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杨玉衔的诗 > 月下笛·撑腹书虚原文及翻译赏析

月下笛·撑腹书虚

朝代:清代诗人:杨玉衔时间:2019-10-02
撑腹书虚,董肠醪薄,怎支吟力。高歌堕帻。听瓶笙,动茶癖。胸中块垒蚝山结,换米帖都成鸡肋。惜花村沽远,调莺爇鸭,闭户秋寂。
门啄邮筒入。睹巧月玲珑,腻云堆积。酥醐味蜜,胡麻京样新出。居然动我题糕兴,青鸟护红巾密幂。读饼说笑吴均,玉屑金泥仅识。

诗人杨玉衔资料

月下笛·撑腹书虚作者杨玉衔

杨玉衔(1886年-1944年),广东香山县隆镇申明亭人,字懿生,清朝政治人物、举人出身。 查看详情>>

杨玉衔古诗词作品: 《安公子·眼底江湖暮》 《菩萨蛮引·股从蓬剖》 《声声慢·木芙蓉同六禾作》 《瑶华·和山居琼花作》 《菩萨蛮·沈郎腰为耽吟瘦》 《踏青游·恨袅晴丝》 《好女儿·紫罗兰》 《菩萨蛮·咏南洋果品十阕》 《隔浦莲近·天涯游子去久》 《碧牡丹·用晏小山体,时近中秋

月下笛·撑腹书虚原文及翻译赏析

月下笛·撑腹书虚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臂岩·垂钓澄潭夕》 - - 金净 - - 垂钓澄潭夕,秋云澹悠哉。夷犹客将去,落月半松崖。
  • 古诗《寒碧径·数竿亦自夏中碧》 - - 弘历 - - 数竿亦自夏中碧,一阵能传风外寒。写竹东坡兼会此,不惟入听且宜观。
  • 古诗《易铁樵为陈右铭廉访作丛竹扇面属题句》 - - 郭嵩焘 - - 梅花幽女竹高士,寒暑因依各有宜。涤荡尘嚣谁领得,黄昏风雨乍来时。
  • 古诗《阅本·黄阁封章间日来》 - - 弘历 - - 黄阁封章间日来,来斯批阅肯徘徊。知人则哲其难矣,莅政应勤敢怠哉。四海一家惟益凛,万民元气在深培。亦思衡石非真黾,举要还当审所该。
  • 古诗《送文澜·冉冉上春台》 - - 霍与瑕 - - 冉冉上春台,匆匆归昼锦。怜君尚下帷,书床横角枕。
  • 古诗《次韵和薛端公归故里之什》 - - 魏野 - - 茜旗影里椹袍身,迎入蒲津免问津。策蹇去时为举子,乘骢归日是功臣。岂同化鹤千馀岁,才过登龙十数春。开宴仍闻倾锡赐,酣歌喜杀故乡人。
  • 古诗《病中思出游·病境虽犹在》 - - 陆游 - - 病境虽犹在,秋天已自清。闲思寻酒伴,懒畏主诗盟。烟艇桐江去,篮舆剡县行。会心随处住,便足了馀生。
  • 古诗《梦先陇·先陇睽违十二秋》 - - 谢迁 - - 先陇睽违十二秋,梦魂合眼到松楸。觉来枕席频清泪,归去帆樯足胜游。逸少閒情还自誓,渊明雅志复何求。从今不负牛屯景,烟月晴花共乐邱。
  • 古诗《过晋太尉刘琨墓》 - - 屈大均 - - 扶风歌未罢,国势日仓皇。辛苦卢从事,相依在晋阳。笳吹边地草,月满戍楼霜。遗墓东安县,萧萧遍白杨。
  • 古诗《忆秦娥·阑独倚》 - - 谈印梅 - - 阑独倚。月明万里人千里。人千里。秦中云树,越中烟水。萍踪何处书难寄。故园应念归无计。归无计。几重离绪,数行乡泪。
  • 古诗《挽左宗棠联·公之才并武乡侯》 - - 龙瑞霖 - - 公之才并武乡侯,试看整顿河山,夷夏烟尘一麾手;我亦怀同傅介子,恨未追随杖履,韬钤龙虎侍谈兵。
  • 古诗《次韵子瞻延生观后山上小堂》 - - 苏辙 - - 谢公游意未能厌,踏尽登山屐齿尖。古殿神仙深杳杳,香炉烟翠起纤纤。岩花寂历飘琼片,庭桧萧疏漏玉蟾。帝子莫归人不见,微风细雨自开帘。
  • 古诗《九月十五日夜同陈兴宗邓志宏登凝翠阁观月》 - - 李纲 - - 溪阁临虚面势宽,凉天佳月共追欢。渔舟忽动水光碎,桂魄未高山影寒。色染林峦烟漠漠,气侵笑语露漫漫。须知此景人间少,更泛兰桨远处看。
  • 古诗《阅报知日军已迫上海,适在华沙游览,感赋一绝》 - - 洪传经 - - 千载兴亡此战场,名城依旧锁斜阳。遥闻海表风云急,酒绿灯红忆故乡。
  • 古诗《无题·蕙风飘幕嫩寒兼》 - - 李冰若 - - 蕙风飘幕嫩寒兼,取暖犹然稚气憨。为问书堂风雪夜,几人相护在江南。
  • 古诗《百字令·重帘怕卷》 - - 吕采芝 - - 重帘怕卷,乍楼头寒压,沉吟别意。真个今番分手也,雨雨风风难避。衰柳无情,落花惹恨,况又关同气。叮咛保重,不须双袖凝泪。任它伫月楼虚,评花院冷,莫把离愁系。薄命自知非独我,今古伤心一例。断梗飘蓬,浮萍败叶,悟彻今生味。分飞千里,只期鱼雁勤寄。 ...
  • 古诗《西江月·黄陵庙》 - - 张孝祥 - -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 古诗《题东皋·市声俱不闻》 - - 曾几 - - 市声俱不闻,野色良可喜。 听公北宅住,还我东皋子。
  • 古诗《过牛首山·檮蓝作雨两宵倾》 - - 杨万里 - - 檮蓝作雨两宵倾,生怕难乾急放睛。 一路东皇新晒染,桑黄麦绿小枫青。
  • 古诗《责商山四皓》 - - 林杰 - - 秦末家家思逐鹿,商山四皓独忘机。 如何鬓发霜相似,更出深山定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