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高启的诗 > 西斋庭前海棠·寂寥银烛与金盘原文及翻译赏析

西斋庭前海棠·寂寥银烛与金盘

朝代:明代诗人:高启时间:2023-04-06
寂寥银烛与金盘,睡足帘前怯晓寒。
不是诗人赏幽独,雨中深院有谁看。

诗人高启资料

西斋庭前海棠作者高启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 查看详情>>

高启古诗词作品: 《和周山人见寄寒夜客怀之作》 《赠陶篷先生·鲁连岂赵客》 《西园閒兴·看到竹过邻》 《奉天殿进元史》 《闻霰·初讶惊沙过》 《悼故顾宜人·避乱应千里》 《节妇吟·城头黑云如坏屋》 《客舍夜坐·楼角声残锁禁城》 《寓感·颓阳在川上》 《江村乐·一犬行随饷榼

西斋庭前海棠·寂寥银烛与金盘原文及翻译赏析

西斋庭前海棠·寂寥银烛与金盘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读史·功名心急慨机云》 - - 蒋士铨 - - 功名心急慨机云,仓卒成都误领军。文字长新冤血化,华亭鹤唳不堪闻。
  • 古诗《游吼山分得东字》 - - 蒋士铨 - - 觥船一棹夕阳红,到处江山喜醉翁。歇盏偕行穿彼岸,倒身直下瞰幽宫。裂开地轴雷霆转,凿断云根陆海空。晚入雷门笑相别,扇桥西畔水澄东。
  • 古诗《上元灯词·飘空时玉又占丰》 - - 弘历 - - 飘空时玉又占丰,地暖落来旋旋融。却见西山最高处,巃嵷素映万灯红。
  • 古诗《滦京杂咏·北极修门不暂开》 - - 杨允孚 - - 北极修门不暂开,两行宫柳护苍苔。有时金锁因何掣,圣驾棕毛殿里回。
  • 古诗《秋窗遣兴·寒气生户牖》 - - 吕本中 - - 寒气生户牖,草木变轻黄。南郊询秋畦,丰稔荐涤场。八口娱妻孥,温饱乐岁康。箪瓢亦自得,忧乐各两忘。所以常忻忻,安问无储粮。
  • 古诗《七月十四夜京师望月》 - - 张问陶 - - 万里故乡月,纷纷照客衣。天长蟾影遍,人倦露华微。旅馆秋归早,家山梦到稀。别来无一字,流恨满清晖。
  • 古诗《冬雪呈太守张嵇仲》 - - 李弥逊 - - 夜气凝空作暮寒,平明积雪欲藏山。定知连腊连三白,已喜先春见一斑。神力巧将人意改,物华阴逐岁功还。忧民太守铃斋暇,想对壶觞正解颜。
  • 古诗《见寄次韵·朝鸡警冠剑》 - - 陈傅良 - - 朝鸡警冠剑,巷犬吠村坞。胡然子列子,越在郑东甫。永怀王黍离,莫与戍申许。鸡犬各有役,人亦宜自努。
  • 古诗《张千里惠诗次韵》 - - 葛立方 - - 十年风搅海波翻,未报穹庐气踊山。且把毛锥觑天巧,异时方叔要威蛮。
  • 古诗《鹧鸪天·拟逐潇湘帝子游》 - - 徐籀 - - 拟逐潇湘帝子游。忽惊城郭已沉浮。也知兰刈当门怨,得似离黍去国愁。河失带,壑亡舟。龙山还感旧时秋。因吟旧咏频添泪,洒向黄花溅敝裘。
  • 古诗《夜·树合春城暗》 - - 晁公溯 - - 树合春城暗,江鸣夜硖喧。艰难犹此地,漂泊更何言。冉冉轻烟集,辉辉列宿繁。巡檐望南斗,无路入脩门。
  • 古诗《鹧鸪天·四十光阴比似飞》 - - 顾随 - - 四十光阴比似飞。芒鞋踏破又重回。依依弱柳情何限,隐隐群山碧四围。抬望眼,对斜晖。人民城郭是耶非。撑天十丈双华表,可是无人化鹤归。
  • 古诗《舟中即目·死生岂不论长短》 - - 查慎行 - - 死生岂不论长短,此事难从天道争。黄口小儿多夭折,白头老子却长生。
  • 古诗《卜算子·砌草雨馀香》 - - 吴翌凤 - - 砌草雨馀香,一霎风光过。深院沉沉袅篆烟,镇日低鬟亸。有约几曾来,独自钩帘坐。只有雕梁燕语双,寂寞成三个。
  • 古诗《登冶城·天清登冶城》 - - 夏鍭 - - 天清登冶城,旷望开襟抱。凉风送雁迟,缺月堕江早。回首吊荒墩,长歌起烟草。日斜驱马归,彷佛西川道。
  • 古诗《东游杂诗·九十韶光信可人》 - - 连横 - - 九十韶光信可人,缤纷香雨浥轻尘。我来正值花齐放,万树烘成上野春。
  • 古诗《菩萨蛮·玉楼云散花憔悴》 - - 周之琦 - - 玉楼云散花憔悴。紫泉月冷重门闭。门外夜乌啼。伤心闻捣衣。团团争忍见。画箑愁无限。何处去年人。酒痕沾泪痕。
  • 古诗《湖州作·长城小姬如小怜》 - - 杨维桢 - - 长城小姬如小怜,红丝新上琵琶弦。 可人座上三株树,美酒沙头双玉船。 小洞桃花落香屑,大堤杨柳扫晴烟。 明朝纱帽青藜杖,更访东林十八仙。
  • 古诗《峡口晚泊》 - - 吴肜 - - 川路渺无际,扬帆溯流波。 征人叹迟暮,舟子方笑歌。 去去日将夕,维舟松上萝。 坐啸微雨歇,洲渚落花多。
  • 古诗《行役·行役何仓皇》 - - 乔世宁 - - 行役何仓皇,登涉念徒御。 白日息虞渊,行子在中路。 杪秋多悲风,摇落不可顾。 我非草与本,胡为被霜露。 不辞霜露侵,但恐岁云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