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刘克庄的诗 > 用厚后弟强甫韵·把茅容膝强名庵原文及翻译赏析

用厚后弟强甫韵·把茅容膝强名庵

朝代:宋代诗人:刘克庄时间:2023-04-05
把茅容膝强名庵,宜夏宜冬户向南。
雪厄黄精饥杜二,花欺白发笑陈三。
尔侬柏下已骨朽,此老橘中犹手谈。
惟有子长赞深远,诸家类以浅求聃。

诗人刘克庄资料

用厚后弟强甫韵作者刘克庄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 查看详情>>

刘克庄古诗词作品: 《鹊桥仙·御屏录了》 《留之仙·闻说周仙有后身》 《十绝·即今江表尚恬熙》 《喜雨口号·谷贱如泥未一年》 《征妇词·诗云王赫怒》 《徐偃王庙·仁暴由来各异施》 《记汉事六言·始欲报五世相》 《陆贾·郦烹未久蒯几烹》 《挽黄德远堂长》 《环碧寒甚移宿客邸

用厚后弟强甫韵·把茅容膝强名庵原文及翻译赏析

用厚后弟强甫韵·把茅容膝强名庵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视荫·视荫庭前日过中》 - - 沈曾植 - - 视荫庭前日过中,非时食已愧萧翁。嘲齁客许华胥调,进熟窗迎舶䑲风。远水无波天澹澹,化城常在梦忡忡。月宫师法从头数,请拣金刚不坏功。
  • 古诗《梦江·南金陵》 - - 杨圻 - - 三更后,觱篥起连营。玉露横江人不见,青山几处打刀声。秋月满空城。
  • 古诗《题霁华楼·一年不数登》 - - 弘历 - - 一年不数登,登在快晴凭。夏霁今朝又,云华空宇仍。就閒方递信,罢溽恰相应。绿蔚黍田茂,即看铜雀徵。
  • 古诗《静海道中·往来成利涉》 - - 陈廷敬 - - 往来成利涉,烟景岂蹉跎。夜舫觉潮响,春灯闻棹歌。百川东近海,千里北流河。疏凿当年意,吾生喜重过。
  • 古诗《题竹·谁将天上琅玕树》 - - 刘璟 - - 谁将天上琅玕树,栽向连湾绿水湄。岁晚江空鸾凤远,白云幽石自相宜。
  • 古诗《和退之李昂·试倾东海与君量》 - - 陈伟 - - 试倾东海与君量,荷锸刘伶枉自狂。裂破古今人几个,笑他乌有是仙乡。
  • 古诗《偈颂·开端令节》 - - 释智愚 - - 开端令节,万事从新。普贤磨墨,文殊把笔,书个事事大吉。从兹常住宽馀,扫除逋积。斗南长见老人星,五峰峨峨倚空碧。
  • 古诗《姑苏怀古·山围长郭水临门》 - - 释古邈 - - 山围长郭水临门,想见当时胜事繁。草木枯荣归晓露,市朝迁变问高原。几年已泄夫差恨,终古难招伍相魂。顾我閒游云水伴,短筇何事立黄昏。
  • 古诗《秦门·再吟》 - - 周昙 - - 盗贼纵横主恶闻,遂为流矢犯君轩。怪言何不早言者,若使早言还不存。
  • 古诗《去桐庐学·中庸方自乐》 - - 彭汝砺 - - 中庸方自乐,外虑巧相侵。兴废尽天意,行藏非我心。泪因莺谷乱,愁为鹡原深。日暮途方远,谁赓马上吟。
  • 古诗《题倪元镇耕云图》 - - 宋濂 - - 看院留黄鹤,耕云种紫芝。天下书读尽,人间事不知。
  • 古诗《老至·今年江汉上》 - - 黄衷 - - 今年江汉上,寒食倍寒衣。岂尽风光别,都缘筋力微。短篇閒事记,新火谩恩辉。千里旗冈路,松楸岁已违。
  • 古诗《怀仙吟·彩衣童子著青裙》 - - 朱诚泳 - - 彩衣童子著青裙,海上傅书驾白云。日暮幔亭箫鼓动,曾孙谁见武夷君。
  • 古诗《浣溪沙·袅袅东风拂画阑》 - - 王昶 - - 袅袅东风拂画阑。碧罗窗外杏花残。可怜春信第三番。细雨晓晴云半敛,玉屏微露翠弯环。捲帘描上小眉山。
  • 古诗《玉蝴蝶·秋风凄切伤离》 - - 温庭筠 - - 秋风凄切伤离,行客未归时。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迟。芙蓉凋嫩脸,杨柳堕新眉。摇落使人悲,断肠谁得知。
  • 古诗《清平乐·银梅小院》 - - 吴藻 - - 银梅小院。十二重帘卷。雪北香南春不断。无奈咏花人倦。满城初试华灯,满庭湿粉空明。云母屏风月上,高寒如在瑶清。
  • 古诗《雪中游北山呈广州使君和叔同年》 - - 王安石 - - 南州岁晚亦花开,有底堪随驿使来。看取锺山如许雪,何须持寄岭头梅。
  • 古诗《有警辞·图上华夷能尽记》 - - 晃逈 - - 图上华夷能尽记,未始经行一步地。 博闻强识总周知,心不能行亦如是。
  • 古诗《水调歌头·双龙隐扶辇》 - - 段克己 - - 双龙隐扶辇,千骑纵翱翔。云旌翠蕤摩荡,遥指白云乡。风驭飘飘高举,云驾攀留无处,烟雾杳茫茫。小立西风外,似听*锵锵。暮天长,秋水阔,远山苍。归途正踏明月,醉语说丰穰。但愿明年田野,更比今年多稼,神*讵能忘。君可多酾酒,吾复有新章。...
  • 古诗《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彩花应制》 - - 刘宪 - - 上林宫馆好,春光独早知。剪花疑始发,刻燕似新窥。 色浓轻雪点,香浅嫩风吹。此日叨陪侍,恩荣得数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