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诗人 > 江南雨的诗 > 萧山机场遇雨·多情谁遣片时云原文及翻译赏析

萧山机场遇雨·多情谁遣片时云

朝代:现代诗人:江南雨时间:2018-06-27
多情谁遣片时云,故地重来感慨新。
送客清风迎客雨,杭州天气总宜人。

诗人江南雨资料

萧山机场遇雨作者江南雨

江南雨,本名孙书玉,字其如,号绮梦楼。1965年生,北京房山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干部,中文专业大专。居庸诗社社员。著有《江南讲记》及诗词若干卷,未刊行。..... 查看详情>>

江南雨古诗词作品: 《乙酉春日寄方知晓》 《谒龚自珍纪念馆即次其韵》 《无题·大纛高擎事可期》 《为力夫兄迁居作》 《满庭芳·丁亥花朝日感赋并序》 《浣溪沙·清浊由来莫漫分》 《辛卯人日次一日国家博物馆门前口占》 《戊子秋日哭水波君》 《洞仙歌·洞仙歌一调多以上去声为韵吾偶试入声颇为自得故再以入声继之因袭前意》 《甘棠社邀赏玉渊潭樱花步海藏楼诗韵

萧山机场遇雨·多情谁遣片时云原文及翻译赏析

萧山机场遇雨·多情谁遣片时云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看佛莲弄笔·瞳人剪秋水》 - - 黎简 - - 瞳人剪秋水,笔影迕灯光。有好已根恶,即心仍坐忘。似形回语姊,来笑侧嗔娘。汝自生之性,人讥父不祥。
  • 古诗《柳州诗意·桃花庵里閒挥笔》 - - 弘历 - - 桃花庵里閒挥笔,殿以孤舟钓雪溪。内翰拈吟各抒兴,薄家独藉董家题。
  • 古诗《寄彦博·闻道陈夫子》 - - 李流谦 - - 闻道陈夫子,年来学更工。几人曾著眼,圣处已收功。老骥思长路,潜鲲待疾风。何当问奇字,载酒过扬雄。
  • 古诗《刘宠·门无吏扰夜安眠》 - - 徐钧 - - 门无吏扰夜安眠,前守何如此守贤。却是山民缠旧习,区区相送尚持钱。
  • 古诗《春泉·石上冰初解》 - - 陈恭尹 - - 石上冰初解,田间绿已阴。无穷资地力,不息自天心。暗谷藏声浅,平池见底深。但令常润下,何用更为霖。
  • 古诗《题吉州承天院清凉轩》 - - 黄庭坚 - - 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我观诸境尽,心与古人同。僧发侵眉白,桃花映竹红。傥来寻祖意,展手似家风。
  • 古诗《赠葛天民·逃禅已得计》 - - 薛师石 - - 逃禅已得计,易姓岂云非。自说身如幻,常人见亦稀。亭边看荷叶,楼上挂蓑衣。几夜苏堤月,随君瘦影归。
  • 古诗《三冬雪·小娘子》 - - 敦煌曲子 - - 小娘子。娉二八。月下花前避炎热。万般新好污沾衣,施交御彼三冬雪。
  • 古诗《梁元帝·中外谁非肉骨恩》 - - 陈造 - - 中外谁非肉骨恩,颙颙帝子亦王孙。君王日握金银笔,忍署兵威极六门。
  • 古诗《量移湖南用文谷韵》 - - 高叔嗣 - - 岁暮边隅客,归来见此身。马蹄穿欲尽,虎穴到为邻。漳水经涂旧,湘潭去路新。我生岂断梗,逐处任飘沦。
  • 古诗《支硎山·碧淋泉》 - - 沈大本 - - 泉流苔石下,潆渟映空碧。上有疏篁枝,苍苍同一色。
  • 古诗《祝英台碧鲜庵》 - - 许大就 - - 女慕天下士,游学齐鲁间。结友去东吴,全身同木兰。伯也不可认,洁已殉古欢。信义苟不亏,生死如等闲。蛱蝶成化衣,双飞绕青山。舍宅为道院,祝陵至今传。当年梳妆台,即汉风雨坛。嵯峨石壁下,遗庵名碧鲜。春秋荐苹藻,灵响来珊珊。晴天披石发,恍惚见云鬟。...
  • 古诗《缘识·神仙洞府好逍遥》 - - 赵炅 - - 神仙洞府好逍遥,不似人间岁月销。海岳高深谁可测,九重天上自相邀。
  • 古诗《浣溪纱·题竹隐山庄图》 - - 程颂万 - - 竹影如云汤一窝。竹风摇响过书多。料量生事在渔蓑。老树绝怜鸦有哺,好山长与桂为阿。冶晴花想奈春何。
  • 古诗《戏答王观复酴醾菊》 - - 黄庭坚 - - 吕园未肯轻沽我,且寄田家砌下栽。他日秋花媚重九,清香知自故人来。
  • 古诗《乱后龙州送郑郎中兼寄郑侍御》 - - 李洞 - - 待车登叠嶂,经乱集鸰原。省坏兰终洁,台寒柏有根。县清江入峡,楼静雪连村。莫隐匡山社,机云受晋恩。
  • 古诗《行严丈偕德贞夫人枉过》 - - 潘受 - - 市巷嚣尘雨洗才,晚风特为劝衔杯。平生门不因人设,长者车犹过我来。觇国鲠言艰一吐,草玄心事抚千哀。干戈兰佩栖栖远,差喜湘灵鼓瑟陪。
  • 古诗《弃妇词·茑萝耐松柏》 - - 林朝崧 - - 茑萝耐松柏,空自结绸缪。风吹桃李花,一旦别枝头。鸳鸯不偕老,团扇弃清秋。红颜竟无主,欲妆临镜愁。香销黄金屋,烛冷白玉楼。旧居似天远,夜夜托梦游。改弦妾所耻,故剑君倘求。日上望夫山,种萱以忘忧。...
  • 古诗《喜雨·学作升平喜雨吟》 - - 石介 - - 学作升平喜雨吟,东皋微破满犁深。已开万乘焦劳虑,应解三公燮理心。天捉乖龙鞭见血,雷驱和气泄为霖。农夫陇上闲论价,一寸甘膏一寸金。
  • 古诗《子产库·区区小郑多君子》 - - 黄庭坚 - - 区区小郑多君子,谁若公孙用意深。 监巫执节诛腹诽,不除乡校独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