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朱彝尊的诗 > 鸳鸯湖棹歌·踠地垂杨絮未飘原文及翻译赏析

鸳鸯湖棹歌·踠地垂杨絮未飘

朝代:清代诗人:朱彝尊时间:2017-06-20
踠地垂杨絮未飘,兰舟上巳祓除遥。
射襄城北南风起,直到吴江第四桥。

诗人朱彝尊资料

鸳鸯湖棹歌·踠地垂杨絮未飘作者朱彝尊

朱彝尊(1629年10月7日-1709年11月14日),清代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醧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 查看详情>>

朱彝尊古诗词作品: 《鸳鸯湖棹歌·蟹舍渔村两岸平》 《春浮阁·春浮本佛树》 《春江花月夜·今夜江中月》 《菩萨蛮·单情无计通兰约》 《木兰花慢·上元》 《曝书亭得孙学士都下札》 《泰安道中晓雾》 《忆王孙·题沈式功双溪草堂》 《蝶恋花·送惠砚溪归吴》 《云溪草堂图为徐进士题

鸳鸯湖棹歌·踠地垂杨絮未飘原文及翻译赏析

鸳鸯湖棹歌·踠地垂杨絮未飘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寄伯严·吟怀祇在夕阳西》 - - 沈曾植 - - 吟怀祇在夕阳西,六代河山旅逸栖。诗到杜陵身更瘦,墩寻谢傅屐频携。沧桑再见千年变,菩萨难将一味齐。春水方生催返棹,卮言来与和天倪。
  • 古诗《存殁·老赞一腔都是血》 - - 陈独秀 - - 老赞一腔都是血,熊侯垂死爱谭兵。蜀丁未辟蚕丛路,淮上哀吟草木声。
  • 古诗《食陶米·都官留鲫为嘉宾》 - - 张之洞 - - 都官留鲫为嘉宾,作鲙传方洗洛尘。今日街南询柳嫂,祇缘曾识旧京人。
  • 古诗《喜见早梅花·朔雪吹吟屋》 - - 舒岳祥 - - 朔雪吹吟屋,春风驻酒家。野塘冰上雁,官柳月中鸦。玉馔寒沙笋,金齑夜雨芽。开窗有新事,喜见早梅花。
  • 古诗《黎惟仁·寒霄频梦远》 - - 欧大任 - - 寒霄频梦远,多在故人家。箫咽云成綵,杯深月散华。孤亭吟列岫,三径醉餐花。忽复烟波外,书归汉使槎。
  • 古诗《太清乐·东井中涵皓月精》 - - 赵佶 - - 东井中涵皓月精,群龙奋搦运金罂。仙人灌沐知何代,唯见玻瓈透骨明。
  • 古诗《登庾楼·浔阳城北一江秋》 - - 朱浩 - - 浔阳城北一江秋,高栋凌虚旧有楼。千里舳舻连白下,二分烟树是黄州。风流未必输前辈,月上还须共此游。回首匡庐开半壁,炉烟正在紫峰浮。
  • 古诗《分韵赋散水花得盐字》 - - 张镃 - - 春皇游骑玉垂鞭,珠捲扬州十里帘。一笑诗成休浪举,花如西子句无盐。
  • 古诗《残荷·一片秋心近水殊》 - - 钱孟钿 - - 一片秋心近水殊,空庭为惜雨声枯。曾含夕露衣同冷,及听清歌梦已孤。几干纷披随败箨,半塘摇落并残蒲。薰风不与留颜色,翠佩江皋再见无。
  • 古诗《怀先人·严亲八帙鬓毛垂》 - - 唐桂芳 - - 严亲八帙鬓毛垂,治世何曾识乱离。身后尚存三尺墓,集中空见百篇诗。绿筠轩小花为褥,白石阶平槿作篱。欲往城南渺何许,几回长费梦魂思。
  • 古诗《夜深偶成·同舍诸稚子》 - - 慕容彦逢 - - 同舍诸稚子,初更坦腹眠。须臾起鼻息,汹汹如奔泉。而我忧且病,欲卧辄迁延。坐久觉疲倦,就枕如临渊。展转复长吁,情绪更凄然。睡思暂彷佛,征雁鸣九天。使我不能寐,体气宁不便。身心贵摄理,事累宜弃捐。而我无所答,泣涕但涟涟。是时月当午,素影隙中圆。...
  • 古诗《岁暮杂怀·藏舟夜半事茫茫》 - - 钱谦益 - - 藏舟夜半事茫茫,北斗南箕尽可伤。无复旧交论罕国,空令新咏削山王。沙堤路畔看京尹,武库坟前葬智囊。鼓枻放歌馀我在,钓鱼湾水即沧浪。
  • 古诗《颂古·学道须教正眼开》 - - 释正觉 - - 学道须教正眼开,莫将狂解意中猜。脱鞋龟上人难会,遂使携囊特地来。
  • 古诗《吴哥窟·四面佛光来》 - - 姚佳 - - 四面佛光来,照之般若台。庭前柏子树,千岁不生苔。
  • 古诗《祷雨阳山·所以登山不惮烦》 - - 曹彦约 - - 所以登山不惮烦,为藏云气达泉源。 多峰岂炫千岩秀,一线才通万壑奔。 其在兹乎须出岫,此时何不早翻盆。 名高已到岩瞻地,只有为霖可养尊。
  • 古诗《杂兴·底处烟林飞伯劳》 - - 张元干 - - 底处烟林飞伯劳,春生诗思剩摇毫。 归来准拟扶头醉,日射花梢三丈高。
  • 古诗《赠王正己·吟高鄙俗流》 - - 廖融 - - 吟高鄙俗流,傲逸访巢由。 古寺寻僧饭,寒岩衣鹿裘。 园桃山鼠啮,崖蜜猎人命。 遂这个清性,浮生不苟求。
  • 古诗《丙子纪事》 - - 唐士耻 - - 才结岁寒盟,归来诧太平。 阁中呼尚父,殿下狎门生。 着手营三窟,回头失两京。 闻今不闻古,咄咄诡知兵。
  • 古诗《垂丝海棠半落》 - - 杨万里 - - 雨後精神退九分,病香愁态不胜春。 落阶一寸轻红雪,卷地风来政恼人。
  • 古诗《过百牢关贻舟中者》 - - 于武陵 - - 蜀国少平地,方思京洛间。远为千里客,来度百牢关。 帆影清江水,铃声碧草山。不因名与利,尔我各应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