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乾隆的诗 > 涌泉寺·门外泠泠一水环原文及翻译赏析

涌泉寺·门外泠泠一水环

朝代:清代诗人:乾隆时间:2023-04-05
门外泠泠一水环,禅房小座对青山。
徘徊未负前巡约,得许新诗适可还。

诗人乾隆资料

涌泉寺·门外泠泠一水环作者乾隆

乾隆是清代高宗年号,前后六十年,起止时间为公元1736年至1796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出生,于1799年2月7日逝世,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雍正皇帝第四个儿子,母亲孝圣宪皇后钮..... 查看详情>>

乾隆古诗词作品: 《惠山园·墨妙轩》 《舟过万寿寺·露虫声里岸旋移》 《题纳翠楼·楼名纳翠岂虚言》 《丰泽园演耕·岁举何须习》 《景明楼赏荷·层构巍临内外湖》 《祈谷斋居·微霰虽飘望密零》 《赐直》 《文徵明松阴听瀑图》 《是日宴间复成六韵》 《玉冠峰·一峰高下叠

涌泉寺·门外泠泠一水环原文及翻译赏析

涌泉寺·门外泠泠一水环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用前韵·浮世人情杂淡浓》 - - 李穑 - - 浮世人情杂淡浓,牧翁当日抗尘容。飘飘政似风中絮,郁郁宁悲涧底松。精义入神如屈蠖,大人利见有飞龙。欲知甲拆春生遂,且看峥嵘雪压冬。
  • 古诗《顾亭林访陈顾侍郎野王遗迹》 - - 王廷享 - - 禅关寂寞几更迁,尘幌萧然古佛边。一旅勤王悬日月,千秋护法黯风烟。清光渺渺平湖远,灵迹悠悠片石传。为问九原逢故主,舍身曾否到诸天。
  • 古诗《赠青城洞翁·人间久矣喜相倍》 - - 张继先 - - 人间久矣喜相倍,道术参同岂吝哉。他日功成果轻举,为吾天上作梯媒。
  • 古诗《六月十三日寿陈子徽太博》 - - 戴表元 - - 流萤出草莽,空飞乱星辰。蜻蜓水虫质,一变能轻身。物情羡速化,过眼异新陈。嗟嗟白屋士,吾方保吾真。
  • 古诗《咏晚菊·感尔多霜气》 - - 柳如是 - - 感尔多霜气,辞秋遂晓名。梅冰悬叶易,篱雪洒枝轻。九畹供玄客,长年见石英。谁人问播落,自起近丹经。
  • 古诗《仲春寄表妹张倩倩》 - - 沈宜修 - - 湖外青山别路长,沈吟旧事总堪伤。故园明月门前柳,回首春风各断肠。
  • 古诗《春夜曲·宝鸭烟消几缕香》 - - 夏寅 - - 宝鸭烟消几缕香,月移花影过长廊。春情一种无聊赖,自起烧灯照海棠。
  • 古诗《寿喻耕三·丹砂曾炙鼎炉红》 - - 释今无 - - 丹砂曾炙鼎炉红,胁下真看有伏龙。竹榻期君千遍卧,人间甲子若为穷。
  • 古诗《念珠·为止儿啼转法轮》 - - 成鹫 - - 为止儿啼转法轮,却拈黄叶作家珍。殷勤为报南宗道,莫把明珠错赠人。
  • 古诗《早梅·尚居阑菊殿》 - - 方蒙仲 - - 尚居阑菊殿,岂占杏桃先。梅自伤迟暮,人犹作早看。
  • 古诗《思乡·何意分南北》 - - 赵鼎 - - 何意分南北,无由问死生。永缠风树感,深动渭阳情。两姊各衰白,诸甥未老成。尘烟渺湖海,恻恻寸心惊。
  • 古诗《汪尚书夫人挽诗》 - - 余阙 - - 喧喧引长绂,箫鸣闾井间。旌连绮霞阁,路指敬亭山。泉底鸾台掩,城中翟盖还。尚书老归国,谁与袭芳兰。
  • 古诗《劝农·蚕月农须雨及时》 - - 熊克 - - 蚕月农须雨及时,三眠才起食嫌迟。采桑风雨无辞苦,指日缫成白雪丝。
  • 古诗《俞移居·床上书连屋》 - - 朱彝尊 - - 床上书连屋,庭中藤刺檐。看君用幽意,胜槩欲相兼。枣熟从人打,杯乾自可添。此时同一醉,与汝定无嫌。
  • 古诗《金山贯道人跨水作亭余为名以枕流亭成而仆欲去作二诗因以留别》 - - 周紫芝 - - 闻说朱栏照眼新,一溪清浅共谁分。可怜桥下无情水,不遣龟鱼识使君。
  • 古诗《鹫峰寺有感》 - - 汪中 - - 烟水凄迷顾问津,数行高柳傍城闉。重来濠上同游地,几辈尊前健在身。屈指年华犹昨日,惊心言笑已前尘。吾衰每觉浮生促,岁岁还为感逝人。
  • 古诗《相思儿令·春去几时还》 - - 张先 - - 春去几时还。问桃李无言。燕子归栖风紧,梨雪乱西园。犹有月婵娟。似人人难近如天。愿教清影长相见,更乞取长圆。
  • 古诗《投壶全中戏成》 - - 曾几 - - 寸心只在所投中,出手何曾一箭空。 不作秋风铺落叶,端如春草种成丛。 旁观讵敢当勍敌,俯拾无劳命短童。 说与妻孥须办取,如山酒肉贺全功。
  • 古诗《安期生·安期本策士》 - - 苏轼 - - 安期本策士,平日交蒯通。 尝干重瞳子,不见隆准公。 应如鲁仲连,抵掌吐长虹。 难堪踞床洗,宁挹扛鼎雄。 事既两大缪,飘然镊遗风。 乃知经世士,出世或乘龙。 岂比山泽臞,忍饥啖柏松。 纵使偶不死,正堪为仆僮。 茂陵秋风客,望祖犹蚁蜂。 海上如瓜枣,可闻不可逢。...
  • 古诗《渡黄河·黄河回九曲》 - - 张时彻 - - 黄河回九曲,适郢乍经过。 积雨初添涨,无风亦自波。 人行沙岸小,树近夕阳多。 为爱沧浪曲,因之鼓枻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