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欧阳修的诗 > 忆汉月·红艳几枝轻袅原文及翻译赏析

忆汉月·红艳几枝轻袅

朝代:宋代诗人:欧阳修时间:2017-12-12
红艳几枝轻袅。新被东风开了。倚烟啼露为谁娇,故惹蝶怜蜂恼。
多情游赏处,留恋向绿丛千绕。酒阑欢罢不成归,肠断月斜春老。

诗人欧阳修资料

忆汉月·红艳几枝轻袅作者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 查看详情>>

欧阳修古诗词作品: 《武陵春·宝幄华灯相见夜》 《虫鸣·叶落秋水冷》 《蝶恋花·尝爱西湖春色早》 《勉刘申·有司精考覈》 《送朱职方提举运盐》 《寄题洛阳致政第少卿静居堂》 《李晟传》 《送高君先辈还家》 《送张洞推官赴永兴经略司》 《呈圣俞·吾爱陶靖节

忆汉月·红艳几枝轻袅原文及翻译赏析

忆汉月·红艳几枝轻袅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江夜与孟诞先刘同人看月》 - - 谭元春 - - 江月相持不肯霜,积为寒意此全光。试思空水无舟到,若有鸿飞影亦妨。
  • 古诗《淮南词·谁言估客愁》 - - 阮大铖 - - 谁言估客愁,歌吹彻清晓。双向曙窗眠,欢闻乌臼鸟。
  • 古诗《桃花扇传奇题词》 - - 多隆阿 - - 衰草寒烟古渡头,渔人悲唱秣陵秋。无情最是秦淮水,犹与前朝一样流。
  • 古诗《大观亭联·倚槛苍茫千古事》 - - 陶沄 - - 倚槛苍茫千古事;过江多少六朝山。
  • 古诗《洪都四景·东湖夜月》 - - 韩雍 - - 湖水漫漫烟雾生,人间万籁寂无声。独留一片秋空月,照见波心彻底清。
  • 古诗《杨梅·孙梅过尽官梅在》 - - 苏泂 - - 孙梅过尽官梅在,下番杨梅独擅场。唤作荔枝元不是,是渠犹著小红裳。
  • 古诗《京送僧聪归蜀》 - - 司马光 - - 翠柏老精舍,红尘倦帝城。千山一锡远,万里片云轻。江栈纡还直,天星纵复横。听猿应更喜,还是故乡声。
  • 古诗《金陵雪月仲春夜坐邀我不寐也冰几韵之》 - - 郭之奇 - - 积水环庭瀰,舒华入幕窥。寒威春不恕,光泽夜初追。号召神仍漠,吸呼类若私。销沉清漏刻,幽韵窅相迟。
  • 古诗《寄题镜阁·山水清娱别有机》 - - 凌义渠 - - 山水清娱别有机,翻成丽瞩入芳菲。相招宛自溪边立,熟视如从镜里归。但静见闻光寂寂,频移花鸟影依依。阴晴转眼君难问,梦锁湖烟只掩扉。
  • 古诗《醉后东轩听琴》 - - 区大相 - - 把酒东轩下,颓然醉前林。美人倚脩竹,自发山水音。锦袖流逸响,朱弦表贞心。弹罢三叹息,日暮湘云深。感君绿绮意,欲报惭南金。顾惟白雪唱,可叶幽兰吟。
  • 古诗《挽刘宗文处士》 - - 童轩 - - 平生高行世应闻,吴下衣冠又失君。范氏有田惟种义,孟尝无客不能文。青山旧业苔应没,华表新阡日欲曛。歌断楚骚招不起,寒云空掩竹间坟。
  • 古诗《满江红·和徐叔至御带》 - - 侯寘 - - 重到西湖,春拆信露花酥滴。倚危栏湖山佳处,短屏著色。拟泛一舟苍莽岸,恐伤万里羁游客。赖款门修竹有高人,留狂迹。倾盖意,真相得。诗句里,曾相识。看戛然飞动,笔端金石。照眼光浮琼液满,断肠翠拥宫靴窄。问多情还肯借青鸾,通消息。...
  • 古诗《红影·有命从他薄》 - - 顾贞观 - - 有命从他薄,无才倚佛怜,听小娃亲切,私语曲屏边。乍闲情,教掠鬓,更密意,试凭肩。好减却绣工夫,同理十三弦。偶经挑笋处,刚值斗茶天。泥人何事,新来不似从前。料多应提起断肠消息,今番惆怅对花眠。...
  • 古诗《寄韩持国·承明不许曳朝衫》 - - 刘攽 - - 承明不许曳朝衫,流落江湖默避谗。海气无时成雾雨,鱼租终岁杂腥咸。喜逢晴日听鸣鹤,却倚津亭数去帆。可是绛侯轻贾谊,自无张禹托萧咸。
  • 古诗《王公明寿·稷契伊周后》 - - 王质 - - 稷契伊周后,功名事业谁。眼惊希世杰,心喜太平时。不老池边凤,长生印上龟。旂常书不尽,太庙有宗彝。
  • 古诗《除夜不寐饮酒一杯明日示大光》 - - 陈与义 - - 万里乡山路不通,年年佳节百忧中。 催成客睡须春酒,老却梅花是晓风。
  • 古诗《书斋·缣缃罗几格》 - - 文同 - - 缣缃罗几格,无限有奇书。 想在中间坐,浑如獭祭鱼。
  • 古诗《归隐·十年踪迹走红尘》 - - 陈抟 - -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 紫陌纵荣争及睡,朱门虽贵不如贫。 愁闻剑戟扶危主,闷见笙歌聒醉人。 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 古诗《题庠闍黎二画》 - - 陆游 - - 秋山瘦嶙峋,秋水渺无津。 如何草亭上,却欠倚阑人。
  • 古诗《秋峡·江涛万古峡》 - - 杜甫 - - 江涛万古峡,肺气久衰翁。不寐防巴虎,全生狎楚童。 衣裳垂素发,门巷落丹枫。常怪商山老,兼存翊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