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文肇祉的诗 > 新历·两年十月朔原文及翻译赏析

新历·两年十月朔

朝代:明代诗人:文肇祉时间:2023-04-07
两年十月朔,颁历五云边。
今日归林下,犹思拜陛前。
重看新岁历,自喜乐馀年。
独坐閒无事,焚香结静缘。

诗人文肇祉资料

新历·两年十月朔作者文肇祉

生卒:1519-1587。介绍: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基圣,号雁峰。文彭子,文徵明孙。官上林苑录事。有《文录事诗集》,并辑有《文氏五家集》。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基圣,号雁峰。文彭子,文徵明孙。..... 查看详情>>

文肇祉古诗词作品: 《楞伽寺湖山楼同朱日宣王履均王玄静侃朗二上人晚眺》 《九日不出·一秋惭失意》 《雪夜不寐·雨雪霏霏卧拥裯》 《秋暮·夕阳阁西岭》 《饯冯信伯杜与言会试》 《附姚和诗·清重谁云白玉堂》 《春尽过虎丘竹亭逢王百谷诸友同听禅诵》 《园亭·园林敞南轩》 《春尽·春尽园林寂》 《春昼·午睡酣初醒

新历·两年十月朔原文及翻译赏析

新历·两年十月朔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得同年金君弼诗。次韵奉答走笔》 - - 李穑 - - 六益亭中日日吟,抑扬声韵动词林。谁知自有无穷意,尽是当年落弟心。
  • 古诗《寄西蜀郭佥宪鲁瞻》 - - 顾璘 - - 长歌寒女素丝诗,直道难逢郭泰机。白简威名西蜀远,青云朝省故人非。身危独洒潇湘泪,道拙空怀草木衣。东望乡关万馀里,归心江汉转依依。
  • 古诗《分绣阁·治中妙言语》 - - 曾惇 - - 治中妙言语,洪涛泻词源。向来群玉府,垂上紫微垣。佐郡沧海傍,凭轩望朝暾。便欲乘轻车,长啸登昆崙。兹楼何缥缈,千岩霭云屯。空庭百吏散,博山炷微薰。重寻羡门辈,仙事渺无垠。何知对妙高,举手招德云。...
  • 古诗《风木慈乌图为李侍御旻题》 - - 柯潜 - - 木萧萧,风烈烈。上有慈乌栖复惊,返哺无由夜啼血。李家孝子闻之谩愁绝,白首双亲嗟死别。昔年亲在未作官,家贫何以为亲欢。如今有禄供甘旨,亲掩泉台呼不起。呼不起,将奈何,寒云碧草山之阿。逢人欲语泪先下,流作沧江千顷波。总教风停木静乌飞去,孝子愁心终不磨。...
  • 古诗《十无诗·早游门馆一樵夫》 - - 赵嘏 - - 早游门馆一樵夫,祗爱吟诗傍药炉。旌旆满江身不见,思言记得颍川无。
  • 古诗《添字采桑子·绣衾不暖炉烟冻》 - - 赵我佩 - - 绣衾不暖炉烟冻,剔却银釭。卸罢残妆。蓦见隔帘斜月影上回廊。坠欢重省浑如梦,没个思量。枉费猜详。细数别来多少事断人肠。
  • 古诗《波罗江上作·南海阳明谷》 - - 屈大均 - - 南海阳明谷,扶胥浩淼流。龙衔红日上,蜃作白云浮。十里莺花满,三春士女游。祝融兼水帝,祠庙在章丘。
  • 古诗《存方寸地·此心仅方寸》 - - 胡仲弓 - - 此心仅方寸,去天唯咫尺。欲付子孙耕,先自竭吾力。
  • 古诗《榄溪杂诗·方外游踪野寺昏》 - - 李洸 - - 方外游踪野寺昏,红棉高矗敛精魂。南塘水月浑如镜,不照啼痕照酒痕。
  • 古诗《句·源水不移当日岸》 - - 戴衍 - - 源水不移当日岸,桃花犹是昔年春。
  • 古诗《效尧夫体寄仲兄》 - - 吕大临 - - 治非知务功何有,见必先几义始精。饭放不应论齿决,水来安可病渠成。高才况自当名世,大业终期至太平。可惜良时难再得,东山应不负苍生。
  • 古诗《咏怀·时俗藉津梁》 - - 沈鍊 - - 时俗藉津梁,英雄自依据。倘执礼义权,纵横有何惧。白日泛阳波,六龙谁能御。流沙逝西沉,扶桑莫东驻。天命无短长,人心有来去。
  • 古诗《五月水益小园》 - - 陈宓 - - 岿然俯溪亭,偃若与舟接。日涉有初心,风雨或阔蹑。
  • 古诗《无为州双烈诗》 - - 吴伟业 - - 濡须城下起干戈,二女芳魂葬汨罗。安得米颠书大字,井边刻石比曹娥。
  • 古诗《汪扶晨得予所寄诗外赋诗志喜予感其知己之深亦赋二章答之》 - - 屈大均 - - 昔闻浣花老,最爱李青莲。今子才无敌,依然让谪仙。笔惊风雨落,杯讶瀑泉悬。狂客四明在,还教与酒钱。
  • 古诗《再叠平斋见示之作》 - - 陈宝琛 - - 飘发朝朝感匪风,流离谁念信天翁?幸无机事防纯白,时复车尘恋软红。多难偷生聊作达,馀年寡过敢希功?喜君乐此犹无改,金石声遗出屡空。
  • 古诗《过琼华园·头上云忙雨欲来》 - - 张镃 - - 头上云忙雨欲来,箬篷还转碧芦隈。 中流数点沾衣湿,便放西山夕照开。
  • 古诗《园步杂兴·园中荒秽渐平治》 - - 张镃 - - 园中荒秽渐平治,老子何妨鬓有丝。 从此五行无晦气,一閒成就万篇诗。
  • 古诗《江西漕赴召·两载皇华使》 - - 赵蕃 - - 两载皇华使,江湖得少宽。 见皆儒雅录,闻绝惠文弹。 内外有轻重,言行无易难。 春秋贤者责,倾耳向长安。
  • 古诗《思妇吟·身在天涯梦在秦》 - - 仲春龙 - - 身在天涯梦在秦,归时未卜见时频。 浔阳江上秋风过,传得琵琶与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