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杜甫的诗 > 谒真谛寺禅师·兰若山高处原文及翻译赏析

谒真谛寺禅师·兰若山高处

朝代:唐代诗人:杜甫时间:2017-04-07
兰若山高处,烟霞嶂几重。冻泉依细石,晴雪落长松。
问法看诗忘,观身向酒慵。未能割妻子,卜宅近前峰。

诗人杜甫资料

谒真谛寺禅师作者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 查看详情>>

杜甫古诗词作品: 《丁香·丁香体柔弱》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一》 《送李功曹之荆州充郑侍御判官重赠》 《远游·贱子何人记》 《观薛稷少保书画壁》 《阙题·三月雪连夜》 《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 《别蔡十四著作》 《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 《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

谒真谛寺禅师·兰若山高处原文及翻译赏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767年(大历二年),当时杜甫寓居夔州。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二十引黄生语:“三四,景中见时,与王右丞‘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同一句法,然彼工在‘咽’字、‘冷’字,此工在‘冻’字、‘晴’字。”这一...

查看详情>>

注释 ①观身:佛教四种观行之一,即观因缘、观果报、观自身、观如来身中之观自身。此观行乃观自身之正因,虽有灵觉之性,而为烦恼黑暗所覆蔽,无了解诸法之力,故不得显也。 ②割:此处为“离断”之意。 ③卜宅:选择住宅。[2] 作品译文 眺望兰若山高处,烟霞山嶂几多重。 霜冻...

查看详情>>

《谒真谛寺禅师》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客居夔州(今属重庆)时所作的一首诗。该诗描写了诗人前往真谛寺拜谒禅师时的见闻感悟,流露出了诗人出世不离世的心理。

查看详情>>

谒真谛寺禅师·兰若山高处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题王羲之时晴帖册》 - - 弘历 - - 老矣三年命捉刀,祥霙应节霈恩豪。获麟釐汭迎上日,七字因之重涉毫。
  • 古诗《自新城至广昌途中口号》 - - 钱澄之 - - 芒屩孤筇去路赊,叩关岂惜密云遮。荒田水漫侵官道,野店烽残剩酒家。稍喜芙蓉开傍屋,最怜乌桕远蒸霞。年丰处处秋收了,夹岸风吹荞麦花。
  • 古诗《初夏·暑雨初晴越鸟啼》 - - 谭律 - - 暑雨初晴越鸟啼,东原西埭麦抽齐。相思何处不相见,十里烟横十里堤。
  • 古诗《闻曹谏议抗疏改官次韵书感话》 - - 庞尚鹏 - - 颓流谁更问回澜,涉世空劳作说难。短褐有怀怜杞国,尺书无路达长安。谏垣敢避雷霆近,帝德原同天地宽。明烛卷帘看疏草,忽惊炎海夜生寒。
  • 古诗《园居雨后六言》 - - 吴宽 - - 凿渠暗疏积水,开径剩引清风。初喜一场雨过,夕阳正射墙东。
  • 古诗《凤凰台闲眺台前瞰军垒有感而赋》 - - 罗与之 - - 秋风携野客,杖屦凤凰台。忍见貔貅戍,更闻鸿雁来。时方忧大厦,世岂乏良才。何日览辉至,龙文载九垓。
  • 古诗《次沐希甫山茶花韵》 - - 杨慎 - - 山茶竞开如火然,山城淑气销寒烟。几经南国芳华远,忽忆上林花信前。赏心避地日多阻,抱病闭门春可怜。黄须紫萼莫相恼,青镜绿樽非壮年。
  • 古诗《次韵·邻鸡初唱晓妆忙》 - - 刘克庄 - - 邻鸡初唱晓妆忙,空郡疑开选色场。未许丛台誇袨服,却将淇水易渐裳。咏归惟点曾言志,驰骋虽聃亦发狂。闭目不窥惟地主,且祈麻麦接青黄。
  • 古诗《浣溪沙·两载匆匆滞蜀西》 - - 唐圭璋 - - 两载匆匆滞蜀西,高阳人散负文期。漫开珠箔望云涯。伴我孤灯垂泪日,泥他翠袖促眠时。沉思往事夜何其。
  • 古诗《交枝莲·产自污泥涅不缁》 - - 范咸 - - 产自污泥涅不缁,迎风承露号交枝。看他亦解相萦抱,底事依依在水湄。
  • 古诗《感怀·午君幼禀弱》 - - 陈曾寿 - - 午君幼禀弱,积健为豪雄。蹇途无窘步,第一能固穷。早完向禽愿,弥勒一龛同。何似庞居士,偕妇證莲宗。
  • 古诗《庚戊三月二十七日阅报有作》 - - 康有为 - - 破瓮顾何益,临崖足久垂。勒严背水阵,超轶乐天思。身病得心乐,途穷入道资。人天游戏久,成坏亦何悲。
  • 古诗《咏新萍·年年飞絮化浮萍》 - - 许传霈 - - 年年飞絮化浮萍,绾起閒愁人未经。省识风光重入梦,那堪聚散已忘形。轻随暖涨篙添晕,酿逐春江草逊青。依样欣欣新绿逗,东皇底是付飘零。
  • 古诗《虎·深山虎啸竹生风》 - - 连横 - - 深山虎啸竹生风,炯炯双瞳照幅中。只为咆哮声不闻,犹难逸笔补天工。
  • 古诗《荆州道上·江柳仍新绿》 - - 徐炯 - - 江柳仍新绿,荒城日又西。惊波翻夏口,微雨过新堤。乡梦愁春尽,鹃声入夜啼。彝陵明日到,更与问香溪。
  • 古诗《寄萧季循·寂寞萧夫子》 - - 吴未淳 - - 寂寞萧夫子,平生一散儒。古书堆架满,好木映窗敷。阅世情仍笃,论心味总腴。城西春重日,樽酒傥相呼。
  • 古诗《奉檄往哭象山复会葬及归自金溪留宿本县仙乐》 - - 杨简 - - 道士清晨喜告余,昨朝膏露降濡濡。夜来舆从留山观,此瑞端呈邑大夫。我闻之言半疑信,踏破晓光上孤峻。巍然古殿汉天师,水绕丹炉叶明润。旁观复折取以前,连日祥应讵偶然。我亦尝审甘如饴,是谁执此变化权。益信人心自灵妙,莫执人神定名号。此机不动万象沈,此机一发靡不到。此机不属上...
  • 古诗《雪为诗材·春风著意向春宵》 - - 袁说友 - - 春风著意向春宵,巧作冰澌细细飘。 正好千门竞灯火,故添万瓦灿琼瑶。 谁怜梅蕊犹含玉,大遣杨花为夺标。 一段风光付诗手,物华正恐为君撩。
  • 古诗《杂兴·吴起弃骨肉》 - - 张镃 - - 吴起弃骨肉,用释鲁君疑。 萧何买田宅,更要汉祖知。 结绳可息争,书契计已痴。 反覆者人心,周防良足悲。 曾参杀人谤,三至母信移。 君臣不易逢,终始贵难离。
  • 古诗《临江仙·不见都门亭畔柳》 - - 林仰 - - 不见都门亭畔柳,春来绿尽长条。柳边行色马萧萧。一枝折赠,相见又何朝。 酒尽曲终人去也,风前亦自无聊。祗应於我恨偏饶。东君特地,付与沈郎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