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郑善夫的诗 > 忆道夫·玉山建亥月原文及翻译赏析

忆道夫·玉山建亥月

朝代:明代诗人:郑善夫时间:2023-04-06
玉山建亥月,漫忆十年前。
旧驿同吟雪,诸君尽着鞭。
客途犹战伐,南楚自风烟。
异域怀知己,沈沦尔最贤。

诗人郑善夫资料

忆道夫·玉山建亥月作者郑善夫

郑善夫(1485-1523)明代官员、儒学家。字继之,号少谷,又号少谷子、少谷山人等,闽县高湖乡(今福州郊区盖山镇高湖村)人。弘治进士,正德初始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辞官。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以..... 查看详情>>

郑善夫古诗词作品: 《登七十二峰阁歌》 《故太傅于公谦》 《得家信·未觉今为是》 《石梁行·阴厓谽谺气溟濛》 《冬日顺门陪九卿请驾视牲》 《雁宕山中·丹崖侧叠窥欲颓》 《剑州赠陈待用太守》 《送何仲默游关中》 《王南渠隐居·冠山龙卧处》 《巴人曲·蛾眉山色上青霄

忆道夫·玉山建亥月原文及翻译赏析

忆道夫·玉山建亥月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题画·原来世事等乘除》 - - 胡念倩 - - 原来世事等乘除,缘底寸心卷未舒。努力加餐无限意,飞奴传得故乡书。
  • 古诗《鹧鸪天·题赵次山鱼乐堂》 - - 戴复古 - - 圉圉洋洋各自由。或行或舞或沈浮。观鱼未必知鱼乐,政恐清波照白头。休结网,莫垂钩。机心一露使鱼愁。终知不是池中物,掉尾江湖汗漫游。
  • 古诗《浣溪沙·题余澹心五十小像》 - - 宋琬 - - 白发平头五十人。洪厓拍手笑相亲。会须骑鹤访三神。为爱烟波来角里,肯将名姓谒平津。莫釐峰下且垂纶。
  • 古诗《题董邦达山水》 - - 乾隆 - - 槎枒古树石嶙峋,茅屋空空压岸唇。泌之洋洋饥可乐,不知将以付何人。
  • 古诗《访何季常泛星岩》 - - 谭胜祖 - - 元气混高下,一泓天地清。草楼如海幻,花砌与湖平。以我浮家兴,因君破俗情。云何重改卜,底事解相萦。再订明朝约,岩头看月生。
  • 古诗《同以祥赴试过张性夫宿》 - - 顾清 - - 水底鸡鸣事有无,琉璃千顷浸浮图。眼中便觉尘嚣尽,他日何烦去五湖。
  • 古诗《生查子·离思》 - - 吕本中 - - 双双小凤斜,淡淡鸦儿稳。一曲渭城歌,柳色饶春恨。离觞洗别愁,酒尽愁难尽。宝瑟雁纵横,谁寄天涯信。
  • 古诗《八阵图·望古识其真》 - - 桓温 - - 望古识其真,临源爱往迹。恐君遗事节,聊下南山石。
  • 古诗《送平章喀喇公子山之官浙省》 - - 周伯琦 - - 讲帷启沃寸心丹,赤舄居东鼻吸酸。家学于今扬世美,庙堂自昔叹才难。湖山时雨沾封内,锦绣春风散履端。知己三生唯晋国,大书勋业肯惭韩。
  • 古诗《寄华守正·百里江乡石路斜》 - - 程敏政 - - 百里江乡石路斜,东风相隔渺天涯。离人十载今何似,无限情悬孝子家。
  • 古诗《花狮·雪氄吾家虥》 - - 洪咨夔 - - 雪氄吾家虥,知亲翰墨妍。渴来趋研饮,饱去枕书眠。弄影窥清镜,收声听素弦。最能持大体,鼠辈任便儇。
  • 古诗《开化寺·荒院无鸡鹊报明》 - - 王鸣雷 - - 荒院无鸡鹊报明,晨钟初歇饭钟鸣。青山窥我客中梦,白鹤轻人世外情。海日有烟当磬出,江蓠无种傍云生。十年曾此题诗去,知免沙僧嗤姓名。
  • 古诗《次陜州·首春发京国》 - - 王士禛 - - 首春发京国,秋气忽萧萧。路入三川险,人归万里遥。黄河流底柱,白日下中条。河上传经叟,仙踪不可招。
  • 古诗《题西施浣纱石》 - - 胡幽贞 - - 一朝入紫宫,万古遗芳尘。至今溪边花,不敢娇青春。
  • 古诗《连日醉游用孝先禊日韵》 - - 王彦泓 - - 风情浪拟杜司勋,烂熳狂踪远近闻。泼翠岩峦三代器,艳新花鸟六朝文。那辞蜀洒扶头醉,为伴湘兰竟体芬。任是春城能火禁,退红香焙定须焚。
  • 古诗《洞岩·但见佳山便合登》 - - 罗公升 - - 但见佳山便合登,不须凭幻说超升。峥嵘神禹疏河势,镗鞳轩皇奏乐声。已有道人称吏隐,应无处士乐岩耕。近来太守君知否,只记西园是玉京。
  • 古诗《清平乐·松姿不老》 - - 曾觌 - - 松姿不老。独立蓬莱杪。风卷流苏香雾晓。又是江梅开了。 丹青早画麒麟。貂蝉自属王门。闻道碧桃花绽,一枝枝祝千春。
  • 古诗《致爽亭·雾豁空江平》 - - 张嵲 - - 雾豁空江平,楚疏远山出。 龙溪夜来雨,爽气侵衣湿。
  • 古诗《初冬风雨骤寒作短歌》 - - 陆游 - - 东园日淡云容薄,纶巾朝暮阑干角。 北风动地万木号,不料一寒如此恶。 岂惟半夜雨打窗,便恐明朝雪平壑。 绿酒虽漓亦复醉,皁貂已弊犹堪著。 所嗟此身老益穷,蹭蹬无功上麟阁。 久从渔艇寄江湖,坐看胡尘暗幽朔。 万鞭枯胔愤未平,纛下老酋何足缚。 要及今年堕指寒,夜拥雕戈度穷漠。...
  • 古诗《越溪柳·越王戍畔柳条春》 - - 汤珍 - - 越王戍畔柳条春,曾送鸱夷万里人。 肯道西施无别恨,翠眉今日效谁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