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欧阳修的诗 > 夜行船·满眼东风飞絮原文及翻译赏析

夜行船·满眼东风飞絮

朝代:宋代诗人:欧阳修时间:2023-04-06
满眼东风飞絮。
催行色短亭春暮。
落花流水草连云,看看是断肠南浦。
檀板未终人去去。
扁舟在绿杨深处。
手把金尊难为别,更那听乱莺疏雨。

诗人欧阳修资料

夜行船·满眼东风飞絮作者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 查看详情>>

欧阳修古诗词作品: 《武陵春·宝幄华灯相见夜》 《虫鸣·叶落秋水冷》 《蝶恋花·尝爱西湖春色早》 《勉刘申·有司精考覈》 《送朱职方提举运盐》 《寄题洛阳致政第少卿静居堂》 《李晟传》 《送高君先辈还家》 《送张洞推官赴永兴经略司》 《呈圣俞·吾爱陶靖节

夜行船·满眼东风飞絮原文及翻译赏析

夜行船·满眼东风飞絮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送毕湖目开宪徐淮》 - - 阮大铖 - - 戎旃逢暇日,乘兴莫忘诗。河暖冰开处,山晴花发时。粉香关盼宅,黄石子房祠。但酌春风酒,于君倍有思。
  • 古诗《栖云楼·书楼倚巘号栖云》 - - 弘历 - - 书楼倚巘号栖云,此日晴峰霭霁氛。过雨数朝虽弗惜,为霖应候实尤欣。期惟名副疑难副,舍却农勤无所勤。瞻礼金仙庆新鼎,钟声上界已遥闻。
  • 古诗《雪梨·似雪味能珍》 - - 许及之 - - 似雪味能珍,肌肤雪后身。花香还胜雪,未信雪如人。
  • 古诗《自谷城将往山中》 - - 宋褧 - - 路入均房千里馀,人传山径大崎岖。
  • 古诗《题南园·尘世谁无数亩园》 - - 吴与弼 - - 尘世谁无数亩园,个中清致几人怜。石桥近接云烟墅,苔径旁通薜荔泉。灵药嘉蔬纷绕舍,碧桃红杏烂遮天。幅巾方杖逍遥处,世与羲轩共杳然。
  • 古诗《与邵德芳同舍》 - - 林景熙 - - 年少同游古辟雍,文光万丈扫秋虹。不须旧事谈如梦,灯下相看亦梦中。
  • 古诗《回波乐·福门不肯修》 - - 王梵志 - - 福门不肯修,福失竞奔驰。熟见苦乐别,偷生佯不知。安身染著欲,贪世竟无疲。故知地狱罪,怨佛无慈悲。
  • 古诗《竹枝·重阳过后补登高》 - - 魏新河 - - 重阳过后补登高,深入茫茫云雾巢。七十二峰忽不见,低头双屐在重霄。
  • 古诗《笔架山为幸福兄试绘大醉图》 - - 何永沂 - - 大呼世外有蓬莱,阮籍刘伶李白才。醉卧花间群犬吠,笑招岭背一蟾来。
  • 古诗《秋日移榻上双镜楼》 - - 释函是 - - 谁说仙人好住楼,道心如水意如秋。窗中十里湖光冷,林外千峰月色幽。今夜不教天入梦,当时已见海无沤。抱襟独坐寒更迥,白眼碧霄两不收。
  • 古诗《投郭主簿·白骡代步若奔云》 - - 罗道成 - - 白骡代步若奔云,闲人所至留诗迹。欲知名姓问源流,请看郴阳山下石。
  • 古诗《山阴晤楚中宋蓉庵却赠》 - - 张英 - - 词赋千秋让楚骚,祇今侍从说枚皋。帘前修史围红袖,殿上成诗得锦袍。古迹偶停兰渚棹,高吟堪和浙江涛。萧斋雨后逢秋爽,明月秋空对彩毫。
  • 古诗《赠张南溪·长鬣张郎诗骨□》 - - 萧立之 - - 长鬣张郎诗骨□,幅巾藜杖气仇仇。老坡言语妙百世,子美经行半九州。自笑我犹为口累,不应君亦有羁愁。眼看尘土羞形秽,梦拗梅花雪上头。
  • 古诗《如梦令·题南汽报》 - - 唐圭璋 - - 杨柳密垂花径,扑面彩霞相映。五讲播新风,错毂千台输运。前进。前进。齐鼓冲天干劲。
  • 古诗《忆秦娥·渡河》 - - 俞律 - - 黄流急,秋风秋雨征帆裂。征帆裂,故园千里,苍山万叠。中原乱点萧萧叶,望中犹记秦淮月。秦淮月,小楼人去,为谁圆缺。
  • 古诗《浣溪沙·客里年光倍黯然》 - - 李映斌 - - 客里年光倍黯然,弥天朔气荡吟边。迢迢雁字几时还。满目缁尘惟寂历,一番幽绪渐缠绵。可堪明月冷千山。
  • 古诗《南乡子·茅舍起疏烟》 - - 汪莘 - - 茅舍起疏烟。家在寒溪阿那边。修竹当篱梅当户,萧然。问是尧天是葛天。风雨入新年。惟恐春阴咽管弦。绿酒一樽歌一曲,人传。不属天仙属散仙。
  • 古诗《挽词·辞爵浮云外》 - - 张耒 - - 辞爵浮云外,安民反手中。 山林独往意,衮绣太平功。 布被终身俭,貂冠一命崇。 他年两行泪,碑下泣羊公。
  • 古诗《次韵乐著作天庆观醮》 - - 苏轼 - - 浊世纷纷肯下临,梦寻飞步五云深。 无因上到通明殿,只许微闻玉佩音。
  • 古诗《月夕看梅》 - - 詹英 - - 梅花夜开香满溪,溪上月出风凄凄。 开门出溪看花去,落花流水无东西。 流水东流不复返,落花满地贱如泥。 老夫愁花愁不得,况乃双双啼水鸡。 君不见颜渊盗跖贤与愚,夭寿颠倒不可期。 枝间月落且归去,明日看花还杖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