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胡应麟的诗 > 五言近体·为叩西方刹原文及翻译赏析

五言近体·为叩西方刹

朝代:明代诗人:胡应麟时间:2023-04-07
为叩西方刹,因停北上槎。
金身悬宝树,玉髻涌瑶花。
梦已清圆觉,心将悟法华。
恒河归去路,云雾绕三车。

诗人胡应麟资料

五言近体·为叩西方刹作者胡应麟

胡应麟(1551年-1602年),字元瑞,号少室山人,别号石羊生,明代浙江省兰溪县城北隅人。明朝著名学者、诗人和文艺批评家。他在文献学、史学、诗学、小说及戏剧学方面都有突出成就。他布衣一生,却广交天下,无..... 查看详情>>

胡应麟古诗词作品: 《出塞曲·年少江东智略饶》 《送赵别驾·参军曾入幕》 《西湖竹枝歌·双鹤徘徊几夕阳》 《题天恩四谥册》 《奉寿大学士洪都张公》 《送张博士·赋就河东绛阙传》 《子夜歌·子度饶芳香》 《途中纪兴·四百滩头路》 《陇头歌·尘起玉门关》 《伯起·乾坤长啸客

五言近体·为叩西方刹原文及翻译赏析

五言近体·为叩西方刹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江阴登君山作》 - - 赵翼 - - 春申遗迹渺难攀,览古苍茫上碧孱。小邑万人争馆宇,近游百里得江山。市喧鱼蟹乘潮上,风急帆樯掣浪还。欲拟洞庭湘瑟句,数峰青入暮云閒。
  • 古诗《临江仙·快活无过庄家好》 - - 凌濛初 - - 快活无过庄家好,竹篱茅舍清幽。春耕夏种及秋收。冬间观瑞雪,醉倒被蒙头。门外多栽榆柳树,杨花落满溪头。绝无闲闷与闲愁。笑他名利客,役役市廛游。
  • 古诗《吉邸宫人斜·绛节苍梧去不还》 - - 廖树蘅 - - 绛节苍梧去不还,一抔香土尚人间。凄凉征士哀湘赋,肠断江南庾子山。
  • 古诗《对鸥舫·昆明既宽廓》 - - 弘历 - - 昆明既宽廓,湖水自泱漭。有冻有弗冻,不齐齐以广。故致鸥雁类,过冬资安养。似识春意回,飞鸣乐和盎。溪亭喜对之,非舫而名舫。育物恰惬怀,吾闻诸易象。
  • 古诗《秋居·卧游真自得》 - - 王立道 - - 卧游真自得,日对辋川图。烧叶茶频煮,悬钱酒旋沽。大言倾宋玉,潜论学王符。秋至吟尤苦,临风独撚须。
  • 古诗《嬉春体四绝·月过蔷薇架》 - - 杨维桢 - - 月过蔷薇架,雕鞍未到家。小娃犹殢酒,拦路夺人花。
  • 古诗《紫竹·青紫从来岂异端》 - - 周必大 - - 青紫从来岂异端,要看同傲折胶寒。若轻间色思方节,圆竹应须斩万竿。
  • 古诗《春日过绿萝庵遇王驾部叙话赋》 - - 邓仪 - - 解组归来筑旧山,新栽五柳荫云关。彤庭载锡褒封诏,白发重跻献纳班。仙履浮香盈绮席,官袍纡锦映朱颜。辰溪灵秘如勾漏,亶觅砂床炼九还。
  • 古诗《午梦·夹巷皆秋色》 - - 陈廷敬 - - 夹巷皆秋色,车尘稀到门。草花知旦暮,蚱蜢试寒温。午梦离西阁,青山入故园。久耽幽僻趣,有得是无言。
  • 古诗《轩诗·侧身人海叹栖迟》 - - 何永沂 - - 侧身人海叹栖迟,大海萍踪聚亦奇。万事不如知己乐,今宵杯至总难辞。
  • 古诗《【中吕】醉高歌·咏怀》 - - 刘永平 - - 半生南北驰驱。垂老燕京流寓。浩然正气胸中贮。粪土封侯万户。
  • 古诗《和卢可庵悲秋》 - - 何梦桂 - - 秋风来木末,忽忽吹晚晴。木落雁南归,呖呖多悲声。少壮老复至,岁月方遄奔。我欲歌秋风,愁听箫鼓鸣。
  • 古诗《送王北山给事归茬平》 - - 陈廷敬 - - 珥笔承明地,回銮羽猎辰。风波万事阔,聚散十年频。旧邸歌重听,离亭酒一巡。时清东海上,未许恋垂纶。
  • 古诗《临江仙·秋尽空山谁念我》 - - 黄侃 - - 秋尽空山谁念我,对灯自写新词。凄凉终是为相思。一声孤雁过,寒雨入窗时。汉浦经年音信阻,料应一倍悲悽。飘零从此更无期。魂销心未死,难慰个人痴。
  • 古诗《得竹垞书却寄》 - - 陈廷敬 - - 青镜流光旅鬓疏,惭君问讯近何如。门前燕市黄垆酒,袖里江云白雁书。岂有勋名悬竹帛,已知人物在樵渔。灞陵柳色年年绿,送尽离人伴索居。
  • 古诗《减字木兰花·江南骏骨》 - - 杨玉衔 - - 江南骏骨。埋没金台尘土窟。侧耳铜丝。疑是成连海上时。寻消问息。一旦相逢如故识。文字因缘。犹赖登场傀儡牵。
  • 古诗《借书·岁阑百事不挂眼》 - - 厉鹗 - - 岁阑百事不挂眼,惟有借书聊自怡。灯灺风宵亲勘处,篝香霜晓手抄时。里中今得小万卷,贫甚我惭无一瓻。旧史临潢新注就,不知谁肯比松之。
  • 古诗《题词·铁板铜琶不忍听》 - - 连横 - - 铁板铜琶不忍听,大江东去浪翻青。凄凉痛说宁南事,泪洒西风柳敬亭!
  • 古诗《次韵卫庆阳使君送别这章》 - - 曹彦约 - - 倾盖星桥忆去年,官陪预说使君贤。 别来风送空中月,此去云开剑里天。 治效龚黄方侧耳,交情嵇吕好差肩。 相逢便作阳关曲,数日销魂正黯然。
  • 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 王维 -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