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区大伦的诗 > 厓门吊古·忆昔浮厓日原文及翻译赏析

厓门吊古·忆昔浮厓日

朝代:明代诗人:区大伦时间:2023-04-07
忆昔浮厓日,山河一苇存。
三臣同恋主,列士总衔恩。
海日乖殷夏,华夷易宋元。
驱除圣主力,冠履正乾坤。

诗人区大伦资料

厓门吊古·忆昔浮厓日作者区大伦

介绍:明广东高明人,字孝先。区大相弟。少负气节。万历十七年进士,授东明知县,勤政爱民,改御史。天启初以大理寺少卿入侍经筵,党人侧目。由太仆卿改南户部侍郎。时魏忠贤势方炽,大伦..... 查看详情>>

区大伦古诗词作品: 《天启元年歌·父老欢呼有赐书》 《石室山玉虚宫作》 《梅庵·江声带兰若》 《南蓬书院讲道》 《天启元年歌·自古冲人德业全》 《登南蓬山·晨登蓬莱山》 《天启元年歌·帝泽如天草木春》 《天启元年歌·今皇龙德本先天》 《天启元年歌·千官拥扈盛朝仪》 《天启元年歌·天回北极紫烟重

厓门吊古·忆昔浮厓日原文及翻译赏析

厓门吊古·忆昔浮厓日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次韵答远法师》 - - 杨士奇 - - 诗成粲粲素霞开,比似花光月映梅。色相已清犹是幻,性根元好不须培。堂中明镜常澄澈,天上浮云任去来。盛世丛林数耆俊,远公端合斗间魁。
  • 古诗《天仙子·月落城乌啼未了》 - - 纳兰性德 - - 月落城乌啼未了,起来翻为无眠早。薄霜庭院怯生衣,心悄悄,红阑绕,此情待共谁人晓?
  • 古诗《正月十二日幸圆明园》 - - 乾隆 - - 才见宜春綵燕飞,行看映月玉蛾辉。砌苔堤柳添颜色,都报韶光次第归。
  • 古诗《紫极宫·拜章台上月如霜》 - - 王镃 - - 拜章台上月如霜,云湿阑干面面凉。道士醮归秋夜净,满身薰得紫藤香。
  • 古诗《夜宿禾泥田家》 - - 程本立 - - 方语须三译,人情在一歌。关山离别苦,此夜曲中多。
  • 古诗《自题兰石·清影留纨素》 - - 伎人吴绮 - - 清影留纨素,疏香隐石苔。风微无所著,浓淡有由来。
  • 古诗《更漏子·夜小雨有叹》 - - 王庭 - - 愁夜长,兼夜热。不似清秋时节。秋已久,旱堪哀。私心欣雨来。怪雨迟,还雨歇。怕见三更残月。残月下,片云催。梦中间起雷。
  • 古诗《颂古·世间名利闲荣辱》 - - 释道颜 - - 世间名利闲荣辱,云雨纷纷手翻覆。悲歌相继不堪论,棒头无眼黄粱熟。
  • 古诗《贺阮元妾刘恭人70寿联》 - - 梁章钜 - - 鹿宴沐恩浓,正及臣门膺旷典;翟衣襄政久,更看子舍策清名。
  • 古诗《彝陵游临江墅》 - - 闵新 - - 临江有墅枕江流,未上天梯暂舍舟。孤塔影遮帆出没,晓钟声断树沈浮。松关尚闭知僧懒,竹径微吟破客愁。莫盼胜游还入梦,招提虽好辙难留。
  • 古诗《赣州奉别卢州判》 - - 卢琦 - - 玉川世家考亭侧,独抱遗经发垂白。一朝梦里笔生花,承恩南海神仙客。南海四州环一岛,佳山仁里居人好。公署日长绿绮春,闾阎夜静寒机早。等閒拄笏情随逸,七碗月团吃不得。鹦鹉杯浮椰子香,鲛绡帕染白蘋色。囊中秀句诗千首,肘后仙方经七卷。俚语文身病有医,嶂雨峦烟冬无炭。去年见公未...
  • 古诗《题李陵宴苏武图》 - - 刘诜 - - 居延山下马成群,伎乐声高夜入云。初志消磨如卫律,殷勤置酒教苏君。
  • 古诗《春日园居·移来树色刚馀亩》 - - 梁元柱 - - 移来树色刚馀亩,占得春光满十分。兴到邻酤能举白,诗成新柳足张军。三三径曲驯皋鹤,摺摺墙低度懒云。倩取东风频干当,一尊橘杏小蓝君。
  • 古诗《十禽言·得过且过》 - - 何乔新 - - 得过且过,知几安分终无祸。风和莫诧文羽鲜,雪冷休惭氄毛堕。故侯还卖青门瓜,相君曾向牛衣卧。
  • 古诗《送吕兴元·冰壶旧映蓝溪玉》 - - 李新 - - 冰壶旧映蓝溪玉,璧乘曾依白帝城。明日武林山下路,过桥唯有杜鹃声。
  • 古诗《道中书怀·竹树出平岸》 - - 李昭玘 - - 竹树出平岸,人家藏远烟。片帆云度水,双桨雁随船。绿变春回地,寒生雨后天。前途尽佳境,得意且留连。
  • 古诗《题昆明池大观楼壁》 - - 宋湘 - - 空翠波光入酒杯,天风环佩亦仙才。杜陵眼老旌旗失,蛮徼云深关塞开。万里星辰依北极,百年草木上春台。君看一带山河影,浩荡蓬壶月照来。
  • 古诗《杂拟·戚戚去故里》 - - 赵秉文 - - 戚戚去故里,辛苦从军行。黄沙翳白骨,麟阁垂功名。西北秋风至,日暮愁云生。火烧白草冈,水断黄河声。天寒马屯缩,仰天为悲鸣。男儿贵死难,义重鸿毛轻。南登雕阴坂,北望骠骑营。驻马千丈坡,射雕万里程。...
  • 古诗《浣溪沙·盘里明珠芡实香》 - - 葛胜仲 - - 盘里明珠芡实香。尊前堆雪脍丝长。何妨羌管奏伊凉。  翠葆重生无复日,白波不酹有如江。壁间醉墨任淋浪。
  • 古诗《呈子肃·坊静行人昼经绝》 - - 赵蕃 - - 坊静行人昼经绝,柳吹黄叶落毵毵。 知君不作官居看,陋巷旧谙人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