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李穑的诗 > 晓吟·晓窗日色淡如秋原文及翻译赏析

晓吟·晓窗日色淡如秋

朝代:明代诗人:李穑时间:2023-04-08
晓窗日色淡如秋,病骨欲苏供卧游。
衰老幸然安所遇,炎蒸得此乐忘忧。
抽毫绝句闲来写,满架陈编烂不收。
绿树参差莺语乱,个中情兴尽悠悠。

诗人李穑资料

晓吟·晓窗日色淡如秋作者李穑

李穑(1328-1396),字颖叔,号牧隐,谥号文靖。本贯韩山李氏。出身名儒家庭。师承大儒家李齐贤。1349年作为使臣来中国元朝,应科举及格后,在元国子监学习朱熹的学说,3年后回国。曾任成均馆大司成、宰相等要..... 查看详情>>

李穑古诗词作品: 《奉谢禹平章携酒见访》 《燕都诗卷·河南幕府聚群英》 《即事·丈夫气豪凤城里》 《自二月二十四日。至三月二十七日。凡三十四日。参见宰执。寻访奋故。殆无遗矣。困卧之馀。小酌遣怀》 《寄古樗同甲走笔》 《海上·海上三韩古》 《即事·自念当年见事迟》 《晨兴·霜重晨兴彻骨寒》 《荐闵安仁改班》 《赴阙庭。起居而归

晓吟·晓窗日色淡如秋原文及翻译赏析

晓吟·晓窗日色淡如秋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自嗤·未信平生无性癖》 - - 宋湘 - - 未信平生无性癖,自嗤吾老不人豪。掩关十架破书乐,上路一肩行李劳。剑色蜀门提枥马,酒痕燕市拥宫袍。壮游几日今成梦,历历边霜抚鬓毛。
  • 古诗《杂兴·老骨槎牙不入时》 - - 方一夔 - - 老骨槎牙不入时,可看霜雪点须眉。短披樵褐形如鹤,长把农书手欲龟。饥饱生前皆有定,文章死后竟何禆。凭高欲说无人会,早暮南窗盼绿猗。
  • 古诗《灯下读梁同庵上剩师叔书因伤白庵石师》 - - 释今无 - - 旧札看残烛,遗文惨晚烟。能将师友泪,洒向弟兄前。未遂临关志,空为隔世怜。同人多殒落,吟罢自潸然。
  • 古诗《点绛唇·飞水潭》 - - 朱庸斋 - - 碎玉跳珠,雨馀千斛倾亭榭。冷侵裙钗,湿翠随风洒。梦里飞琼,舞练淩空卸。清歌罢潭光罨画,掬手花盈把。
  • 古诗《滦河·寒边远绕至滦河》 - - 玄烨 - - 寒边远绕至滦河,彻底清明不见波。驻辇徘徊千万里,石鲸两岸影嵯峨。
  • 古诗《离欲为众乞食》 - - 释函是 - - 山浅松花少,枝危鹤影高。图将六月息,不爱一人劳。俯仰随双屦,风尘有敝袍。秋风初入户,迟尔返蓬蒿。
  • 古诗《安东平·东平刘生》 - - 胡应麟 - - 东平刘生,远持遗郎。愿得邀郎,早还故乡。
  • 古诗《春日山中杂咏》 - - 郑岳 - - 避俗寻幽壑,度閒课小诗。城中消息断,林下起居迟。农事邻翁话,机心野鹤知。峰头云忽变,薄暮雨来时。
  • 古诗《早发洞庭·长天接广泽》 - - 方干 - - 长天接广泽,二气共含秋。举目无平地,何心恋直钩。孤钟鸣大岸,片月落中流。却忆鸱夷子,当时此泛舟。
  • 古诗《永泰寺挽宥上人》 - - 释通岸 - - 年来几度得招寻,拟结茆茨共息心。雨过密林怜旧约,月明翛竹想閒吟。鹤归似响云中锡,人去空留壁上琴。石火电光非久燄,秪应遗恨暮云深。
  • 古诗《题周江左鼎足斋斋中所贮书画古法物》 - - 范景文 - - 结庐人外意萧然,香国翻成小有天。四壁忽生空翠湿,千秋如见墨痕鲜。摩挲金石人俱古,寝处缥缃梦亦仙。共我于中成鼎足,坐来谁羡米家船。
  • 古诗《谒中山墓·遣训谆谆述苦衷》 - - 陈国常 - - 遣训谆谆述苦衷,关心革命未成功。特书墓表垂终古,天下为公即大同。
  • 古诗《双梧草堂图·花落莺啼春复深》 - - 王绂 - - 花落莺啼春复深,双梧交映昼沈沈。烦君为扫亭前石,待我归来看绿阴。
  • 古诗《梅花喜神谱·就实六枝》 - - 宋伯仁 - - 醉帽不轻飞,秋菊有佳色。自惭群座中,主人犹未识。
  • 古诗《灵竺寺·不因纯孝者》 - - 周弼 - - 不因纯孝者,古寺若为安。壁彩蜗游遍,炉香鼠踏残。钟声嘶破梃,幡影飐危竿。尚恐冬生笋,时来竹外看。
  • 古诗《陈廷尉·操笔定大议》 - - 张晋 - - 操笔定大议,我慕陈廷尉。捣椒而自随,李咸太无谓。
  • 古诗《一枝春·岱麓访碑图,孝涛索题》 - - 吴庆焘 - - 纪号东封,问消沈记载,别风淮雨。新图乍展,倦眼豁开烟雾。池临玉女。指秦篆石函深处。应胜似衡鹿岣嵝,破荒妄谈神禹。嗟予昔逢岁莫。竟匆匆策马三番虚度。徘徊阙里,一到东山小鲁。持将礼器,较奇福总将君妒。千八百妙迹谁存,尚烦细数。 ...
  • 古诗《护应庙·远山相别忽相寻》 - - 杨万里 - - 远山相别忽相寻,水到黄田渐欲深。 见说前头山更好,且留好句未须吟。
  • 古诗《马嵬·二百年来事远闻》 - - 徐夤 - - 二百年来事远闻,从龙谁解尽如云。 张均兄弟皆何在,却是杨妃死报君。
  • 古诗《奉述飞白书势》 - - 岑文本 - - 六文开玉篆,八体曜银书。飞毫列锦绣,拂素起龙鱼。 凤举崩云绝,鸾惊游雾疏。别有临池草,恩沾垂露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