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徐颖的诗 > 西山梅花·仙人黄鹤不知处原文及翻译赏析

西山梅花·仙人黄鹤不知处

朝代:清代诗人:徐颖时间:2023-04-06
仙人黄鹤不知处,古雪吹残铁篴中。
行尽幽晖双袖湿,目无青黛四山空。
冰蚕窃食成香茧,白燕惊飞拟玉笼。
浊厕锦茵俱可惜,为君起拜落花风。

西山梅花·仙人黄鹤不知处原文及翻译赏析

西山梅花·仙人黄鹤不知处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孟峤之家姬乞题扇》 - - 范成大 - - 翠袖凌寒弄月明,梅花影下醉三更。一天风露谁惊觉,寂寞空杯缀落英。
  • 古诗《送同行省亲·送子绿杨堤》 - - 张羽 - - 送子绿杨堤,杨花如雪飞。相看忍相别,同出不同归。雁背夕阳远,马嘶春草肥。北堂慰孤寂,喜色动斑衣。
  • 古诗《满江红·仙吕》 - - 周邦彦 - - 昼日移阴,揽衣起春帷睡足。临宝鉴,绿云撩乱,未忺妆束。蝶粉蜂黄都褪了,枕痕一线红生肉。背画栏脉脉悄无言,寻棋局。重会面,犹未卜。无限事,萦心曲。想秦筝依旧,尚鸣金屋。芳草连天迷远望,宝香熏被成孤宿。最苦是蝴蝶满园飞,无人扑。...
  • 古诗《无题·毫挥万字思如泉》 - - 刘克庄 - - 毫挥万字思如泉,曾映金莲读奏篇。藜杖方燃芸阁上,叶舟忽傍钓台边。诗成渭北空相忆,谋寝淮南恐未然。君去吾当从此逝,未知握手定何年。
  • 古诗《千尺雪·地真塞北无双地》 - - 乾隆 - - 地真塞北无双地,泉不江南第几泉。太古林岚人鲜识,付他秋月与春烟。
  • 古诗《明妃引·汉宫有女颜如玉》 - - 邢居实 - - 汉宫有女颜如玉,浅画蛾眉远山绿。披香殿里夜吹笙,未央宫中朝理曲。绛纱蒙笼双蜡烛,箫鼓声传春漏促。玉辇三更别院归,夜深月照黄金屋。莓苔满院无行迹,总为君王未相识。上天仙人骨法别,人间画工画不得。嫣然一笑金舆侧,玉貌三千敛颜色。罗帏绣户掩风香,一朝远嫁单于国。金凤罗衣为...
  • 古诗《幽居·幽居无限好》 - - 陶安 - - 幽居无限好,谈笑坐书林。边塞军声远,渔樵友义深。灵芝锄紫玉,老桂嗅红金。湛湛真何似,明蟾照水心。
  • 古诗《莲叶·移舟水溅差差绿》 - - 郑谷 - -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多谢浣溪人不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 古诗《理发有白者·今年三十六》 - - 张侃 - - 今年三十六,吾发白双茎。不耐秋霖滴,愁浓遣未平。
  • 古诗《调笑令·风细》 - - 俞樾 - - 风细。风细。纸窗又添寒意。关河雨雪靡靡。辛苦长征未归。归未。归未。折得梅花谁寄。
  • 古诗《佛岭·秦贾先亡国》 - - 罗伦 - - 秦贾先亡国,文山可奈何。自怜天下诏,谁奋鲁阳戈。生死勤三后,忠诚动五坡。高风不可见,名落旧山河。
  • 古诗《和向玉池先生原韵并祝华诞》 - - 祝廷华 - - 岁寒松柏节弥坚,落落高风继七贤。老干输君精力满,新吟惠我墨华鲜。龄周花甲神尤健,春驻蓬壶望欲仙。社友纪年多寿考,得君佳话可同传。
  • 古诗《洞仙歌·甲寅初春得静庵墨斋来书为报熊闰同病逝青山湾泫然赋悼》 - - 朱庸斋 - - 青山一卧,瞑看花愁眼。劝影孤杯更谁款。叹投荒送老,空耐繁霜,吟望里几见故园春转。归期终负了,梦醒鲛宫,肯为斜阳暂时恋。幽恨海难平,待叩天阍,潮讯阻暮云飘断。纵招引吟魂返蓬蒿,怕寒彻东风,未成新暖。...
  • 古诗《入书室·江海东南泻》 - - 罗公升 - - 江海东南泻,日月西北倾。天地岂不仁,作此大不平。遂使宇宙内,千载拿甲兵。人间勿设险,设险招战争。
  • 古诗《靖安八咏·好语飞来散绮霞》 - - 舒邦佐 - - 好语飞来散绮霞,清新俊逸属诗家。著人似醉菖蒲酒,有味如尝橄榄茶。
  • 古诗《述怀·柴门闲掩书》 - - 黄庚 - - 柴门闲掩书,云护竹窗深。 茂草多生意,枯松见古心。 有书消白日,无术化黄金。 客问生涯事,长年只苦吟。
  • 古诗《沙窝道中·叠叠青山处处溪》 - - 王之道 - - 叠叠青山处处溪,溪声淙玉潄玻瓈。 悬知菊水人难老,可信桃源路易迷。 山岭梅花迎客笑,路傍松盖与云齐。 寒林昨夜微经雨,新迹分明过虎蹄。
  • 古诗《次韵刘贡父和韩康公忆其弟持国》 - - 苏辙 - - 霜风瑟瑟卷梧蕉,燕处超然夜寂寥。 羽客信来丹鼎具,石淙梦断水声遥。 赤松作伴谁当见,黄鹄高飞未易招。 剑履终身定何益,勤劳付与沛中萧。 爱君忧世老弥深,特操要须得失临。 晚岁飞腾推有德,故乡安稳信无心。 小邦近似西山隐,元气终当北斗斟。 圣主方求三世旧,老臣何止一遗簪。...
  • 古诗《乐庵初成》 - - 李衡 - - 老子平生百不足,庵成那管食无肉。 终朝闭户只读书,四面开宅都见竹。
  • 古诗《寓怀·苍璧与黄琮》 - - 陆游 - - 苍璧与黄琮,初非俗所贵, 粲然荐缫藉,可对越天地。 我岂卖饼儿,自衒三家市; 持盘叫道边,虽售无乃媿! 文章等卜祝,王公以儒戏; 书成藏名山,此是千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