马图·曾是瑶池弄影嘶》 《落叶·秋风林下起》 《澹游雨竹·梦入零陵见旧丘》 《老将还乡·百战解重围》 《梅江送林泽中归屿南》 《黄蜀葵·芳心曾为太阳倾》 《送春·绿树海边楼》 《送沧洲出邑偶赋

挽林隐逸·家住双旌久不回原文及翻译赏析

挽林隐逸·家住双旌久不回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西番莲·种得西番一线分》 - - 弘历 - - 种得西番一线分,讶曾拈起悟声闻。白华却是心如铁,不解其他祇净芬。
  • 古诗《玉芙蓉·相思债已成》 - - 孙梅锡 - - 相思债已成。间阻人难并。奈人间天上。咫尺蓬瀛。金闺尚隔千重锦。玉洞犹遮万树春。阳台境。与神妃寂静。怎能勾巫山云起片时成。
  • 古诗《咏汉玉璧·土华深浅晕氤氲》 - - 弘历 - - 土华深浅晕氤氲,恰似浓云与薄云。应是姮娥自珍重,玉轮分付掩三分。
  • 古诗《泉林七叠旧作韵》 - - 弘历 - - 甫才阙里行寅祀,川上恰当此顺来。总是圣踪钦想像,宁关胜境恣游陪。遥吟俯畅诚佳矣,昔日今时何速哉。一宿饶他松与柏,间间清月伴㣶徊。
  • 古诗《宿冲虚观同陈景文万伯文梁元珍邓伯乔李烟客赋》 - - 欧必元 - - 南岳何年奠此封,浮来片片玉芙蓉。遥瞻上界馀千仞,初入名山第一峰。洞口朱明悬旧迹,祠旁丹灶觅遗踪。云深羽客差能指,酒熟居人尚可供。暂息欲移香石榻,数声犹似定林钟。月明半带霜华冷,山色围将紫翠重。杳杳仙源知不远,迢迢清梦未能逢。朝来济胜愁无具,安得茅家杖作龙。...
  • 古诗《记梦·信命从来不问天》 - - 陆游 - - 信命从来不问天,经旬无酒亦陶然。梦为估客扬州去,水调声中月满船。
  • 古诗《春郊·东皋青接陇》 - - 欧芬 - - 东皋青接陇,南亩绿连云。万井桑麻合,千村桃李分。岁时寒食暮,风雨夕阳曛。野馆青帘出,江亭玉笛闻。王孙芳草路,游女石榴裙。何处城隅曲,提筐遇使君。
  • 古诗《祷雨社稷·稷神》 - - 苏轼 - - 农民所病,春夏之际。旧谷告穷,新谷未穟。其间有麦,惟暍得凉。如行千里,弛担得浆。今神何心,毖此雨雪。敢求其他,尚悯此麦。
  • 古诗《闻大驾南巡恭赋》 - - 黎民表 - - 吉日行千里,征途驻六飞。周庐闻夜柝,旅帐正宵衣。御气翔丹毂,绯烟绕紫微。祝融先儆路,何敢褺皇威。
  • 古诗《初献盥洗宫县无射宫肃宁之曲》 - - 无名氏 - - 祀事之大,齐栗为先。洁精以献,沃盥于前。既灌以升,乃荐豆笾。神其感格,歆于吉蠲。
  • 古诗《永阳登楼怀阙下知己》 - - 宋庠 - - 西北楼边路欲分,神皋不见见浮云。晋邮尺牍波中断,洛客归心笛里闻。丽赋有情伤桂魄,劳歌无节怨兰薰。汉家续食催西上,忍逐江鸥狎旧群。
  • 古诗《和谢判官宴南楼》 - - 杨杰 - - 邂逅南轩须水濆,名言间发兰桂芬。道义相投有馀乐,宾主交照无繁文。忠臣寤寐在北阙,古风歌咏追南薰。出关不觉行役苦,举头时见孤飞云。
  • 古诗《送宋朝请倅邢州》 - - 蔡薿 - - 布衣初喜得相从,淡薄情怀老更同。春酒杯盘花烂漫,夜堂灯火雪冥濛。家传辞藻喧时誉,地近乡枌识土风。早晚汉庭褒一鹗,待看霜翮上秋空。
  • 古诗《颂古·父子相将草里游》 - - 释鼎需 - - 父子相将草里游,人前拈弄几包羞。返雷一震惊天地,直得沧溟绝点流。
  • 古诗《又题《青灯课儿图》》 - - 刘绎 - - 使院宵深万卷横,青灯影里旧书生。如何数十年风景,两地兰膏一样明。
  • 古诗《宫词·鼎殿崇新大器安》 - - 赵佶 - - 鼎殿崇新大器安,因时严享至诚殚。零零甘露符昌福,金玉沾濡拭不乾。
  • 古诗《扇子诗·只教人喜莫教嗔》 - - 李石 - - 只教人喜莫教嗔,此是天公最至仁。 吹落吹开俱有意,閒花野草漫争春。
  • 古诗《寒梅野雀图》 - - 高质斋 - - 阴阴榕叶覆寒梅,山径无踪尽绿苔。 啼鸟自知安稳处,成群飞去又飞来。
  • 古诗《偃王城·蔓草悲风知几秋》 - - 张耒 - - 蔓草悲风知几秋,黄桑晚叶野云愁。 偃王城下樵苏尽,犹有耕人指旧丘。
  • 古诗《箜篌引·公无渡河》 - - 王叔承 - - 公无渡河,河不公惜。 黄河犹可,奈此河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