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元天锡的诗 > 夜雨·短梦初惊起原文及翻译赏析

夜雨·短梦初惊起

朝代:明代诗人:元天锡时间:2023-04-08
短梦初惊起,狂风动树林。
一灯三夜雨,孤客十年心。
历历听无厌,悠悠恨益深。
千君那个事,独自强哀吟。

诗人元天锡资料

夜雨·短梦初惊起作者元天锡

元天锡 (1330~?),字子正,号耘谷,江原道原州(今韩国原州市)人,高丽末、朝鲜初的儒学者。他是宗簿寺正元允迪之子,原州元氏的中始祖。他学问精深,过着隐居生活,后不知所终。..... 查看详情>>

元天锡古诗词作品: 《陈情·栖栖还自笑》 《竹岭·策马行穿竹岭云》 《感事·扫除凶暴政惟新》 《生·细算人间事》 《送信圆禅者游江南诗》 《书川源海琳师卷》 《见赠诗韵·尤能吏干捷文材》 《赵奉善母申夫人挽词》 《屏·流水潺湲常奏乐》 《闻鸡·嗟予不学道

夜雨·短梦初惊起原文及翻译赏析

夜雨·短梦初惊起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叠韵奉谢·幽兰有本性》 - - 蒋士铨 - - 幽兰有本性,肯借鹿醢汁。匡居高凤斋,上漏而下湿。翁亦广川人,董相宅居得。钞书老眼明,百事非所急。却感长身鹤,顾此短羽鸭。勿惜黄金铜,拨我秋水羃。师承誓不背,骰掷看六赤。钝根异敏妙,实愧马希白。久抛惠文冠,愿买入学帻。朝偕樊迟游,夕免伯俞泣。同时有伏生,说经齿微缺。执业许相...
  • 古诗《敬次家大人·水上高岩出》 - - 李匡德 - - 水上高岩出,林间细径开。遇闲扶竹杖,乘兴泛匏杯。残日斜仍隐,飞花去却回。幸拚无事饮,归意不须催。
  • 古诗《张明府送吴酿戏作短歌》 - - 皇甫汸 - - 君不见阊阖朱楼十二开,酒旗高结綵云隈。谁家宝马非留住,若个金貂不换来。吏部瓮边狂亦甚,文君垆前娇可哀。此时新酿劳相赠,此夕乡心醉里回。
  • 古诗《送子顺令彭泽》 - - 卢龙云 - - 几年坛杏有辉光,百里新恩近拜郎。匹马西风辞冀北,扁舟明月度浔阳。莫思漉酒柴桑径,祇合鸣琴单父堂。回首可言天渐远,双凫还傍五云乡。
  • 古诗《感遇·翩翩汉飞将》 - - 邓云霄 - - 翩翩汉飞将,射虎真空群。驭下闲刁斗,连营岂薄恩。罢来逢醉尉,不识故将军。梁燕兼门雀,飘如陌上尘。玉壶有天地,养晦以全真。
  • 古诗《颂古·明镜当台照不差》 - - 释道川 - - 明镜当台照不差,短长子丑尽归家。山河大地浑如故,不妨随处玩烟霞。
  • 古诗《重至白鹭洲书院感事》 - - 刘绎 - - 七度春风久抗颜,缁衣载咏重回环。却惭竽滥縻南郭,差幸文移恕北山。萍水有缘离又合,岫云何意去仍还。自怜反哺忙如许,不及洲前白鹭闲。
  • 古诗《郡圃洗心亭宴坐对春物因书所见》 - - 宋庠 - - 尽昼山楹坐,居然外物身。野葵能向日,怖鸽解投人。万萼融朱蜡,平芜识绀茵。须知无事处,堪养不才臣。
  • 古诗《题湖山·翠屏晚对》 - - 陈镒 - - 为爱群山列翠屏,竹门终日不曾扃。溪风吹却白云去,添得他山一抹青。
  • 古诗《己亥杂诗·欲从太史窥春秋》 - - 龚自珍 - - 欲从太史窥春秋,勿向有字句处求。抱微言者太史氏,大义显显则予休。
  • 古诗《中秋·秋气变人天》 - - 陈仁锡 - - 秋气变人天,烟云胜昨年。能教肌骨换,人似鹤翩跹。
  • 古诗《己卯十月一日》 - - 文天祥 - - 我自怜人丑,人方笑我愚。身生豫让癞,背发范增疽。已愧功臣传,犹堪烈士书。衣冠事至此,命也欲何如。
  • 古诗《河传·锦浦,春女》 - - 韦庄 - - 锦浦,春女。绣衣金缕,雾薄云轻。花深柳暗,时节正是清明,雨初晴。玉鞭魂断烟霞路,莺莺语,一望巫山雨。香尘隐映,遥望翠槛红楼,黛眉愁。
  • 古诗《广遣兴·蛛丝缚翅莫逡巡》 - - 王夫之 - - 蛛丝缚翅莫逡巡,一线乾坤九六真。莺燕蜩螗分主客,蔘苓乌附尽君臣。盲人眼外公孙述,哑女生前杜子春。一把针尖罗什口,九回肠里贯双缗。
  • 古诗《远戍曲·万里龙沙羌海滨》 - - 赵国华 - - 万里龙沙羌海滨,十年羽骑满边尘。数声新雁长天暮,无限金闺望远人。
  • 古诗《墨庄·先生耕道时》 - - 程洵 - - 先生耕道时,万卷皆其具。岁晚德已丰,万卷犹如故。
  • 古诗《游仙诗·绛帕蒙头绾玉簪》 - - 张鸿 - - 绛帕蒙头绾玉簪,出山万里道缘寻。归来真诀浑忘却,祗觅丹砂炼白金。
  • 古诗《雪夜袭虏》 - - 苏志皋 - - 朔风利似刀,朔雪密如织。 四山号虎兕,万卒无生色。 号令等风霆,直捣龙沙北。 夜半缚呼韩,天明传蓐食。
  • 古诗《江边祠·松森森江浑浑》 - - 贯休 - - 松森森,江浑浑,江边古祠空闭门。精灵应醉社日酒,白龟咬断菖蒲根。花残泠红宿雨滴,土龙甲湿鬼眼赤。天符早晚下空碧,昨夜前村行霹雳。
  • 古诗《秦原览古》 - - 于濆 - - 耕者戮力地,龙虎曾角逐。火德道将亨,夜逢蛇母哭。 昔日望夷宫,是处寻桑谷。汉祖竟为龙,赵高徒指鹿。 当时行路人,已合伤心目。汉祚又千年,秦原草还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