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严粲的诗 > 月·只道今宵月出迟原文及翻译赏析

月·只道今宵月出迟

朝代:宋代诗人:严粲时间:2023-04-08
只道今宵月出迟,云间不觉上多时。
夜深花影如清昼,何处山头一笛吹。

诗人严粲资料

月·只道今宵月出迟作者严粲

严粲,字坦叔,又字明卿,号华谷,生卒年不明,宋邵武拿口严家坊人。大约在南宋后期中进士,曾任职全州清湘令。在他的一生中,著作不少,现仅存《华谷集》1卷、《诗辑》30卷。《诗辑》的内容,是以吕祖谦读诗记为..... 查看详情>>

严粲古诗词作品: 《湘中·千古怀沙恨》 《午憩僧房·黄尘吹不到禅房》 《李贾携诗卷见访贾与严沧浪游》 《张德庆挽诗·擢第家声在》 《军行·野人自说老为农》 《乐斋·颜巷当年事》 《寄邓均·题书对残烛》 《独往·一径历纡馀》 《憩田家·昼问田家憩》 《七夕·纤巧逐时新

月·只道今宵月出迟原文及翻译赏析

月·只道今宵月出迟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酉谷杂咏·重九台》 - - 权万 - - 时登重九台,俯瞰细阴野。缘溪绿杨多,行人逐流下。
  • 古诗《陪陶翁及伯氏游恩归亭。诸从皆会。出韵共赋》 - - 闵遇洙 - - 江月清于水,前宵雨洗林。氤氲花气入,潋滟酒杯深。宛是沂雩意,悠然濠濮心。推迁感世事,引领更沉吟。
  • 古诗《河南巡抚阿思哈奏报得雨》 - - 弘历 - - 河南北雨亦同时,致问方称奏报迟。分寸较兹原略欠,麦秋又为系遐思。
  • 古诗《挽何内翰·场屋声名四海知》 - - 吴芾 - - 场屋声名四海知,十年平步上丹墀。伏蒲议论高千古,视草文章妙一时。雅望自应登辅弼,壮图仍欲济艰危。谁知竟负经纶志,空使人怀殄瘁悲。
  • 古诗《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 - 释印肃 - - 说时不取相,相说却成诳。不诳不谤时,如如真金像。
  • 古诗《颂古·六朝翻译传来妙》 - - 释明辩 - - 六朝翻译传来妙,到头未悟当时窍。须信枝头老凤凰,春来翻作黄莺叫。
  • 古诗《登黄鹤楼·昔人骑鹤去仙乡》 - - 赵弼 - - 昔人骑鹤去仙乡,翼翼危楼几夕阳。鸦闪晴光归古堞,雁拖暝色下横塘。一林枫叶深添赤,两岸蒹葭淡著黄。何处渔舟归棹晚,数声羌笛和沧浪。
  • 古诗《七夕曲·天河盈盈一水隔》 - - 郭奎 - - 天河盈盈一水隔,河东美人河西客。耕云织雾两相望,一岁绸缪在今夕。双龙引车鹊作桥,风回桂渚秋叶飘。抛梭投杼整环佩,金童玉女行相要。两情好合美如旧,复恐天鸡催晓漏。倚屏犹有断肠言,东方未明少停候。欲渡不渡河之湄,君亦但恨生别离。明年七夕还当期,不见人间死别离,朱颜一去难再...
  • 古诗《高崖杰阁·飞阁构层峦》 - - 乾隆 - - 飞阁构层峦,其下临无地。今朝趁少閒,结揽江天意。
  • 古诗《七哀诗·秋风吐商气》 - - 张载 - - 秋风吐商气,萧瑟扫前林。阳鸟收和响,寒蝉无馀音。白露中夜结,木落柯条森。先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沈。顾望无所见,唯睹松柏阴。肃肃高桐枝,翩翩栖孤禽。仰听离鸿鸣,俯闻蜻蛚吟。哀人易感伤,触物增悲心。丘陇日已远,缠绵弥思深。忧来令发白,谁云愁可任。徘徊向长风,泪下沾衣襟。...
  • 古诗《点绛唇·骑马出镇海门》 - - 黄人 - - 夹道长松,青骢款段穿城北。一山翠色。雉堞中间隔。远寺斜阳,金碧时明灭。人声绝。石连云迭。中有龙喷雪。
  • 古诗《脚婆子·此姥原无妒与嗔》 - - 虞俦 - - 此姥原无妒与嗔,平生气类竹夫人。蛾眉渐遣温柔梦,鸱腹犹疑见在身。包裹形模才一衲,薰蒸汤沸稳相亲。承恩脚底非由貌,启沃怜侬夜夜新。
  • 古诗《清明后雁·留滞江南久》 - - 刘敞 - - 留滞江南久,今来万里归。春风稍和暖,作意入云飞。
  • 古诗《美人临镜·强起淹馀睡》 - - 袁宏道 - - 强起淹馀睡,柔多艳亦多。笑时添两靥,恨至叠双蛾。印指生寒晕,分钗割水波。休将月月比,仙子不如他。
  • 古诗《灵岩寺·爱山楼》 - - 乾隆 - - 洁治行宫备豫巡,高楼纳得好山皴。设云仁者有同乐,便拟当春泽物均。
  • 古诗《送王国琛使君赴福州》 - - 郭钰 - - 闽峤来迎新太守,旌麾遥飏海云低。天书夜下群龙会,露冕春行五马齐。荔子已无中使敕,绣纹犹作白衣题。伫看到日传嘉政,棠树春阴满建溪。
  • 古诗《送金太初赴徐练府幕下》 - - 安希范 - - 遁世衰翁计,忧时老将心。君行须仗剑,我去只携琴。国运方川至,神州岂陆沉。只愁征调苦,语次欲沾襟。
  • 古诗《寓言·风雨晦时夜》 - - 朱之才 - - 风雨晦时夜,鸡鸣有常声。霜雪枯万干,松柏有常青。内守初已定,外变终难更。若人束世利,浮沈无定情。俯仰效
  • 古诗《次韵十一叔芍药五绝》 - - 杜范 - - 寒暑回还日日新,数枝留得几多春。君能弹压凭佳句,一段清襟亦可人。
  • 古诗《梅花十绝·竹与梅花相并枝》 - - 释绍嵩 - - 竹与梅花相并枝,月明还见影参差。 捻梅细比新诗看,酷似梅花太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