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陈子龙的诗 > 喜袁临侯开府郧阳却寄原文及翻译赏析

喜袁临侯开府郧阳却寄

朝代:明代诗人:陈子龙时间:2023-04-08
开府旌㫋镇郧襄,论功何似杜当阳。
檄书倚马销金甲,宾从投壶佐玉觞。
玄岳本朝藏简牒,汉江天上借辉光。
西南十载无真气,自此尝应靖虎狼。

诗人陈子龙资料

喜袁临侯开府郧阳却寄作者陈子龙

陈子龙(1608年7月12日-1647年6月15日),明末官员、诗人、词人、散文家、骈文家、编辑。陈子龙于万历三十六年六月初一出生于南直隶松江华亭,初名介,后改名子龙;初字人中,后改字卧子,又字懋中;晚号大樽、海..... 查看详情>>

陈子龙古诗词作品: 《由光福寺入青芝山房径西》 《寿嘉兴令新安罗然明母夫人》 《去者日以疏·古人既以悲》 《始宁道中·霁山青历历》 《田家诗·布谷先夏鸣》 《行路难·何事最伤心》 《诸将·明主忧时急》 《石斋先生筑讲坛于大涤山即玄盖洞天也予从先生留连累日》 《从军行·射雕日暮海云开》 《胡无人·惟汉五世其昌

喜袁临侯开府郧阳却寄原文及翻译赏析

喜袁临侯开府郧阳却寄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题倪瓒天香图》 - - 弘历 - - 南轩风雨乍晴时,馥馥天香满桂枝。老笔萧疏为写照,笑他著色诩徐熙。
  • 古诗《徐氏幼妇以花献几筵妇高甥也》 - - 王洋 - - 前徐爱孝世相传,日荐珍尝不计年。便合一生成妇顺,旅酬今始见初筵。
  • 古诗《高望道中·积雨涨陂塘》 - - 贺铸 - - 积雨涨陂塘,田塍插晚秧。远山宜薄莫,高燕弄微凉。马革非吾愿,鱼餐餍此乡。归期知近在,犹待菊华黄。
  • 古诗《感遇·凉风从北来》 - - 宋登春 - - 凉风从北来,骚屑□南林。流云掩徂晖,廖廓结重阴。感时长□息,矫□发孤吟。河冰知路寒,思远知忧深。亹亹行采芝,悠悠念所钦。
  • 古诗《闻角·谁将清角月中吹》 - - 沈鍊 - - 谁将清角月中吹,格调分明出塞回。莫遣胡儿闻此曲,翻嫌汉将不穷追。
  • 古诗《寄欧子建·梁园词赋旧登坛》 - - 何吾驺 - - 梁园词赋旧登坛,不遣淮南作小山。雄剑远看君自挟,妒天风雨几时弹。
  • 古诗《乙未十月傅金沙侍御殷洗心舍人过访山中赋赠》 - - 于慎行 - - 命驾何相值,开尊夜向寒。风高边雁尽,霜冷菊花寒。天地吾徒在,江湖此会难。占星应有地,总傍少微看。
  • 古诗《初八日甘谷招饮题其小照五卷》 - - 全祖望 - - 有诗已成冢,殉以所断髭。消磨历半世,坐失鬑鬑姿。
  • 古诗《筝·谢傅勋劳未可轻》 - - 郭登 - - 谢傅勋劳未可轻,从容谈笑却秦兵。君王何事生疑阻,惭愧桓伊为抚筝。
  • 古诗《送高司寇之京》 - - 湛若水 - - 日照江水涯,凄风爽鸠飞。严霜始消尽,正是好春时。满城送司寇,冠盖何陆离。登高云雾合,望断继以诗。
  • 古诗《送沈大行使山西有事于藩府》 - - 湛若水 - - 三晋多胜迹,唐虞帝王都。使君往问之,旧俗今有无。宽简尚熙皞,精一传执中。咨询如有得,归以献重瞳。
  • 古诗《题宗室大年画》 - - 黄庭坚 - - 轻鸥白鹭定吾友,翠柏幽篁是可人。海角逢春知几度,卧游到处总伤神。
  • 古诗《题玉兰送刘少参入贺》 - - 李云龙 - - 上林佳气霭氤氲,一树琪花夜照云。锦石雕兰春似海,千秋长奉玉宸君。
  • 古诗《开先寺楼作·向夕楼中卧》 - - 屈大均 - - 向夕楼中卧,天风忽起西。不知吹瀑水,飘落几重溪。窗小云争入,林深雪已迷。无人爱幽独,来共听猿啼。
  • 古诗《登报国寺阁·后皇开山祗树林》 - - 严嵩 - - 后皇开山祗树林,直布大地皆黄金。朱甍矗起云天丽,翠木环围石道阴。
  • 古诗《郯城·挹斗扬箕误有名》 - - 钱谦益 - - 挹斗扬箕误有名,扪参历井信浮生。天垣贯索星文贱,人世胥靡性命轻。豺虎频年衔尾过,马驴终日并头行。岱宗顾我如衡岳,肸蚃开云报午晴。
  • 古诗《塞下曲·一身远客逐戎旌》 - - 严羽 - - 一身远客逐戎旌,落日萧条望古城。渐近碛西无水草,北风沙起橐驼惊。
  • 古诗《和钱学士见谢新栽竹》 - - 余靖 - - 碧池深院斸莓苔,鼓吹山前共得来。高节最宜和雪看,虚心莫把夹桃栽。肤清似玉休移石,骨瘦成龙不待雷。若使菁莪逢此地,也应同喜育良材。
  • 古诗《寿安宣相·磊落堪舆气》 - - 吴泳 - - 磊落堪舆气,峥嵘社稷身。地倾曾镇静,天造要经纶。仓首怀公辅,中原仗老臣。纶扬申命宠,渥照午桥新。司马还辞洛,汾阳再入秦。乾坤重拆洗,宇县细缝纫。汰击鲸波浊,风清虎穴尘。绿林戡大盗,紫逻息罢民。鲂尾喁喁活,龙骧帖帖驯。按行光弼垒,斜岸武侯巾。究宅歌鸿雁,参谋集凤麟。星营罗粲...
  • 古诗《云栖·我颇爱云散》 - - 释文珦 - - 我颇爱云散,云不嫌我顽。 两心既莫逆,每事常相关。 静室云守护,空门云往还。 云栖良自嘉,云与身俱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