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张萱的诗 > 徐念阳观察以长至前一日招饮赋谢原文及翻译赏析

徐念阳观察以长至前一日招饮赋谢

朝代:明代诗人:张萱时间:2023-04-05
使君高谊薄秋旻,千古交情淡更真。
设醴岂怜歌铗客,扫门应愧闭关人。
深谈勃窣频前席,老态歌倾欲吐筃。
怪底尊开疑挟纩,明朝黍谷正回春。

徐念阳观察以长至前一日招饮赋谢原文及翻译赏析

徐念阳观察以长至前一日招饮赋谢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自咏·门生圭组更蝉联》 - - 李穑 - - 门生圭组更蝉联,座主文章不直钱。萍水相逢真偶尔,谩言无处可逃天。
  • 古诗《子才子歌示庄念农》 - - 袁枚 - - 子才子,颀而长。梦束笔万枝,为桴浮大江,从此文思日汪洋。十二举茂才,二十试明光。廿三登乡荐,廿四贡玉堂。尔时意气凌八表,海水未许人窥量。自期必管乐,致主必尧汤。强学祛卢字,误书灵宝章,改官江南学趋跄。一部循吏传,甘苦能亲尝。至今野老泪簌簌,颇道我比他人强。投帻大笑,善刀而藏...
  • 古诗《奉寄茅山道士求香茶》 - - 管讷 - - 茅山岁岁摘先春,礞石霏霏磨作尘。玄露十分和得细,紫云千片制来新。颊车味载能消渴,鼻观香传即咽津。若得清风生两腋,便从羽节访群真。
  • 古诗《满江红·渔秋感怀》 - - 万寿祺 - - 遁渚渔师,家口住芙蓉汀畔。商飙起怪鸟冲沙,鳄鱼攻簖。蓑笠不惊人自远,风波如许秋将澹。棹归来逆浪打船头,推篷看。日月变,江湖暗。网罟换,鱼虾乱。叹鬓毛如许,西风吹断。辛苦一生尘土外,飘零千里山河半。望海南如髻涌潮云,无人见。...
  • 古诗《踏莎行·晚春》 - - 吴则礼 - - 一片花飞,青春已减。可堪南陌红千点。生憎杨柳要藏鸦,东风只遣横笳怨。看定新巢,初怜语燕。游丝正把残英罥。酒尊也会不相违,风光本自同流转。
  • 古诗《邑城口占·斗城淮道反弹丸》 - - 彭上拔 - - 斗城淮道反弹丸,三百里余地正宽。岭表从今推保障,陆安自昔志奇观。云开叠嶂莲花翠,日映洪涛塔影寒。试上龙山遥放眼,海天无际好鹏抟。
  • 古诗《题杨妃出浴图》 - - 陈肇兴 - - 一曲霓裳绝代无,春风省识美人图。分明剥出鸡头肉,滑腻如凝塞上酥。
  • 古诗《寄胡达孝·问讯安丰守》 - - 赵蕃 - - 问讯安丰守,开藩且半年。秋收多少麦,春辟几何田。但使民能足,端知化已宣。誉毋求赫赫,腹肯愧便便。
  • 古诗《寿叔祖母·三阳昨夜转洪钧》 - - 陈傅良 - - 三阳昨夜转洪钧,凤历今年又纪寅。再拜与君觞寿母,更生犹我面先人。儿孙夹侍浑忘数,梅柳前陈不记春。从此常为汤饼主,剩看诸妇抱麒麟。
  • 古诗《申包胥乞师·辰尾垂天谪》 - - 顾炎武 - - 辰尾垂天谪,亡人惎寇兵。舟师通大别,猎火照方城。九县长蛇据,三关凿齿横。君王亲草莽,微命托宗枋。彳亍终南近,间关绕霤平。张旃非聘客,蹑屩一书生。雀立庭柯瞑,猿啼夜柝惊。秦车今已出,誓死必存荆。...
  • 古诗《海门东望·路入洋湾接海门》 - - 叶进 - - 路入洋湾接海门,寒风破晓震乾坤。云归暂补山头缺,潮落空留石上痕。一簇人烟彭泽县,数声鸡犬小姑村。亲闱在望归心切,便拟征帆到故园。
  • 古诗《玉山发舟·玉山河水落》 - - 叶元玉 - - 玉山河水落,出
  • 古诗《念奴娇·为王约斋绍明寿》 - - 魏初 - - 离骚痛饮,问世上功名,毕竟何物。眼底谁能知许事,只有双凫仙客。一局残棋,两窗疏翠,谈笑挥冰雪。红尘千丈,定知不到雄杰。昨日黄菊篱边,渊明招我,逸兴悠然发。今日秋香犹好在,请对玉芝仙骨。富贵谩人,云翻雨覆,枉换青青发。不如高卧,浩歌且醉明月。...
  • 古诗《示学人·巨鱼争洪波》 - - 释函可 - - 巨鱼争洪波,细鳞集蹄涔。巨细虽各别,共此朝暮心。我生复何营,空林张素琴。
  • 古诗《归岭南·一冬卧雪有袁安》 - - 王弘诲 - - 一冬卧雪有袁安,归梦应怜客子难。想到越南春睡足,不知何似蓟门寒。
  • 古诗《游金星观·鹤发庞眉二老仙》 - - 文彦博 - - 鹤发庞眉二老仙,林间老屋十馀间。斋粮不蓄惟栽菊,道眼长明祇看山。朋侣过从应绮用,比邻掩映是嵩辕。暂游自愧尘劳迹,解帢临溪濯腻颜。
  • 古诗《浣溪纱·伤时感事,倚醉杂题》 - - 吴昌绶 - - 手把柔条忆汉南。今来摇落对江潭。庾郎华发不胜簪。每听秋蝉多哽咽,独怜春燕尚呢喃。销愁除是梦沈酣。
  • 古诗《南歌子·茜染墙头草》 - - 毛奇龄 - - 茜染墙头草,乌飞陌上桑。三十侍中郎。自矜拖紫绶,茜花香。
  • 古诗《观化·看见青虫作蝶时》 - - 朱继芳 - - 看见青虫作蝶时,不知蝶是此身非。床头为有南华卷,午枕酣来忽梦飞。
  • 古诗《此翁·高阁群公莫忌侬》 - - 韩偓 - - 高阁群公莫忌侬,侬心不在宦名中。岩光一唾垂緌紫,何胤三遗大带红。金劲任从千口铄,玉寒曾试几炉烘。唯应鬼眼兼天眼,窥见行藏信此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