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张以宁的诗 > 夜久·夜久未能寐原文及翻译赏析

夜久·夜久未能寐

朝代:明代诗人:张以宁时间:2023-04-05
夜久未能寐,春来空复情。
远沙争月色,柔橹助河声。
客枕荒鸡到,渔歌宿鸟惊。
邻舟灯火乱,早起又诗成。

诗人张以宁资料

夜久·夜久未能寐作者张以宁

张以宁(1301-1370)元末明初文学家。字志道,因家居翠屏峰下,自号翠屏山人,古田(今属福建宁德)人。有俊才,博学强记,擅名于时,人呼小张学士。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灭元,复授侍讲学士。奉..... 查看详情>>

张以宁古诗词作品: 《泊月子河望三山》 《次翰林都事拜住春日见寄韵》 《发广州·照海红旗送使舟》 《梧州即景·苍梧南去近天涯》 《湛渊王提点招饮出示座主马中丞诗归赋此谢之》 《喜丁仲容征君至》 《丙寅乡贡同宁德黄君泽韩君瑕林鹤山登幔亭峰今十五年矣赋此并怀黄子肃同年》 《太和县·晓挂船窗看》 《絅斋为张景思总管赋》 《长芦渡江往金陵

夜久·夜久未能寐原文及翻译赏析

夜久·夜久未能寐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薛寿鱼新得外妇教余平视而锡以嘉名》 - - 袁枚 - - 老去评花律最严,偶然月坠水精帘。喜侬得见倾城貌,为尔高歌阿鹊盐。
  • 古诗《同通判李德高相公雪中》 - - 郑真 - - 击碎珊瑚五色枝,锦笺写就谪仙诗。公庭早起人初集,正似陶公布屑时。
  • 古诗《游玉隆宫·至日栖栖水竹村》 - - 曹勋 - - 至日栖栖水竹村,晚寻净舍拂征尘。梅花未见临清浅,已有鸣鸠唤早春。
  • 古诗《雾·塞山寒作雾》 - - 乾隆 - - 塞山寒作雾,明晦半峰分。沾袂浑疑雨,飞空似布云。隔溪寻略彴,近树辨榆枌。能迟严霜信,农家想乐闻。
  • 古诗《赋钵送僧道衍》 - - 徐贲 - - 旧日天王献,初因佛祖传。藏龙元有法,乞米但随缘。不受萧郎击,宁求魏后怜。托归村口寺,洗傍石根泉。此去留香积,当参饱饭禅。
  • 古诗《全州蒋司空景明来会于道州白鸡营》 - - 顾璘 - - 虎榜同袍旧,鱼书隔岁盟。关山千里驾,鸡黍百年情。容鬓非前少,勋名属晚成。湘南谢安石,早出为苍生。
  • 古诗《荷叶杯·晚寒》 - - 沈榛 - - 惊听春禽闹处。曙窗一枕梦黄梁。小楼寒透郁金床。凉么凉。凉么凉。
  • 古诗《盘江渡·庄蹻牂柯楚地》 - - 杨慎 - - 庄蹻牂柯楚地,博望乘槎汉年。一壑云涛洚洞,两岸石磴勾连。树锋夕声灵籁,草际朝岚暮烟。倦策萧萧羸马,愁看站站飞鸢。
  • 古诗《葺舍·蚁知将雨先移穴》 - - 陆游 - - 蚁知将雨先移穴,燕护新雏迭守巢。补漏支倾吾可笑,呼奴乘屋更添茅。
  • 古诗《小圃对花有怀楚蒙用韵》 - - 符锡 - - 酒满罂盆花满枝,洗妆闲复洗吾诗。繁华不管年华去,野客翻为贵客期。豪兴几番幽赏惬,芳心若个世人知。题缄并揃花头寄,婉转霜刀欲下迟。
  • 古诗《魏文节公墓·万骑南来驻不留》 - - 戴表元 - - 万骑南来驻不留,衣冠客此镇林丘。寒岩碎裂从中起,乱水喧鸣竟独流。故物今惟存寓马,当年谁为指眠牛。坟傍小寺终村俗,画柱纱笼护冕旒。
  • 古诗《云軿·宛转香车绕绿溪》 - - 孙原湘 - - 宛转香车绕绿溪,一泓秋水彻玻璃。良缘对面谁能阻,好事无心比约齐。似惜萧郎门外立,几将小宋路傍提。个人巧笑寻常见,不似今番易着迷。
  • 古诗《秋日过桃花寺》 - - 周馥 - - 落日苍黄野色昏,乱鸦声急赴前村。荒田退水鱼虾贱,秋稼登场鸟雀喧。萍梗自伤天地窄,香烟徒见鬼神尊。湖波阅尽兴亡事,岁岁寒潮到旧痕。
  • 古诗《西涧·山僧斸茯苓》 - - 朱彝尊 - - 山僧斸茯苓,洗此西涧水。宛转流树根,涓涓鸣不已。
  • 古诗《浪淘沙·车中折桃花一枝》 - - 樊增祥 - - 春在竹篱头。溪水悠悠。厩奴探得一枝柔。误引泥金双蝶去,过了并州。细马载春愁。艳
  • 古诗《立春日·交情自昔白头新》 - - 谢薖 - - 交情自昔白头新,富贵移人或望尘。顾我喜求方外士,得君端是眼中人。谪仙诗富旧无敌,东野囊空今不贫。已遣掺掺缝古锦,共搜佳句赏新春。
  • 古诗《寄漳州诗僧缘进》 - - 郭祥正 - - 一弹弦一绝,思君肠百结。雁过无书来,立尽松间月。
  • 古诗《读书万峰庵幼弟简斋以诗见寄次韵和答》 - - 李子荣 - - 莲峰飞鸟上,引手接明霞。檐浅云常宿,松深日易余。山僧惟习静,野鹿解衔花。吾亦忘机客,埋名谁复夸。
  • 古诗《戏赠应修吉》 - - 丁鹤年 - - 砚溪居士神仙侣,短发萧萧雪满簪。 暖老恨无燕赵玉,养生赖有坎离金。 床头酒熟留僧饮,席上诗成对客吟。 岁晚山空谁是伴,北窗梅月最知心。
  • 古诗《早春即事·柳半青黄叶欲舒》 - - 李开先 - - 柳半青黄叶欲舒,雪残又是雨晴初。 带耕且读陶潜传,种树频翻郭橐书。 每抚雄心还自笑,羞将鹤发对人梳。 真如生计惟春日,罢吏为农十载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