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陆游的诗 > 寓规·久矣门无客原文及翻译赏析

寓规·久矣门无客

朝代:宋代诗人:陆游时间:2017-09-22
久矣门无客,高斋独掩扉。
敢言消壮志,要是息危机。
清露夜自滴,孤云寒不归。
晨炊勿关念,更典箧中衣。

诗人陆游资料

寓规·久矣门无客作者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 查看详情>>

陆游古诗词作品: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玉壶亭·玉壶亭上小徘徊》 《立春前七日闻有预作春盘邀客者戏作》 《秋兴·成都城中秋夜长》 《樵夫·酸澀涧边果》 《湖上秋夜》 《神君歌·泰山可为砺》 《思蜀·白帝城边八阵碛》 《夜雨思栝苍游》 《对酒·断简残编不策勋

寓规·久矣门无客原文及翻译赏析

寓规·久矣门无客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沈生挽·谆谆梦语总思亲》 - - 闵遇洙 - - 谆谆梦语总思亲,收取斑衣敛死人。今日永归泉下去,不知何处候昏晨。
  • 古诗《柬郑生问其忧病》 - - 李梦阳 - - 闻丧忽大病,望里复遥途。客泪枯春草,乡魂断夜乌。旧阡须补碣,新路合栽梧。问尔南归棹,沧江日易晡。
  • 古诗《北郊礼成回跸御园之作》 - - 弘历 - - 精蓝路便试伊蒲,覆釜王维事特殊。利市施檀两无碍,前言聊尔戏之乎。
  • 古诗《燕台送别稽田还里》 - - 钱澄之 - - 蓟门秋到暑初残,萧寺松声送客寒。亡命互怜双鬓在,破巢敢望一枝安。衰年故旧分携苦,晚岁行藏自信难。我有长歌歌不得,恐题往事重悲酸。
  • 古诗《题谢孝子东纬先生侍疾图》 - - 章成铭 - - 商量欲觅九还丹,母病如丝求艾难。赢得画工浓淡笔,留将一副后人看。
  • 古诗《题琴风亭·丝桐能写风入松》 - - 刘才邵 - - 丝桐能写风入松,争如种松挽天风。苍髯玉骨已奇绝,清音激越还无穷。宫商一日古意淡,坐使瘦筝惭未工。快哉此景不可负,时邀佳客倾金钟。
  • 古诗《腊尽雨雪检东坡书北堂壁诗次韵》 - - 钱士升 - - 春风已动麦苗纤,犹觉寒威入被严。海上白银留晓阙,山中青箬裹馀盐。回和拥衲尝新酝,曝背推窗近板檐。试看萧条池上柳,枝头微露嫩黄尖。
  • 古诗《悼亡夫·妆台惨淡久生尘》 - - 费墨娟 - - 妆台惨淡久生尘,两鬓蓬松泪满巾。我忒怜卿卿惜我,伤心愁对镜中人。
  • 古诗《黄淡思歌·黄金将作碗》 - - 王世贞 - - 黄金将作碗,独饮不得满。白玉将作床,独眠不得长。
  • 古诗《草萍道中·老怀病目向秋风》 - - 陆深 - - 老怀病目向秋风,江水西来湘水东。可是青山知好客,淡云疏雨翠微中。
  • 古诗《己丑广州七夕》 - - 陈寅恪 - - 岭树高楼影动摇,天风吹海海初潮。金瓯已缺今宵月,银汉犹填旧日桥。帘外新凉惊节换,夜阑离绪总魂销。人间尽误佳期了,更有佳期莫恨遥。
  • 古诗《春日寄张元杰》 - - 王廷相 - - 蔼蔼蘼芜郭,菲菲杏萼林。远沙通极浦,密树暗遥岑。春野禽先觉,水乡云易阴。东冈无限好,一月几登临。
  • 古诗《长耳相·眉目如生骨骼寒》 - - 董嗣杲 - - 眉目如生骨骼寒,后来曾纪短碑顽。双垂长耳过肩角,千古遗躯落世间。覆履有方随迹灭,守龛无语向僧閒。想知自丑难遮断,两扇禅扉及早关。
  • 古诗《揩痒马图·啄疮乌去未斜阳》 - - 郑元祐 - - 啄疮乌去未斜阳,雨足春堤草正长。摩擦树根休技痒,明朝要尔战沙场。
  • 古诗《挽诗·怅情琼蕊弄春冰》 - - 周兰秀 - - 怅情琼蕊弄春冰,寒悄轩窗日数凭。百结回肠魂缥缈,充箱漫贵剡溪藤。
  • 古诗《胡学士山居八咏·沧江烟雨》 - - 胡俨 - - 渺渺沧江上,冥冥烟雨来。几家茆屋掩,一个钓船回。岸花红欲放,沙鸟白相偎。薄暮明霞出,清风扫雾开。
  • 古诗《西安牧笛·古塞西安近水涯》 - - 丘弘 - - 古塞西安近水涯,数声牧笛兴偏赊。垄头吹处鸦初乱,牛背横时日欲斜。黄鹤悽音悲过客,武夷清弄彻仙家。吟馀独倚书楼听,落尽江梅一树花。
  • 古诗《太行绵亘上党之东险隘林立述其在潞安境内者示朱生甫》 - - 徐继畬 - - 太行走北干,山势何巑岏。河内与上党,两界起峰峦。潞州扼其吭,形胜留不刊。壶关汉名县,大河流急湍。新旧两窟窿,五丁凿奇观。其北为玉缺,高岭路纡盘。桃花隔两园,斗绝不容攀。林虑近可接,望之云漫漫。再北为潞城,虹梯空际蟠。鸟道回百折,投足欲走丸。樵苏尚彳亍,何人敢据鞍。奇险由天...
  • 古诗《菊·今年篱菊早》 - - 屈大均 - - 今年篱菊早,不待肃霜催。白处梅相映,红时雁未来。禁寒元晚发,爱暖忽先开。多谢孤芳意,枝枝为酒杯。
  • 古诗《张道士求桤林诗》 - - 戴表元 - - 地移淮橘多成枳,人说江梅竟是柟。 蜀木似桤成底用,盛时名字落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