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姚浚昌的诗 > 无端兴感·旧日梁园诸友散原文及翻译赏析

无端兴感·旧日梁园诸友散

朝代:清代诗人:姚浚昌时间:2021-12-23
旧日梁园诸友散,鸡豚后会倍关情。
维摩道足偏多病,梁倚才高解外生。
脉脉花光春色薄,濛濛雨脚暮江鸣。
何当卜宅南村去,烟舍云塘事耦耕。

诗人姚浚昌资料

无端兴感·旧日梁园诸友散原文及翻译赏析

无端兴感·旧日梁园诸友散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西湖·十里涟漪玉镜中》 - - 吴元桂 - - 十里涟漪玉镜中,晓晴烟雾总空濛。山亏一面孤城补,湖锁双堤小棹通。花影照来宁借月,泉声飞去不关风。晚天楼阁高低处,灯火纷纷烛水红。
  • 古诗《苕城雨望·云生上若下若》 - - 王稚登 - - 云生上若下若,雨暗苕溪霅溪。牧竖过桥牵犊,山翁登屋驱鸡。藕花岸边鱼跃,桑树村里鸠啼。药裹茶烟禅榻,思家病客悽悽。
  • 古诗《余比部林廷评将应召入京赋别》 - - 卢龙云 - - 何来棘署暂相随,辄为徵书念远离。旧雨转成今雨叹,法星聊旁客星移。辟门近事光虞典,簪笔明廷复汉仪。秋好有奇知共吐,八行须及雁南时。
  • 古诗《李牧·李牧守边日》 - - 胡奎 - - 李牧守边日,屯兵雁门关。槌牛飨士卒,十年戎马闲。黄云覆沙漠,白雪漫天山。狼烽日以远,骍弓不敢弯。后来防秋戍,思之应腼颜。
  • 古诗《杵歌·南城不日似云高》 - - 杨维桢 - - 南城不日似云高,城脚愁侵八月涛。射得潮头向西去,钱王铁箭泰山牢。
  • 古诗《曹南试院怀向子諲兄弟兼呈张扩》 - - 吕本中 - - 大向金相玉为表,小向坚车取长道。闭门不见今几日,尘埃满城何时好。病夫坐稳百不闻,读书聒人到夜分。朝来雨过凉气足,思与张侯同叩门。
  • 古诗《罗浮归次石斋先生韵》 - - 林光 - - 悬崖难置足,却顾几淹留。草草淩晨发,依依入暝投。年华更物候,世味白人头。昨夜霜天月,梅香尚暗浮。
  • 古诗《李总干遗诗·山僧总不知》 - - 释印肃 - - 山僧总不知,知不知实奇。空知未达本,不免堕顽机。世尊拈华处,天人岂辨知。迦叶破微笑,古今信无疑。
  • 古诗《游空同归投田家一宿》 - - 俞明震 - - 檐树参差露晴光,炊烟缕缕低渡墙。乡村最好是春暮,家家饭熟松柴香。晓鸦笑我脱拘系,绕屋飞鸣解人意。渊渊自惜肝肠深,世味无端集垢腻。煮茶烧笋邀客餐,怕闻父老谈辛酸。山茶一丛杂瓦砾,任他蚨蝶飞成团。别有深情向平野,多谢农夫饲归马。合无人处看春光,相逢同是悠悠者。昨宵梦逐孤...
  • 古诗《仲灵禅师以诗见邀辄走笔依韵附还使奉和》 - - 强至 - - 世好元难合,便甘或弃辛。喜师同肺腑,偶尔异衣巾。文约牵常俗,诗情远过人。相邀松下别,山意入秋新。
  • 古诗《送邓二南还·西来情款款》 - - 朱诚泳 - - 西来情款款,南去计匆匆。走马辞关右,看山过洛中。江湖千里隔,池馆几时同。亲旧风流少,长歌渭水东。
  • 古诗《春夜不寐·金柝声残夜已深》 - - 赵完璧 - - 金柝声残夜已深,鸭炉香灺拥寒衾。松根馀雪侵窗冷,竹杪顽云接地阴。坐久虚堂春悄悄,梦回琐闼夜沉沉。无眠不尽山城漏,暗送啼鸿过北岑。
  • 古诗《泊飞来寺·扁舟重过峡山寺》 - - 何孟伦 - - 扁舟重过峡山寺,老衲相迎停夕曛。宝刹云深人不到,玉环尘寂事空闻。诸山对峙双门迥,一水中流两岸分。千古依依名胜地,断崖枯木护閒云。
  • 古诗《赠高司理共·帝旅曾观武事扬》 - - 陈造 - - 帝旅曾观武事扬,如君文势整堂堂。了知一笔无前古,坐遣诸生丧所长。丹桂高攀霄汉迥,捷书西下姓名香。贝宫鳌禁应馀地,看展平生补衮章。
  • 古诗《牡丹诗·锦为行障绣为衾》 - - 宋白 - - 锦为行障绣为衾,不杀猩猩色已深。花谱扬名居一品,药栏才见赏千金。谁忘正为褰珠箔,得意惟能挑玉琴。洛水桥南三月里,两无言语各知心。
  • 古诗《新知明州周龙图知兴化黄府判特排致语口号》 - - 廖刚 - - 丽日和风花正妍,黄堂高会四神仙。凌云擅价蓬莱客,游刃飞声天府贤。旌旆驰驱聊此日,鼎槐调燮属他年。红英趁拍莫教错,冠玉周郎正汝怜。
  • 古诗《秋日郊居·寄种侪孙稻》 - - 许及之 - - 寄种侪孙稻,株株欲竞齐。年丰催酿蚁,夜半想闻鸡。野老同杯酌,忘形绝町畦。虽无花泛水,终恐世人迷。
  • 古诗《过重庆寄弟》 - - 张鹏翮 - - 画船东下雨初晴,日暖风恬客棹轻。大佛寺前看月色,黄萝帐外听琴声。邮亭又送行旌发,驿馆重经候吏迎。迢递千峰随路转,夕阳回首望渝城。
  • 古诗《鹊踏枝·黄白相搀成画㡠》 - - 赵熙 - - 黄白相搀成画㡠。满架牵藤,细朵娟娟影。何福春纤刚晓净。摘来风露和香茗。无分钗梁休怨命。修到仙方,一一清凉性。添上苔钱铺满径。怜卿不疗贫家病。
  • 古诗《宿云岩·古书万卷积成蠹》 - - 徐似道 - - 古书万卷积成蠹,老屋数閒深却幽。 午枕忽惊毛骨冷,觉来风雨一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