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倪谦的诗 > 卧云重题居处谧卷原文及翻译赏析

卧云重题居处谧卷

朝代:明代诗人:倪谦时间:2023-04-05
一枕悠悠卧翠微,白云满地掩柴扉。
迎风疑化蒙庄蝶,汎月谁收玉女衣。
有梦终同玄豹隐,无心遥接紫鸾飞。
欲分半榻陪怡悦,莫道红尘未息机。

诗人倪谦资料

卧云重题居处谧卷作者倪谦

倪谦(1415年-1479年),字克让,号静存,南直隶应天府上元人,一说为钱塘人。正统四年(1439年)进士,授编修,曾出使朝鲜。天顺初,累迁至学士,侍太子于春宫。后主顺天乡试,因黜权贵之子,被构罪戍边。..... 查看详情>>

倪谦古诗词作品: 《童戏图·曲阑护春小园内》 《仲秋丁祭礼成分胙见及因成小诗二绝录奉掌教王先生》 《家山十景·堤流围玉》 《柯詹事孟时挽诗》 《风木操题文学江先生风木图》 《山行画·喧烦厌尘事》 《浣溪沙·题夏景》 《送周司寇廷玉献绩赴阙》 《正月十七日谢省长老过访》 《送卢大参廷佐赴官

卧云重题居处谧卷原文及翻译赏析

卧云重题居处谧卷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桃村·桃源消息有无中》 - - 权万 - - 桃源消息有无中,烟水苍茫信不通。三入桃源今再宿,仙缘应复胜渔翁。
  • 古诗《寄彭禹峰方伯詶燕京留别韵》 - - 龚鼎孳 - - 更阑同听未央钟,痛饮寒花别几冬。天外尺书惊薜荔,日边新句映芙蓉。遥知北望怜穷鸟,自古南阳起卧龙。闻道五溪吹角过,伏波铜鼓盛军容。
  • 古诗《赠某将军·张筵金谷上阳宫》 - - 杨圻 - - 张筵金谷上阳宫,清辩滔滔盖次公。一统三分天下事,与君煮酒论英雄。
  • 古诗《重游孤山有感》 - - 周密 - - 茗碗清分六一泉,暗香曾赋月娟娟。别来短鬓如梅白,闲却东风十五年。
  • 古诗《七月己未恭接诰命》 - - 陈璋 - - 少作贫家妇,归宁更不归。九京加翟茀,六月感牛衣。故镜照颜惨,宵灯入梦稀。此生同穴誓,何日重相依。
  • 古诗《种兰·却怜花暑暍》 - - 彭孙贻 - - 却怜花暑暍,买露汲寒溅。高韵孤云迥,澄怀众月悬。择林俱卜筑,避蝶欲移廛。松下芝相侣,飘然意可仙。
  • 古诗《山窗即景·春朝常破绣工夫》 - - 劳蓉君 - - 春朝常破绣工夫,笔砚安排兴不孤。怪底花枝慵过我,一帘香影倩风扶。
  • 古诗《春日登吴门·故国望不见》 - - 崔涂 - - 故国望不见,愁襟难暂开。春潮映杨柳,细雨入楼台。静少人同到,晴逢雁正来。长安远于日,搔首独徘徊。
  • 古诗《过保德军有作》 - - 李述祖 - - 我行河之浒,我陟山之巅。跋涉岂殊途,无劳怨独贤。懔懔踏崩崖,惴惴临深渊。安危系马足,戈矛兴目前。投装日之夕,散怀咏凉天。居人俯黄流,高城生暮烟。此邦实巨镇,势与西羌连。绕亭读残碑,繁华忆当年。楼倾有遗址,兔爰经坏阡。访古念今昔,永歌黍离篇。...
  • 古诗《醉花间·斜阳落》 - - 卢青山 - - 斜阳落,斜月落,升落无忧乐。不见倚阑人,一刹躯如削。雪摧梅上萼,风断秋千索。饶他万物伤,不似情怀恶。
  • 古诗《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夜深宝气满山头》 - - 纪昀 - - 夜深宝气满山头,玛纳斯南半紫镠。两载惊心驰羽檄,春冰消后似防秋。
  • 古诗《缺题·秾华先占早春芳》 - - 无名氏 - - 秾华先占早春芳,色别仙容五样妆。步屧东郊风力软,吹来只是一般香。
  • 古诗《桂亭·团团双桂拂茅斋》 - - 李纲 - - 团团双桂拂茅斋,虚幌疏棂尽日开。会待秋高风露下,清香飘泛月中来。
  • 古诗《不寐·晖晖明月转西廊》 - - 袁启旭 - - 晖晖明月转西廊,寂寂宣炉一炷香。替掩双扉风作主,代翻空柜鼠求粮。为寻古字书抽乱,多绣繁花线放长。欹枕不须人睡稳,恐教残梦觅家乡。
  • 古诗《早春遣兴·今年春事早》 - - 俞律 - - 今年春事早,春早欲何为。鸟语东风译,花心蝴蝶知。上苍不禁欲,下界得荒嬉。小牖只闲坐,聊看竹影移。
  • 古诗《抗战纪事·不烦血刃吞长白》 - - 王冷斋 - - 不烦血刃吞长白,四省沉沦剧可哀。旧事已非重演日,图穷匕见战书来。
  • 古诗《宿闲厩·澹烟衰草慵回首》 - - 朱之才 - - 澹烟衰草慵回首,晚日残霞欲断魂。脱帽卸鞍投逆旅,萧萧黄叶水边村。
  • 古诗《咏史·蒲眼窥帘我未狂》 - - 何永沂 - - 蒲眼窥帘我未狂,百年大梦在称皇。千歌腰扭红绸舞,一笑心轻白虎堂。才向雪山期转绿,忽惊余子竞飞黄。文人落魄多缘蠢,不解人间换了汤。
  • 古诗《七言诗·宸居瑞霭重》 - - 杨亿 - - 宸居瑞霭重,阊阖正来风。 憀慄惊秋气,丰穰美岁功。 晓烟离菊嫩,宵露畹兰红, 重九登高会,欢娱处处同。
  • 古诗《参寥泉·湖曲春风正禁烟》 - - 董嗣杲 - - 湖曲春风正禁烟,试茶味此石间泉。 坡仙忽忆黄州梦,潛老初拈智果禅。 几客醉游三月里,一联诗兆七年前。 题梁妙墨如新染,合与云崖浅井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