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乾隆的诗 > 烟寺晚钟·七条披处六根灰原文及翻译赏析

烟寺晚钟·七条披处六根灰

朝代:清代诗人:乾隆时间:2023-04-07
七条披处六根灰,定有天花落讲台。
认是开元寺西阁,暮声浮过洞庭来。

诗人乾隆资料

烟寺晚钟·七条披处六根灰作者乾隆

乾隆是清代高宗年号,前后六十年,起止时间为公元1736年至1796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出生,于1799年2月7日逝世,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雍正皇帝第四个儿子,母亲孝圣宪皇后钮..... 查看详情>>

乾隆古诗词作品: 《惠山园·墨妙轩》 《舟过万寿寺·露虫声里岸旋移》 《题纳翠楼·楼名纳翠岂虚言》 《丰泽园演耕·岁举何须习》 《景明楼赏荷·层构巍临内外湖》 《祈谷斋居·微霰虽飘望密零》 《赐直》 《文徵明松阴听瀑图》 《是日宴间复成六韵》 《玉冠峰·一峰高下叠

烟寺晚钟·七条披处六根灰原文及翻译赏析

烟寺晚钟·七条披处六根灰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重修十方普觉寺落成瞻礼》 - - 弘历 - - 梵宇曾修雍正年,十方普觉圣题宣。春秋又复五旬阅,修葺应教六度全。是日落成为庆谒,一时欲忘孰因缘。穹碑已揭卧之义,拱读如闻膝下禅。
  • 古诗《花烛诗为顾小侯所建作时所建娶妇巳五年》 - - 袁宏道 - - 灯煤和就染双眉,想得春窗欲曙时。只为顾家妇大好,五年尚赠合欢诗。
  • 古诗《竹枝词·三峡猿声泪欲流》 - - 黄庭坚 - - 三峡猿声泪欲流,夔州竹枝解人愁。渠侬自有回天力,不学垂杨绕指柔。
  • 古诗《舟行·两年马上睡》 - - 范景文 - - 两年马上睡,今始快舟居。水溅时来枕,尘吹不上裾。拂云朝洗砚,钓月夜惊鱼。捉笔知飞舞,南游纪胜初。
  • 古诗《自笑·既聋不用誇三耳》 - - 陆文圭 - - 既聋不用誇三耳,纯白安能辨二毛。自笑先生书案上,又将论语教儿曹。
  • 古诗《夏雨·电掣雷轰雨覆盆》 - - 祝简 - - 电掣雷轰雨覆盆,晚来枕簟颇宜人。小沟一夜水三尺,便有蛙声喧四邻。
  • 古诗《堂乃有庭盆花次第循阶墀而布列以愉宾朋以媚幽独也》 - - 郭之奇 - - 云日流光处,相与命为庭。疏翳存佳卉,怀幽结草亭。群菲虽并列,兰蕙独依棂。光风时一转,怀抱入芳馨。虚泛循阶立,心迹两俱冥。
  • 古诗《舒和·已陈粢盛敷严祀》 - - 不详 - - 已陈粢盛敷严祀,更奏笙镛协雅声。璇图宝历欣宁谧,晏俗淳风乐太平。
  • 古诗《哭韩淮端公兼上崔中丞》 - - 刘商 - - 坚贞与和璧,利用归干将。金玉徒自宝,高贤无比方。挺生岩松姿,孤直凌雪霜。亭亭结清阴,不竞桃李芳。读书哂霸业,翊赞思皇王。千载有疑议,一言能否臧。儒风久沦弊,颜闵寿不长。邦国岂殄瘁,斯人今又亡。别离长春草,存没隔楚乡。闻问尚书恸,泪凝向日黄。奄忽薤露晞,杳冥泉夜长。贤愚自修...
  • 古诗《鸡冠花·数枝浓艳泛秋光》 - - 钱棻 - - 数枝浓艳泛秋光,凝露舒霞玉砌旁。何日秦关惊晓梦,一声长啸破秋霜。
  • 古诗《伤蔡处士·箧中遗草是琅玕》 - - 护国 - - 箧中遗草是琅玕,对此空令洒泪看。三径尚馀行迹在,数萤犹是映书残。晨光不借泉门晓,暝色唯添陇树寒。欲问皇天天更远,有才无命说应难。
  • 古诗《武夷山中·十年无梦得还家》 - - 谢枋得 - -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 古诗《次韵樗年见简》 - - 邹浩 - - 一身能几何,首尾复自畏。岂知尘表姿,落落惟所值。官摛忽相逢,欣悲十年事。须知袭人间,舒卷在毋意。他时况英声,曾冠通侯次。行矣方坦途,真贤不难继。
  • 古诗《即感·赤夏河干白》 - - 陈忠平 - - 赤夏河干白,望霖心若煎。蚊雷方聒梦,黴雨竟倾天。未尽活鳞族,胡为漫阪田。世新农自末,不问歉丰年。
  • 古诗《春暮·惜春春暮燕飞斜》 - - 杨端本 - - 惜春春暮燕飞斜,日坐园林玩物华。井上旧垂金线柳,阶前新植玉兰花。逐贫不作扬雄赋,解渴时烹陆羽茶。何用买山逃世外,万竿修竹自烟霞。
  • 古诗《次韵答周尊师》 - - 王祎 - - 行李西来自豫章,东风拂面柳丝黄。壶中日月青铜镜,方外神仙白羽裳。老子藏书尝作史,太玄执戟谩为郎。十年乱后重相见,颇觉形神欲两忘。
  • 古诗《又送卓大著知漳州》 - - 文天祥 - - 陆氏登三阁,源明出一麾。 清声光漳浦,便道拜长基。 赤子歌来暮,同寅赋去思。 西铭功用大,伫验顺宁诗。
  • 古诗《随意·随意上渔舟》 - - 陆游 - - 随意上渔舟,幽寻不预谋。 清溪欣始泛,野寺忆前游。 丰岁鸡豚贱,霜天柿栗稠。 余生知有几,且置万端忧。
  • 古诗《读贾谊传》 - - 李群玉 - - 卑湿长沙地,空抛出世才。 已齐生死理,鵩鸟莫为灾。
  • 古诗《海门潮别浩初师》 - - 刘禹锡 - - 前日过萧寺,看师上讲筵。都上礼白足,施者散金钱。 方便无非教,经行不废禅。还知习居士,发论侍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