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刘介龄的诗 > 云峰寺·僧舍依深竹原文及翻译赏析

云峰寺·僧舍依深竹

朝代:明代诗人:刘介龄时间:2023-04-06
僧舍依深竹,幽寻到竹间。
一声清磬外,人世说谁閒。

诗人刘介龄资料

云峰寺·僧舍依深竹作者刘介龄

刘介龄,字少修,别号鹤台。南海人。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一五五九)进士。授长兴令,历官至苏州府同知,寻迁荆州府长史。归后灌园赋诗,恰然自得,所为诗文自成一家。明郭棐撰《粤大记》卷..... 查看详情>>

刘介龄古诗词作品: 《赋得七月既望泛舟赤壁》 《波罗道院·神仙洞壑隐江城》 《送唯吾王侍御谪楚》 《飞来寺晚泊·飞来古刹是何年》 《怀南园五先生》 《吴兴署中同顾若溪司空徐龙湾太守赋雪中红梅次二公韵》 《波罗道院·三城遥望曙云东》 《红白紫菊·东篱金紫喜联芳》 《红白紫菊·金玉堂中紫锦张》 《讲经台·高台天畔白云关

云峰寺·僧舍依深竹原文及翻译赏析

云峰寺·僧舍依深竹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苗人·侏》 - - 赵翼 - - 侏
  • 古诗《龙兴寺·先朝黄叶寺》 - - 陈植 - - 先朝黄叶寺,老屋白云扉。灯续长明火,僧犹坏色衣。驮经马迹远,念佛鸟声微。唯有閒閒叟,坐看红日飞。
  • 古诗《友人南归作家书》 - - 汪孟鋗 - - 封罢开封泪满弹,夜窗梅雨逼镫寒。到头剩有平安在,信笔方知慰藉难。好友多情烦再索,痴儿解事定争看。诗成亦拟邮筒付,得句从来胜得官。
  • 古诗《参禅行赠荷藏主》 - - 无愠 - - 参禅乎,参禅乎,参禅须是大丈夫。当信参禅最省事,单单提个赵州无。行亦提,坐亦提,行住坐卧常提撕。蓦然打破黑漆桶,便与诸圣肩相齐。所以懒瓒不受黄麻诏,芙蓉不受紫衲衣。既是参禅了生死,谁肯逐物成自欺。近代参禅全不是,尽去相师学言语。纵然学得言语成,恰似雕笼养鹦鹉。鹦鹉随人巧...
  • 古诗《郑司法挽词·襟袍空无碍》 - - 楼钥 - - 襟袍空无碍,精神老不衰。家传司业学,句逼简斋诗。荒瘠留阴德,平反有去思。功名赍志没,回施称家儿。
  • 古诗《寄王太常烟客先生》 - - 朱鹤龄 - - 盛代元臣奕世昌,东田容与玩年芳。天家鼎轴留耆旧,海外神仙接溟茫。漫许龙媒空马肆,敢将鱼目混珠光。还期伏胜传经日,函丈追趋捧鹤觞。
  • 古诗《峨眉山月·巫山巫峡满秋烟》 - - 钱杜 - - 巫山巫峡满秋烟,山木苍苍冷到天。两岸猿声休太苦,青溪归客未曾眠。
  • 古诗《谢池春慢·残寒销尽》 - - 李之仪 - - 残寒销尽,疏雨过,清明后。花径敛余红,风沼萦新皱。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正佳时,仍晚昼,著人滋味,真个浓如酒。频移带眼,空只恁厌厌瘦。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
  • 古诗《和陈中常赠别》 - - 陈谟 - - 相见即相知,相携未忍离。神光湛卢剑,高谊角弓诗。单父琴三叠,河阳花满枝。逍遥行乐处,别后定怀思。
  • 古诗《和徐树人中丞述怀诗》 - - 丁曰健 - - 锦帆开浪逐霞飞,绅庶争迎颂德威。皖豫叠经匡节钺,杭湖犹思驻旌旂。民生多赖同甘苦,家计何心论瘠肥。感格真诚天眷久,近来福寿似公稀。
  • 古诗《闻虏人败于柘皋作口号》 - - 庞谦孺 - - 今年太岁火逢辛,火德炎炎照紫宸。眼看点虏遭天破,未必朝廷用一人。
  • 古诗《别唐使君·千山回合富春城》 - - 郑学醇 - - 千山回合富春城,牢落那堪越客情。七里滩边残雪色,两高峰外暮潮声。风尘念我孤蓬迹,雕鹗看君万里程。燕市旧游他夕梦,短篷新月向人明。
  • 古诗《别稚女·稚女难为别》 - - 屈大均 - - 稚女难为别,临行泪欲挥。可怜初绝乳,未解一牵衣。念尔在襁褓,同予餐蕨薇。晨昏娱祖母,莫使笑声希。
  • 古诗《梅子渐朝议挽诗》 - - 刘一止 - - 世事何曾有到头,此心安处便休休。田园竟老陶元亮,乡里谁如马少游。乐施轻财知气概,飞觞举白见风流。吁嗟四十年前梦,追怆经行泪莫收。
  • 古诗《宫词·殿庭亲策擢群才》 - - 赵佶 - - 殿庭亲策擢群才,杂遝英贤入彀来。俊敏各求先御览,禹门春浪鼓风雷。
  • 古诗《题虎邱剑池》 - - 孙觌 - - 猘子龂龂老更狂,潭空百尺卧干将。但令雷焕占牛斗,不用朱云请尚方。
  • 古诗《记梦·閒情偶共碧山远》 - - 曹家达 - - 閒情偶共碧山远,秋意每随溪水长。小草马蹄六七里,东风吹雨下横塘。
  • 古诗《为能仁长老本端说无学偈》 - - 李涛 - - 十二时中六不收,了然无一事为头。 禅河既寂无由浪,此岸已离那用舟。 尘世荣枯真幻梦,涅槃生死是浮沤。 要知无学用工处,十二时中六不收。
  • 古诗《论诗·纵横诗笔见高情》 - - 元好问 - - 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块垒平。 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
  • 古诗《晚到盩厔耆老家》 - - 卢纶 - - 老翁曾旧识,相引出柴门。苦话别时事,因寻溪上村。 数年何处客,近日几家存。冒雨看禾黍,逢人忆子孙。 乱藤穿井口,流水到篱根。惆怅不堪住,空山月又昏。