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饶与龄的诗 > 弋阳见灯城·火城红映碧波深原文及翻译赏析

弋阳见灯城·火城红映碧波深

朝代:明代诗人:饶与龄时间:2023-04-07
火城红映碧波深,星斗罗空弋水浔。
泡影跳丸归幻化,传奇戏笔付长吟。

诗人饶与龄资料

弋阳见灯城·火城红映碧波深作者饶与龄

饶与龄(一五四三-一五九五),字道延,号宾印。大埔人。相长子。明神宗万历十七年(一五八九)进士。曾试政都察院,以父母归侍二年而父卒,免服谒选,补中书舍人,才两月而病卒。有《新矶题咏..... 查看详情>>

饶与龄古诗词作品: 《洪都访吴凤岐佥宪以入贺行信州访张莲滨少参又以迁秩去二人旧知俱不遇有感》 《丹阳登陆不遂作六言》 《述所见亦六言》 《舟久行思登陆促句换韵》 《元日舟次峡江和友竹韵》 《乌镇道中怀邑大夫熊养素》 《范秀屏表叔就访庵中》 《过滕王阁欲登不果和友竹》 《都门送会兄友竹李先生司训香山》 《过严陵滩·扁舟四望临安路

弋阳见灯城·火城红映碧波深原文及翻译赏析

弋阳见灯城·火城红映碧波深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傍妆台·旦》 - - 朱权 - - 旦:何劳忧虑恁拳拳。且自把愁眉暂展。閒消遣。虽眼下人不见。终有日再团圆。老旦:愁只愁他命乖福分浅。又恐怕客邸淹留疾病缠。旦: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不须忧虑泪涟涟。
  • 古诗《忽受·圣朝未合有遗民》 - - 江湜 - - 圣朝未合有遗民,僻性由来太率真。忽受诗人好名目,殆将不负百年身。
  • 古诗《子聿至湖上待其归》 - - 陆游 - - 舍北犬吠迎归航,老翁待儿据胡床。碧云忽起欲吞日,黄叶自凋非霣霜。十风五雨岁则熟,左飧右粥身其康。岂无深谷结茅屋,父子读易消年光。
  • 古诗《唐补阙清风亭》 - - 薛嵎 - - 去国遗忠荩,朝盘托讽深。因知洁己意,亦是爱君心。貌像意全古,子孙贫至今。清风如可继,块土已埋沉。
  • 古诗《五泉山某寺联》 - - 梁章钜 - - 佛地本无边,看排闼层层,紫塞千峰平槛立;清泉不能浊,笑出山滚滚,黄河九曲抱城来。
  • 古诗《鸳鸯湖棹歌·曲律昆山最后时》 - - 朱彝尊 - - 曲律昆山最后时,海盐高调教坊知。至今十棒元宵鼓,绝倒梨园弟子师。
  • 古诗《造桥道者并诸化土写求》 - - 释慧空 - - 这汉一生担版,垂老出来住院。清真气味全消,恶业因缘顿现。说禅罔圣欺凡,乞食走州历县。试看帧上传来,辊得成甚觜面。
  • 古诗《西庵上人住夏禁足以诗戏之》 - - 耶律楚材 - - 触处无非选佛堂,东风何处避春光。郡人无足充千界,大地绝尘塞四方。举步踢翻沧海月,转身踏破白云乡。快须击碎闲家具,说向西庵笑一场。
  • 古诗《发书与幼弟及坦斋》 - - 华岳 - - 风烟世事不堪听,勿谓封侯胜白丁。老眼隔年新旧历,归心连夜短长亭。一声蜀鸟惊胡蝶,十幅蛮花寄鹡鸰。更向坦斋夫子道,近来双鬓已星星。
  • 古诗《临江仙·寄费子和张维信》 - - 杨慎 - - 碧水朱桥青柳岸,春风送别瀛州。关河回首路悠悠。尘埃如浪涌,亭传似星流。忽见东园桃李树,还思宛洛遨游。归期好在桂花秋。凤箫留一曲,新酒待先驺。
  • 古诗《山阴王伯良久滞京师却寄》 - - 毛以煃 - - 蛾眉十样逐时新,不是东邻亦效颦。况是浣纱溪上客,那能不忆浣纱人。
  • 古诗《肯堂有感愤题金陵诗次其韵》 - - 陈三立 - - 笑啼自昔成千劫,性命于今值一豪。犹许区区豁双眼,雪泥没踝酒旗高。
  • 古诗《息鞭亭·策马出郊坰》 - - 许南英 - - 策马出郊坰,停鞭息小亭。高楼浮大白,远岫挹遥青。此日宴游地,当年讲武厅。燕塘年试炮,随例役旗丁。
  • 古诗《和周吏部海门公韵》 - - 邹元标 - - 文水潆回绕故城,几呼渔父盏同倾。醉来搔首忘机事,独上冈头看月明。
  • 古诗《祝君适中折所居南山岩花二种曰玉梅曰含笑者为况名乃适中自制人鲜知之题五绝以广焉》 - - 赵蕃 - - 大笑能株小作丛,吐香全似酒微中。旧观但比山茶白,无此枝头破颗红。
  • 古诗《榆垡·督亢川原接上畿》 - - 姚燮 - - 督亢川原接上畿,中都门户拓平逵。天遥城与翔鸿没,晚霁云随去马迟。烟阜疏榛荆浩画,水湾芳草李颀诗。应知一角西山色,绿到南庄旧酒旗。
  • 古诗《午暑睡起·睡来只有茶一碗》 - - 许及之 - - 睡来只有茶一碗,共啜何人眼暂明。忽忆都钱范监库,种来脩竹似渠清。
  • 古诗《徐凫岛·绝壑搀空云与平》 - - 王初 - - 绝壑搀空云与平,横飞寒瀑万年声。杖藜平过人间险,独向千山顶上行。
  • 古诗《题古寺·古木霜根重》 - - 吴敏 - - 古木霜根重,残僧雪顶深。 栋梁元剥落,香火半消沉。
  • 古诗《即事示子遹》 - - 陆游 - - 四十已悲非少年,耄期何事每欢然? 游山夜雨眠僧院,沽酒秋风上钓船。 诸友诗章来亹亹,小儿笔势亦翩翩。 眼边不是常萧索,终忆巢居访老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