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宋禧的诗 > 为玉生题东轩·早起东轩坐原文及翻译赏析

为玉生题东轩·早起东轩坐

朝代:明代诗人:宋禧时间:2023-04-08
早起东轩坐,晨光海上来。
乾坤谁久住,日月底相催。
梅熟从今吃,松高自昔栽。
后生须有用,书卷及时开。

为玉生题东轩·早起东轩坐原文及翻译赏析

为玉生题东轩·早起东轩坐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米元章道林诗帖赞》 - - 岳珂 - - 道林之名,予不得而知。云泉松石之胜写于涟漪,必其地之景物足以称其诗也。今其陈迹杳然,已无复遗。予盖尝登瑞墨之基,渺一境之陂陀,皆平芜与荒畦,又恶睹所谓毕世相忘之奇。泉陊云归,松桥斧随,世固多有之。而予独于此奇其北向之悲也。...
  • 古诗《白纻辞·白纻纤纤累成疋》 - - 朱诚泳 - - 白纻纤纤累成疋,丝丝是妾机中织。欲制春衫寄远人,亲向姑前弄刀尺。衣成著意封题去,背立东风垂玉箸。明年于役倘未归,肯惜为君裁白纻。
  • 古诗《青玉案·惯消玉腕镂金钏》 - - 李雯 - - 惯消玉腕镂金钏,细数佳期春半。墙外风筝云里断。樱桃花下,秋千红索,整个閒庭院。无凭无准青禽翰,愁雨愁晴芳草岸。常锁葳蕤春不管。施香小鸟,伴人憔悴,学语低声唤。
  • 古诗《清明游三贝子花园》 - - 黄浚 - - 欲向长安觅水滨,薄阴池馆醒愁人。高楼脉脉来芳恨,胜地年年蹋好春。柳眼看从烟外缬,裙腰偏傍草边新。花飞南国如相忆,为道兰成意未申。
  • 古诗《梅花集句·小萼裁成绛蜡匀》 - - 李龏 - - 小萼裁成绛蜡匀,绣难相似画难真。春风用意匀颜色,未怕青腰玉女嗔。
  • 古诗《柳枝词·舞腰缤纷长乐东》 - - 司马光 - - 舞腰缤纷长乐东,柳间怅饮送春风。请君试望邯郸道,青门袅袅彻新丰。
  • 古诗《登峡山疾风甚雨》 - - 李昴英 - - 长风吹裂碧云堆,捲取银河泻下来。雨搅犀潭千尺浪,烟遮龙窟一声雷。松翁偃盖岩隈立,猿女穿萝洞里回。旧事兰亭好拈出,婆娑溪曲共流杯。
  • 古诗《百丈潭·千尺寒潭深未深》 - - 苏葵 - - 千尺寒潭深未深,一泓清惬静来心。光浮元气天常蘸,脉接潜流地不沈。半夜月明猿渴饮,万山秋老鹤飞临。浴沂童冠今谁在,来和先生击节吟。
  • 古诗《杨本胜说于长安见小男阿衮》 - - 李商隐 - - 闻君来日下,见我最娇儿。渐大啼应数,长贫学恐迟。寄人龙种瘦,失母凤雏痴。语罢休边角,青灯两鬓丝。
  • 古诗《赠苏少府·籍甚二十年》 - - 白居易 - - 籍甚二十年,今日方款颜。相送嵩洛下,论心杯酒间。河亚懒出入,府寮多闭关。苍发彼此老,白日寻常闲。朝从携手出,暮思联骑还。何当挈一榼,同宿龙门山。
  • 古诗《寄屠仪部长卿先生》 - - 欧必元 - - 濯濯芙蓉花,茸茸菉葹草。朔朔扬秋风,零零凋谢蚤。亭亭山上松,累累几盈抱。孤生感雪霜,盘郁恒自保。下撼虬龙姿,千秋以终老。
  • 古诗《赠程克庵县尉》 - - 何绛 - - 六旬为县尉,清苦莫能名。閒月供官馔,长年无马行。宁家凭俸米,养老仗藜羹。独有诸童叟,逢人说政平。
  • 古诗《中秋客至不赴郡会次范君武韵》 - - 李复 - - 经岁相期尽赏心,虚堂有客阻趋尘。登楼君似庾老子,挟策我为臧丈人。清据胡床兴不浅,来寻奇字夜相亲。莫言糟粕无佳味,未许桓公愧斲轮。
  • 古诗《五更·一鸡一鸡鸣》 - - 仇远 - - 一鸡一鸡鸣,梦觉天未晓。谁较夜短长,我睡不可少。
  • 古诗《舟行守风阻险辄睡酣适成咏》 - - 祝允明 - - 行役安危定,心閒常自如。每当惊滟滪,偏得访华胥。适逐墙头蝶,清涵水底鱼。觉来何以遣,枕畔一堆书。
  • 古诗《密院·花影撩为衣上云》 - - 姚燮 - - 花影撩为衣上云,澹黄斜月似斜曛。远天无翳山都白,密院多香鸟亦醺。夕气能澜空处满,初篁作佩定中闻。熨人梦思宜湘簟,不梦湘君梦鄂君。
  • 古诗《寄二林·等闲诗句无题目》 - - 舒岳祥 - - 等闲诗句无题目,忆著二林新意生。 月皎皎时猿一个,风冷冷处竹千茎。 春花不及寒花耐,山鸟何如水鸟清。 欲放诗瓢沧海渺,不如飞雁入鄞城。
  • 古诗《谢仲长通判朝议兄惠顾渚茶》 - - 晁说之 - - 天子不尝阳羡茶,二百年余吾侬咨嗟。 可是吾侬咨嗟休,涛江春色远含羞。 赵卿老矣刺史半,缄题寄我甬水头。 故知不敢西争去贵嗜,最宜东来同羇愁。 人生趣尚有穷达,草木还亦如人不。 谁家弃妇泪未乾,忍对孤鸿暮影寒。 赵卿虾菜且良食,莫教归梦到长安。...
  • 古诗《寄题李舍人蒲中新斋》 - - 司马光 - - 陇上家声勇气殊,边亭卧鼓欲安居。 非同王翦私求宅,更似甘宁晚好书。 剑倚寒窗风淅沥,门无杂客柳萧疏。 蒲州风土平生爱,为问旁邻地有余。
  • 古诗《中伏日陪二通判妙觉寺避暑》 - - 梅尧臣 - - 绀宇迎凉日,方床御綌衣。 清谈停玉麈,雅曲弄金徽。 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 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