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孙元衡的诗 > 咏怀·天高听虽下原文及翻译赏析

咏怀·天高听虽下

朝代:清代诗人:孙元衡时间:2022-08-09
天高听虽下,肃穆无所宣。
风雷昔垂诫,乃以彰圣贤。
后世重推测,数在固当然。
昭昭且不鉴,愚悃况戋戋。
古狂戆以直,劲矢脱刚弦。
进则蹈诸刃,退亦沈于渊。
知几神可贵,徘徊瞻八埏。

诗人孙元衡资料

咏怀·天高听虽下作者孙元衡

孙元衡,清安徽桐城人,字湘南。贡生。官至东昌知府。有《赤嵌集》,乃康熙四十四年任台湾同知后所作,记土风物产。 查看详情>>

孙元衡古诗词作品: 《草堂漫兴·天外今知乐事偏》 《厦门排闷·茁地残山根干黑》 《怀故山·丹枫岭上树生香》 《客居·虚室胡床耐曲肱》 《冬至日即席赋别黄萍谷同寅》 《喜荔枝船到·落帆打鼓夕阳天》 《怀故山·为爱逃名念采薇》 《苦热行·丹蛇折鳞龙解角》 《抵台湾·八幅征帆落远空》 《重阳日小憩茄冬社

咏怀·天高听虽下原文及翻译赏析

咏怀·天高听虽下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和贺参政与应宣教诗应居与坟庐相近》 - - 曹勋 - - 庵外山高水不穷,庵中道德与时隆。岂图宝所千峰静,得奉清言一笑同。幽筑禅扉俱不远,水光萝月冷相通。它年更约稽山老,共棹西溪十里风。
  • 古诗《双桐馆为梁思伯赋》 - - 欧大任 - - 草玄多暇此徘徊,旧种双桐覆奕台。德比三槐名相后,词怜丛桂小山才。夕阳渐送疏阴转,秋色初惊一叶来。二仲过从应不厌,蒋园蓬径待君开。
  • 古诗《菩萨蛮·楼眺》 - - 彭孙遹 - - 一抹烟鬟青不了。遥天几点寒鸦小。落日挂帘钩。捲帘人倚楼。云帆何处度。目尽江南路。窈窕月华生。断肠今夜明。
  • 古诗《水龙吟·淡烟浮翠枝头》 - - 沈宜修 - - 淡烟浮翠枝头,熟梅时候偏怜雨。蕉翻恨绿,栀含怨粉,何堪胜数。紫燕低飞,黄鹂巧啭,渐惊徂暑。向风前搔首,彩云易散,不尽泪痕千缕。寂寂绣床深锁,芸笺锦字成遗堵。月残香冷,红消碧碎,热肠相许。欲觅仙踪,难寻方士,海天路阻。漫思量窗有南山云竹,怎书愁谱。...
  • 古诗《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 - - 王昌龄 - - 土德三元正,尧心万国同。汾阴备冬礼,长乐应和风。赐庆垂天泽,流欢旧渚宫。楼台生海上,箫鼓出天中。雾晓筵初接,宵长曲未终。雨随青幕合,月照舞罗空。玉陛分朝列,文章发圣聪。愚臣忝书赋,歌咏颂丝桐。...
  • 古诗《董其昌奇峰白云即用其韵》 - - 乾隆 - - 重之曰书翁,轻之曰画客。香光两不知,云峰伴寥寂。
  • 古诗《寄松江畬山鼒长老》 - - 陈琏 - - 鸡鸣别后廿馀载,地远无由寄尺书。习静禅心原自定,长斋法候近何如。道高久伏畬山虎,诗罢闲观泖水鱼。我独怀师清不寐,银台月上夜窗虚。
  • 古诗《寄赠东园寿七十》 - - 符锡 - - 仙翁遁迹远林皋,稀寿何嫌拥布袍。别后酒肠应未减,寄将诗兴倍能高。枝连桂子亲何间,岁入秋田养不劳。羁宦独惭空注想,庆筵觞祝付儿曹。
  • 古诗《白傅湓浦图·相逢沦落总天涯》 - - 高启 - - 相逢沦落总天涯,舟泊湓江近荻花。逐客青衫自多泪,伤心不用怨琵琶。
  • 古诗《南西门外即目》 - - 恒仁 - - 澄潭初月影微微,雨过凉生透葛衣。十里乱蝉风两岸,藕花香送钓船归。
  • 古诗《课儿联·柳水蜻蜓弱》 - - 梁鼎芬 - - 柳水蜻蜓弱;荷风翡翠香。
  • 古诗《伯氏自吴门来辇下再宿即别》 - - 武衍 - - 把酒论新事,移床问故山。桑麻云已长,亲戚喜相安。断雁江湖外,驰心梦寐间。两年三度别,此别觉尤难。
  • 古诗《梅花·群木方憎雪》 - - 李中 - - 群木方憎雪,开花长在先。流莺与舞蝶,不见许因缘。
  • 古诗《南乡子·易遘自然轩》 - - 侯善渊 - - 易遘自然轩。轩外清华混物鲜。秀岭连云飞宇角,灵泉。柳岸烟波接远川。德士隐幽玄。玄览涤除物自捐。内适虚坛真有趣,龙涎。宝篆轻浮弄素弦。
  • 古诗《九日完县署中》 - - 王世贞 - - 空庭吏散锁楸梧,不独黄花事事无。最厌耳边重九字,天涯兄弟各茱萸。
  • 古诗《中秋对月示众异》 - - 黄浚 - - 流天一影万悲欢,尘海仙霄思渺漫。后约欲要青玉案,閒身真对水晶盘。屏风连夕传寒意,沈水何人爇夜阑。莫恨吴头千里隔,圆姿也当镜中看。
  • 古诗《泥溪驿中作》 - - 石介 - - 山驿萧条酒倦倾,嘉陵相背去无情。临流不忍轻相别,吟听潺湲坐到明。
  • 古诗《长相思·湖山横。湖水平》 - - 刘学箕 - - 湖山横。湖水平。买个湖船一叶轻。傍湖随柳行。秋风清。秋月明。谁捣秋砧烟外声。悲秋无尽情。
  • 古诗《次守岁韵·爆竹散千灾》 - - 叶茵 - - 爆竹散千灾,从今事事谐。 五辛空{饥右换殳}饤,六甲已安排。 井贮屠苏药,庭辉榾柮柴。 谩教添一岁,依旧好情怀。
  • 古诗《宇宙吟·宇宙在乎手》 - - 邵雍 - - 宇宙在乎手,万物在乎身。 绵绵而若存,用之岂有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