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苏穆的诗 > 虞美人·燕营巢原文及翻译赏析

虞美人·燕营巢

朝代:清代诗人:苏穆时间:2023-04-05
画帘卷处春云重。双剪轻抛送。
杏梁犹记去年痕。肯向笙歌队里见朱门。
夜来应湿参差羽。还又穿花去。
紫骝陌上曾相逢。劝整归鞭莫待绿阴浓。

诗人苏穆资料

虞美人·燕营巢作者苏穆

苏穆,一名姞,字佩蘘,山阳(今淮安市淮安区)人,宜兴周济侧室。工词,殉粤匪难。 查看详情>>

苏穆古诗词作品: 《荷叶杯·新月》 《高阳台·竟日东风》 《婆罗门引·西风过后》 《双双燕·痴情欲语》 《南歌子·莫向高楼望》 《菩萨蛮·瑶阶怅望春将暮》 《菩萨蛮·南池池上多飞絮》 《南歌子·细雨宵潜湿》 《琵琶仙·寄姊》 《一萼红·题雨生都督双湖夫人画梅楼双照

虞美人·燕营巢原文及翻译赏析

虞美人·燕营巢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乾隆六十年乙卯长至午门迎送恭纪》 - - 张问陶 - - 升坛紫气望如龙,大礼圜丘冠六宗。匝地繁星灯万点,倚天乔岳殿千重。清班高处词臣肃,仙仗迎来瑞霭浓。祝史书年周甲子,百王从此奠黄琮。
  • 古诗《苦旱·正是龙舟竞渡时》 - - 赵翼 - - 正是龙舟竞渡时,倾城士女出遨嬉。可怜箫鼓喧阗处,中有饥寒世未知。
  • 古诗《衫裛翠微润马衔青草嘶》 - - 弘历 - - 缓勒山行入翠微,濛濛湿润欲沾衣。草青马饱嘶声喜,不是李南识者稀。
  • 古诗《煞·为民乐业在家内居》 - - 宫大用 - - 为民乐业在家内居。为农的欣然在垄上耕。从你为君社稷安盗贼息狼烟静。九层春露都恩到。两鬓秋霜何星星。百姓每家家庆。庆道是民安国泰。法正官清。
  • 古诗《小金山·芙蓉一朵出晴江》 - - 弘历 - - 芙蓉一朵出晴江,三架疏轩俯碧淙。木叶蒙茏谁为织,虚舟却讶挂烟䉶。
  • 古诗《静安八咏·涌泉》 - - 寿宁 - - 坤之机兮下旋,涌吾水兮泡漩。一气孔神兮无为自然,吁嗟泉兮何千万年!
  • 古诗《由上元宫之赵公山访丈人村》 - - 黄合初 - - 云烟面面出层峦,结伴寻幽叩石坛。水送桃花溪几曲,苔封石室路千盘。未逢常偓心先醉,欲仿荆关下笔难。咫尺会须凌绝顶,相逢一笑海天宽。
  • 古诗《论诗·窘步相仍死不前》 - - 元好问 - -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 古诗《舟行·梢子欢呼御晓风》 - - 白玉蟾 - - 梢子欢呼御晓风,诗人亦自起推蓬。数来数去山都乱,忘却前峰与后峰。
  • 古诗《雁门关·雁门关外满山黄》 - - 张晓虹 - - 雁门关外满山黄,隔嶂遥闻草露香。峰影参差犹列阵,城垣断续不成墙。金刀凝雪留余刃,枥马嘶风待脱缰。诗眼观山浑似梦,半分烟雨半分霜。
  • 古诗《中夜起坐纳凉》 - - 张侃 - - 风迅中宵起,檐虚入户凉。一轮明月影,八尺绿筠床。久望重梅雨,閒寻晚芰香。天河渐分晓,结语问牛郎。
  • 古诗《有木诗·有木秋不凋》 - - 白居易 - - 有木秋不凋,青青在江北。谓为洞庭橘,美人自移植。上受顾盼恩,下勤浇溉力。实成乃是枳,臭苦不堪食。物有似是者,真伪何由识。美人默无言,对之长叹息。中含害物意,外矫凌霜色。仍向枝叶间,潜生刺如棘。...
  • 古诗《星岩·天柱流虹》 - - 刘克治 - - 嶙峋一柱削孤根,紫雾黄云互吐吞。别有长虹留剑彩,遥分星渚划天门。
  • 古诗《上湖至破山赠文周萧元植》 - - 顾况 - - 一别二十年,依依过故辙。湖上非往态,梦想频虚结。二子伴我行,我行感徂节。后人应不识,前事寒泉咽。一别二十年,人堪几回别。
  • 古诗《咏蚊·饱去樱桃重》 - - 范仲淹 - - 饱去樱桃重,饥来柳絮轻。但知离此去,不用问前程。
  • 古诗《江上言怀·岸束涛声急》 - - 王廷陈 - - 岸束涛声急,轩凝野色重。山悬神女雨,江进楚王风。舟楫争先涉,闾阎急暮舂。平生壮游兴,潦倒对鱼龙。
  • 古诗《高寺·高寺鸣钟后》 - - 张斛 - - 高寺鸣钟后,孤舟落雁边。已知归径晚,故就上方眠。石峻溜声急,月高松影圆。明朝下烟霭,回首阻清川。
  • 古诗《送刘前豀·耀灵浴虞渊》 - - 李新 - - 耀灵浴虞渊,光属朝夕池。 氤氲满寰宇,幽草无閒枝。 岷山玉岭花,寸根武陵西。 寒摇塞北霜,疏影何葳蕤。 春意已浩荡,造物夫何为。 烟条凝渌雨,缬彩红参差。 下有濯锦泉,清冷鉴毫釐。 佳人古西子,彷徨水之湄。 兰苕采朝露,佩服良所宜。 凛然冰雪颜,效嚬那可希。 江国日云莫,无媒鬓如丝...
  • 古诗《次杨丈喜雨·银笔森森度翠林》 - - 姜特立 - - 银笔森森度翠林,惰龙不用血蹄涔。 仓箱且为农夫庆,敢说祠官俸有金。
  • 古诗《东楼·月从海上涌金盆》 - - 苏辙 - - 月从海上涌金盆,直入东楼照病身。 久已无心问南北,时能闭目待仪麟。 飓风不作三农喜,舶客初来百物新。 归去有时无定在,漫随俚俗共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